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性,不去依赖,借以破除见之障。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又时时强调“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这看似矛盾,令人疑惑。须知此时,心不是心,要放下和舍弃的,并非胸膛里跳动的心这个物体,而是心念中的执着和分别,进而了解到“自我”的虚无,割舍得失心和分别心。 通过《禅的行囊》,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更深入到比尔的内心,在书中,他诉说了自己生活经历,修行的缘起。在书的结尾部分,他说起他当年曾在城市中遇见过一位流浪者,流浪者告诉他,自己曾被一群猴人所救,也适应了那种生活方式,后来却选择离开,离开之后终生追悔。临别,他赠言与比尔,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猴人”,别再轻易的离开,别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深信许多人也在辛苦寻觅着自己的同类,自己的“猴人”。修行的本意,是要让人明了内心所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被红尘浊浪所构建的幻象所迷。 请记得比尔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禅不是要求人人出家,远离生活,是教人断除烦恼,从中获得智慧。懂得爱,懂得慈悲广大。将爱欲的执念放下,获得静寂的内心解脱。现今的中国人,需要宽容,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参差变动,时势的无常危机,这是禅的智慧在当下的深重意义。 许多人劝说我写一本密宗或禅道的书,虽然心存亲近之心,但我自知浅薄,难以落笔,仅以此评表达我对禅道和修行人的敬意。 修行是艰难的事,但若明了其中意义珍贵,当可义无反顾,修行不怠。许多精神的包袱需要放下,这个行囊值得背负——愿与诸君共勉。
邂逅比尔•波特是2007年。无可否认,在事先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是“空谷幽兰”四个字即刻抓住了我。它令人想到深泽忘川之中的高人雅士,中国文士托言寄志的香草美人。想到那些渐忘却未彻底失落的悠远情怀。
惑性,不去依赖,借以破除见之障。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又时时强调“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这看似矛盾,令人疑惑。须知此时,心不是心,要放下和舍弃的,并非胸膛里跳动的心这个物体,而是心念中的执着和分别,进而了解到“自我”的虚无,割舍得失心和分别心。 通过《禅的行囊》,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更深入到比尔的内心,在书中,他诉说了自己生活经历,修行的缘起。在书的结尾部分,他说起他当年曾在城市中遇见过一位流浪者,流浪者告诉他,自己曾被一群猴人所救,也适应了那种生活方式,后来却选择离开,离开之后终生追悔。临别,他赠言与比尔,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猴人”,别再轻易的离开,别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深信许多人也在辛苦寻觅着自己的同类,自己的“猴人”。修行的本意,是要让人明了内心所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被红尘浊浪所构建的幻象所迷。 请记得比尔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禅不是要求人人出家,远离生活,是教人断除烦恼,从中获得智慧。懂得爱,懂得慈悲广大。将爱欲的执念放下,获得静寂的内心解脱。现今的中国人,需要宽容,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参差变动,时势的无常危机,这是禅的智慧在当下的深重意义。 许多人劝说我写一本密宗或禅道的书,虽然心存亲近之心,但我自知浅薄,难以落笔,仅以此评表达我对禅道和修行人的敬意。 修行是艰难的事,但若明了其中意义珍贵,当可义无反顾,修行不怠。许多精神的包袱需要放下,这个行囊值得背负——愿与诸君共勉。
《空谷幽兰》所写,涉及中国的隐逸传统和当今中国的隐士现状,这群人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窘和惊喜。这本堪称当代中国的隐之书,因想不到是外国人所著,读来惊喜非常。当中涉猎文化之幽微深长,作者(译者)笔调之清雅,又为内容本身增色不少。
四代,到百丈怀海禅师时,设立独立的禅院,制定详细的禅院规制,称为“百丈清规”。禅师自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确立了禅僧以劳作,自给自足的禅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比尔的寻禅之旅本身,亦是知行合一的行为。从北京到香港,由北至南,沿着比尔•波特的行进路线,我们看到了中国禅宗的发展历史和兴衰脉络。禅在中国本土的传承和断裂。比尔对中国禅宗流派的传承谙熟于心,不辞辛苦的探访,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典籍,中间穿插着对中国地理,历史的研究,对文化人物的评述,以及对现当代的国情的观察,调侃,把本易散碎,乏味的内容写得紧凑,生动,风趣。 此次,比尔•波特个人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先前是旁观者,如今作为探轶者,深入地更为彻底,你能感觉到他的用心。同时,十分富于中国语言特色的翻译语言,译者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幽默感时常如春风扑面。我掩卷长思,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动手写这样书,也未必有他写的好,可能不免居高临下,为尊者讳,论及现实又遮掩再三,不够客观,不如比尔来的亲切,真诚。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时今日可能选择飞往繁华都市小憩,或涌向风景名胜区休闲,甚少有人愿意落足荒山古刹,留意禅林旧迹。禅在今日的中国,与审美和实用价值相关更深,人们愿意去汲取禅的智慧用以处理生活带来的疾困,缓解精神的焦灼,或是增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形之中远离禅的本意,然而,愿意这样去亲近的人,已然算是难得。 