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脑子里,一直有这样的印象。丰子恺——丰老先生乃江南名士,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漫画家。他的画既简练又寓深,感觉是画中之鲁迅,与茅盾、鲁迅同时,名略逊之。但具体是哪里人氏?作品如何?好在哪里?未以深考。可谓只闻其名,未交其人。惭愧之极!
9月2日,有幸参加全省的平安会议。会议在嘉兴桐乡召开。没想到,从吴兴到桐乡,花了还不到50分钟。10点不到,就入住了宾馆。更没想到桌架上放了好多本书,有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茅盾与故乡》,宣传册《水枕人家——乌镇》,还有丰子恺的《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选》。我顿时对桐乡的外宣工作肃然起敬;对他们对文化的尊重和推崇敬佩万分;对宾馆在如今灯红酒绿的现实下,有如此之雅意,心旷幽然(我曾当过宣传部副部长,曾也推崇文化的光扬,可惜我没能做好)。
冲泡好一杯纯正的紫笋绿茶,打开空调,在没有打开电视的环境下,一人独坐在古城20层的高空,翻阅这些久违的著作。那本由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编印的《缘缘堂随笔选》一下子吸引了我。那瘦小老头在书桌疾书的照片,那“好花时节不闻身”的漫画,把我带入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江南,把我带入到了丰老先生的童年,让我感受到了丰老先生的人品和修行。
此书,收集了丰老先生1971年至1973年创作的最后一批散文,好多文章都不曾发表过(此书也未正式出版)。丰老先生的随笔散文与“子恺漫画”一样,包涵着很多浓厚的乡土风味,呈现出江南水乡的诗韵。全书所选随笔54篇,一般是2至4页的短文,绝大多数是记述家乡的旧时风貌,为我们再现了清末、民国初年,以桐乡石门湾社会为代表杭嘉湖平原的市井风俗,读来一种江南的沧桑旧感饶有趣味地呈现眼前,让我们好似进入了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江南小镇。也有一部分是记述杭州、上海旧闻轶事,以及抗日避居重庆的场景。
那父亲中举后,因废举而未能出仕的郁闷;那童年养蚕的趣事;那与同伴钓鱼的乐趣;那母亲一生的操劳;那小学同级生的命运;那缘缘堂毁在日本人炮火的愤恨;以及小镇的其他琐事……让我与这位老人进行了一次灵魂的对话。
特别是,抗战时,他避居重庆,去丰都时写下的《丰都》随笔,讲到阎王殿前的两首对联,更是意义深长。一曰:“为恶必灭,若有不灭,祖宗之遗德,德尽必灭;为善必昌,若有不昌,祖宗之遗殃,殃尽必昌。”二曰:“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寓言深刻,说理精当,勉人为善,可见丰老先生之人品和见解!
经过一个上午和一个半夜色的狠啃,我初初把全书250页阅览了一遍。本想把这本书“窃”自有,但看到了“此书非赠品”,也就绝了这份“邪愿”。第二天下午回吴前,在宾馆商店自掏了十八元人民币,请了一本。回吴后慢慢细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