最近读了一位朋友的一些回忆性散文,在她柔婉细腻、灵动跳脱的叙述中,我感受到了童年的纯净与美丽。那些温馨的文字,同时也勾引了我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不过,我在逝去的时空里打了个来回,就又驻足在现实中了。长久以来,我一直拒绝回忆,所以在我的博文中,真正流连过往的文字并不多。
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回忆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我,血液在奔涌,激情在飞扬,哪里就到了要靠回忆来维系思想的地步呢?80后的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现在的我小了他差不多一半呢。我甚至还没到苏轼发出的“鬓微霜,又何妨”的豪情的时候。所以,我拒绝回忆。再说,还有那么多的人生活在困窘中,孩童无助的眼神,老人佝偻的背影,都使我无法从现实中逃离。边境日扰,四邻不安,我又哪有闲情逸致沉湎于回忆中?
如果我经常写回忆性的文章了,那就是我再也不能、不敢用文字来触摸现实了。这一天也许会到来,甚至可能很快,尽管我是多么的不愿意。但至少今天还没有,所以,我仍然活在当下。我始终在看着和我一样的大多数的中国人,他们有衣服穿吗?有饭吃吗?有房住吗?活得有尊严吗?有朋友劝我,少管那些我根本管不了的事情。没错,很多事情我的确无能为力,但我没法不去关注;看到鲜血淋漓,更不会无动于衷。我不仅不是一个合格的“看客”,甚至还奢望用文字唤醒一些沉醉不知归路的“资深看客”,这一定大大辜负了那些大人们的期许。因此,我暂时还不能回到过去,因为任务还没有完成啊。
很多人喜欢回忆过去,就像影视作品总是将触角伸向历史一样。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剧(尤其是戏说的历史剧)充斥荧屏,有识之士一直在谴责这种现象。我现在终于理解了,当真正的现实成了禁区,那些编导们除了戏说历史还能做什么?《蜗居》一出现不就被封杀了吗?早两年,广电总局庄严下令,反腐题材电视剧必须在午夜后播出。电视也不能老播新闻吧,一是新闻也没那么多,况且真正的新闻也未必能播;再就是看多了频频出现在新闻里的那些老面孔会影响食欲的,会不会影响其他什么欲不得而知。所以,电视剧是不能没有的,茶余饭后,老百姓就靠它打发日子呢。那些戏说的历史既不会影射现实,还可以麻木大众的神经,制造大批的看客,这就是精英们喜欢的最好的艺术消费品了。或许有一天我也只能戏说自己的历史呢。
于我来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一天江郎才尽了,在键盘上再也敲不出有点思想也有点灵性的文字了,那我就回忆往事,把那些片段连缀起来自己把玩,尽量不要去浪费别人的时光。到了那个时候,思想停滞了,灵魂也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躯壳,行尸走肉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我尘封那些往事,还有一个很奢侈的想法,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用另一种形式向世人呈现我的故事,比如小说。我总觉得自己的经历丰富而独特,有些片段甚至富于传奇色彩,走过风雨,走过泥泞,走过春夏,走过秋冬……似乎没有一个大部头不足以再现自己的斑斓人生。实际上,每个人的的经历都独特而丰富,我之所以特别看重自己的那些际遇,大概也就是敝帚自珍吧,或者叫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如果有一天,我写现在这样的文字写得疲倦了,又或者执着追求的光明已经到来了,而那时还有才思与激情,我就将自己的故事一一道来,算是了却夙愿吧。就现在看来,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既不能回到过去,也没必要憧憬那些遥不可及的未来,那就继续关注当下审视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