在比尔的探访过程中,遭遇许多不大不小的意外,亦遇见许多乐于出手相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人。他们通常是路上的司机,安徽或江西山间的农民。他们也许根本不了解佛法和禅宗,但他们的行为暗合了佛法的慈悲。书中撑伞的少年让我印象深刻。下雨了,他在路边为比尔撑着伞,陪他等车。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我深感安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淳朴从未缺失。禅留存于内心,文化则显于外。 更为欣喜是看到,禅在中国的复兴。比尔说,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在大兴土木。是的,无论的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众,人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参与进来,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虽然禅宗是唐时由中国传至日本,但今日中国的禅宗还达不到日本禅道的静幽,彻底沁入到国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却不妨乐观的去预期,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不再无药可救,虽然任重道远。 《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我日常随身的两部经书。前不久,我去了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广东的新兴县探访。六祖的肉身在南华寺,而他的故里却在新兴,他晚年驻锡之地就是在新兴县的国恩寺。六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六祖慧能,就没有中国的禅宗。释迦牟尼提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进一步提出“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的观点,指导大众更明确的知晓佛理。看清每个闪现的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幻象照破,获得解脱。 人们皆熟知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灭除文字,而是灭除语言的逻辑性,了解它的迷
正如比尔•波特所言,《空谷幽兰》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与明洁女士的翻译水准,以及“空谷幽兰”这饶富东方情致的名字密不可分。这种反响——是否意味着,看似世俗喧嚣的中国人生活的外表底下,依然深藏着纯挚不息的遁世,隐逸,觅道之心。
这一次,我第一时间买下《禅之行囊》,并且第一时间读完了它,是出于期待和信任,我深信这本禅之书不会令我失望。
依然是背包客式的长途行走,只是这一次,少了摄影师,同行的伙伴史蒂芬•约翰逊。这一次,一个人的行走,主题是禅,不是道。
四代,到百丈怀海禅师时,设立独立的禅院,制定详细的禅院规制,称为“百丈清规”。禅师自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确立了禅僧以劳作,自给自足的禅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比尔的寻禅之旅本身,亦是知行合一的行为。从北京到香港,由北至南,沿着比尔•波特的行进路线,我们看到了中国禅宗的发展历史和兴衰脉络。禅在中国本土的传承和断裂。比尔对中国禅宗流派的传承谙熟于心,不辞辛苦的探访,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典籍,中间穿插着对中国地理,历史的研究,对文化人物的评述,以及对现当代的国情的观察,调侃,把本易散碎,乏味的内容写得紧凑,生动,风趣。 此次,比尔•波特个人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先前是旁观者,如今作为探轶者,深入地更为彻底,你能感觉到他的用心。同时,十分富于中国语言特色的翻译语言,译者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幽默感时常如春风扑面。我掩卷长思,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动手写这样书,也未必有他写的好,可能不免居高临下,为尊者讳,论及现实又遮掩再三,不够客观,不如比尔来的亲切,真诚。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时今日可能选择飞往繁华都市小憩,或涌向风景名胜区休闲,甚少有人愿意落足荒山古刹,留意禅林旧迹。禅在今日的中国,与审美和实用价值相关更深,人们愿意去汲取禅的智慧用以处理生活带来的疾困,缓解精神的焦灼,或是增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形之中远离禅的本意,然而,愿意这样去亲近的人,已然算是难得。 在比尔的探访过程中,遭遇许多不大不小的意外,亦遇见许多乐于出手相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人。他们通常是路上的司机,安徽或江西山间的农民。他们也许根本不了解佛法和禅宗,但他们的行为暗合了佛法的慈悲。书中撑伞的少年让我印象深刻。下雨了,他在路边为比尔撑着伞,陪他等车。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我深感安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淳朴从未缺失。禅留存于内心,文化则显于外。 更为欣喜是看到,禅在中国的复兴。比尔说,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在大兴土木。是的,无论的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众,人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参与进来,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虽然禅宗是唐时由中国传至日本,但今日中国的禅宗还达不到日本禅道的静幽,彻底沁入到国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却不妨乐观的去预期,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不再无药可救,虽然任重道远。 《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我日常随身的两部经书。前不久,我去了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广东的新兴县探访。六祖的肉身在南华寺,而他的故里却在新兴,他晚年驻锡之地就是在新兴县的国恩寺。六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六祖慧能,就没有中国的禅宗。释迦牟尼提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进一步提出“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的观点,指导大众更明确的知晓佛理。看清每个闪现的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幻象照破,获得解脱。 人们皆熟知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灭除文字,而是灭除语言的逻辑性,了解它的迷
CHAN或是ZEN。禅。这个字敲下,端看着,心底就会有一种静意,有探究之心。精神的言辞虽然可以百家争鸣众说纷纭,但总让人觉得辞不及义,难以成言。法会上,佛陀拈花示众,在场弟子五百人众,唯摩诃迦叶尊者深解其意,破颜微笑。佛陀于是嘱告迦叶:“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付嘱于汝。”佛陀与迦叶相视一笑,证明了禅超越实相之外的幽玄妙义,文字是实相,所以只能承载,难以言及。
据说,这次传法是禅的初始。除了传授心法,佛祖还将象征法脉传承的衣钵传给摩诃迦叶尊者。如是禅在印度代代相传,直至菩提达摩带来中土,又经历六代,数劫之后,传至六祖慧能,才有禅宗在中土的发扬光大,是以《六祖坛经》里列有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这样的传承关系。
四代,到百丈怀海禅师时,设立独立的禅院,制定详细的禅院规制,称为“百丈清规”。禅师自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确立了禅僧以劳作,自给自足的禅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比尔的寻禅之旅本身,亦是知行合一的行为。从北京到香港,由北至南,沿着比尔•波特的行进路线,我们看到了中国禅宗的发展历史和兴衰脉络。禅在中国本土的传承和断裂。比尔对中国禅宗流派的传承谙熟于心,不辞辛苦的探访,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典籍,中间穿插着对中国地理,历史的研究,对文化人物的评述,以及对现当代的国情的观察,调侃,把本易散碎,乏味的内容写得紧凑,生动,风趣。 此次,比尔•波特个人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先前是旁观者,如今作为探轶者,深入地更为彻底,你能感觉到他的用心。同时,十分富于中国语言特色的翻译语言,译者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幽默感时常如春风扑面。我掩卷长思,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动手写这样书,也未必有他写的好,可能不免居高临下,为尊者讳,论及现实又遮掩再三,不够客观,不如比尔来的亲切,真诚。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时今日可能选择飞往繁华都市小憩,或涌向风景名胜区休闲,甚少有人愿意落足荒山古刹,留意禅林旧迹。禅在今日的中国,与审美和实用价值相关更深,人们愿意去汲取禅的智慧用以处理生活带来的疾困,缓解精神的焦灼,或是增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形之中远离禅的本意,然而,愿意这样去亲近的人,已然算是难得。 在比尔的探访过程中,遭遇许多不大不小的意外,亦遇见许多乐于出手相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人。他们通常是路上的司机,安徽或江西山间的农民。他们也许根本不了解佛法和禅宗,但他们的行为暗合了佛法的慈悲。书中撑伞的少年让我印象深刻。下雨了,他在路边为比尔撑着伞,陪他等车。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我深感安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淳朴从未缺失。禅留存于内心,文化则显于外。 更为欣喜是看到,禅在中国的复兴。比尔说,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在大兴土木。是的,无论的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众,人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参与进来,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虽然禅宗是唐时由中国传至日本,但今日中国的禅宗还达不到日本禅道的静幽,彻底沁入到国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却不妨乐观的去预期,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不再无药可救,虽然任重道远。 《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我日常随身的两部经书。前不久,我去了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广东的新兴县探访。六祖的肉身在南华寺,而他的故里却在新兴,他晚年驻锡之地就是在新兴县的国恩寺。六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六祖慧能,就没有中国的禅宗。释迦牟尼提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进一步提出“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的观点,指导大众更明确的知晓佛理。看清每个闪现的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幻象照破,获得解脱。 人们皆熟知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灭除文字,而是灭除语言的逻辑性,了解它的迷
传,菩提达摩传法二祖慧可时,曾书一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是预言日后中土禅宗会出现: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支法脉。
四代,到百丈怀海禅师时,设立独立的禅院,制定详细的禅院规制,称为“百丈清规”。禅师自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确立了禅僧以劳作,自给自足的禅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比尔的寻禅之旅本身,亦是知行合一的行为。从北京到香港,由北至南,沿着比尔•波特的行进路线,我们看到了中国禅宗的发展历史和兴衰脉络。禅在中国本土的传承和断裂。比尔对中国禅宗流派的传承谙熟于心,不辞辛苦的探访,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典籍,中间穿插着对中国地理,历史的研究,对文化人物的评述,以及对现当代的国情的观察,调侃,把本易散碎,乏味的内容写得紧凑,生动,风趣。 此次,比尔•波特个人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先前是旁观者,如今作为探轶者,深入地更为彻底,你能感觉到他的用心。同时,十分富于中国语言特色的翻译语言,译者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幽默感时常如春风扑面。我掩卷长思,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动手写这样书,也未必有他写的好,可能不免居高临下,为尊者讳,论及现实又遮掩再三,不够客观,不如比尔来的亲切,真诚。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时今日可能选择飞往繁华都市小憩,或涌向风景名胜区休闲,甚少有人愿意落足荒山古刹,留意禅林旧迹。禅在今日的中国,与审美和实用价值相关更深,人们愿意去汲取禅的智慧用以处理生活带来的疾困,缓解精神的焦灼,或是增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形之中远离禅的本意,然而,愿意这样去亲近的人,已然算是难得。 在比尔的探访过程中,遭遇许多不大不小的意外,亦遇见许多乐于出手相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人。他们通常是路上的司机,安徽或江西山间的农民。他们也许根本不了解佛法和禅宗,但他们的行为暗合了佛法的慈悲。书中撑伞的少年让我印象深刻。下雨了,他在路边为比尔撑着伞,陪他等车。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我深感安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淳朴从未缺失。禅留存于内心,文化则显于外。 更为欣喜是看到,禅在中国的复兴。比尔说,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在大兴土木。是的,无论的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众,人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参与进来,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虽然禅宗是唐时由中国传至日本,但今日中国的禅宗还达不到日本禅道的静幽,彻底沁入到国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却不妨乐观的去预期,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不再无药可救,虽然任重道远。 《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我日常随身的两部经书。前不久,我去了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广东的新兴县探访。六祖的肉身在南华寺,而他的故里却在新兴,他晚年驻锡之地就是在新兴县的国恩寺。六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六祖慧能,就没有中国的禅宗。释迦牟尼提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进一步提出“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的观点,指导大众更明确的知晓佛理。看清每个闪现的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幻象照破,获得解脱。 人们皆熟知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灭除文字,而是灭除语言的逻辑性,了解它的迷
禅和道常联袂言之,两者虽然世俗教法有别,至深的教义却能够在某个高度合二为一,彼此映衬补充。所谓殊途同归,意正在此——教法乃是为了针对不同世道,弟子的根器和机缘,为指导修行而设置的方法,即佛家所言的方便法门。
四代,到百丈怀海禅师时,设立独立的禅院,制定详细的禅院规制,称为“百丈清规”。禅师自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确立了禅僧以劳作,自给自足的禅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比尔的寻禅之旅本身,亦是知行合一的行为。从北京到香港,由北至南,沿着比尔•波特的行进路线,我们看到了中国禅宗的发展历史和兴衰脉络。禅在中国本土的传承和断裂。比尔对中国禅宗流派的传承谙熟于心,不辞辛苦的探访,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典籍,中间穿插着对中国地理,历史的研究,对文化人物的评述,以及对现当代的国情的观察,调侃,把本易散碎,乏味的内容写得紧凑,生动,风趣。 此次,比尔•波特个人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先前是旁观者,如今作为探轶者,深入地更为彻底,你能感觉到他的用心。同时,十分富于中国语言特色的翻译语言,译者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幽默感时常如春风扑面。我掩卷长思,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动手写这样书,也未必有他写的好,可能不免居高临下,为尊者讳,论及现实又遮掩再三,不够客观,不如比尔来的亲切,真诚。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时今日可能选择飞往繁华都市小憩,或涌向风景名胜区休闲,甚少有人愿意落足荒山古刹,留意禅林旧迹。禅在今日的中国,与审美和实用价值相关更深,人们愿意去汲取禅的智慧用以处理生活带来的疾困,缓解精神的焦灼,或是增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形之中远离禅的本意,然而,愿意这样去亲近的人,已然算是难得。 在比尔的探访过程中,遭遇许多不大不小的意外,亦遇见许多乐于出手相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人。他们通常是路上的司机,安徽或江西山间的农民。他们也许根本不了解佛法和禅宗,但他们的行为暗合了佛法的慈悲。书中撑伞的少年让我印象深刻。下雨了,他在路边为比尔撑着伞,陪他等车。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我深感安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淳朴从未缺失。禅留存于内心,文化则显于外。 更为欣喜是看到,禅在中国的复兴。比尔说,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在大兴土木。是的,无论的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众,人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参与进来,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虽然禅宗是唐时由中国传至日本,但今日中国的禅宗还达不到日本禅道的静幽,彻底沁入到国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却不妨乐观的去预期,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不再无药可救,虽然任重道远。 《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我日常随身的两部经书。前不久,我去了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广东的新兴县探访。六祖的肉身在南华寺,而他的故里却在新兴,他晚年驻锡之地就是在新兴县的国恩寺。六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六祖慧能,就没有中国的禅宗。释迦牟尼提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进一步提出“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的观点,指导大众更明确的知晓佛理。看清每个闪现的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幻象照破,获得解脱。 人们皆熟知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灭除文字,而是灭除语言的逻辑性,了解它的迷
禅门五宗七派,根本思想相差无几,究其根本,追求的同样是般若智慧。仅是接引学人的门庭施设各有不同,表现禅宗宗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对教义演绎的方法,形成了南北二宗的差异。
邂逅比尔•波特是2007年。无可否认,在事先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是“空谷幽兰”四个字即刻抓住了我。它令人想到深泽忘川之中的高人雅士,中国文士托言寄志的香草美人。想到那些渐忘却未彻底失落的悠远情怀。 《空谷幽兰》所写,涉及中国的隐逸传统和当今中国的隐士现状,这群人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窘和惊喜。这本堪称当代中国的隐之书,因想不到是外国人所著,读来惊喜非常。当中涉猎文化之幽微深长,作者(译者)笔调之清雅,又为内容本身增色不少。 正如比尔•波特所言,《空谷幽兰》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与明洁女士的翻译水准,以及“空谷幽兰”这饶富东方情致的名字密不可分。这种反响——是否意味着,看似世俗喧嚣的中国人生活的外表底下,依然深藏着纯挚不息的遁世,隐逸,觅道之心。 这一次,我第一时间买下《禅之行囊》,并且第一时间读完了它,是出于期待和信任,我深信这本禅之书不会令我失望。 依然是背包客式的长途行走,只是这一次,少了摄影师,同行的伙伴史蒂芬•约翰逊。这一次,一个人的行走,主题是禅,不是道。 CHAN或是ZEN。禅。这个字敲下,端看着,心底就会有一种静意,有探究之心。精神的言辞虽然可以百家争鸣众说纷纭,但总让人觉得辞不及义,难以成言。法会上,佛陀拈花示众,在场弟子五百人众,唯摩诃迦叶尊者深解其意,破颜微笑。佛陀于是嘱告迦叶:“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付嘱于汝。”佛陀与迦叶相视一笑,证明了禅超越实相之外的幽玄妙义,文字是实相,所以只能承载,难以言及。 据说,这次传法是禅的初始。除了传授心法,佛祖还将象征法脉传承的衣钵传给摩诃迦叶尊者。如是禅在印度代代相传,直至菩提达摩带来中土,又经历六代,数劫之后,传至六祖慧能,才有禅宗在中土的发扬光大,是以《六祖坛经》里列有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这样的传承关系。 传,菩提达摩传法二祖慧可时,曾书一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是预言日后中土禅宗会出现: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支法脉。 禅和道常联袂言之,两者虽然世俗教法有别,至深的教义却能够在某个高度合二为一,彼此映衬补充。所谓殊途同归,意正在此——教法乃是为了针对不同世道,弟子的根器和机缘,为指导修行而设置的方法,即佛家所言的方便法门。 禅门五宗七派,根本思想相差无几,究其根本,追求的同样是般若智慧。仅是接引学人的门庭施设各有不同,表现禅宗宗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对教义演绎的方法,形成了南北二宗的差异。 禅与修又密不可分。禅的本意是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修即是行。思考若不能坐立起行,等同于坐枯禅,无异于以砖磨镜,缘木求鱼。修行合一,在这点上,中土的禅宗和密宗也无甚分别。 四祖道信之后禅宗的修行方式,已逐渐由山中隐居的个人修行转化为集体互助式,建立道场禅林,广纳僧众。 六祖之后传
禅与修又密不可分。禅的本意是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修即是行。思考若不能坐立起行,等同于坐枯禅,无异于以砖磨镜,缘木求鱼。修行合一,在这点上,中土的禅宗和密宗也无甚分别。
邂逅比尔•波特是2007年。无可否认,在事先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是“空谷幽兰”四个字即刻抓住了我。它令人想到深泽忘川之中的高人雅士,中国文士托言寄志的香草美人。想到那些渐忘却未彻底失落的悠远情怀。 《空谷幽兰》所写,涉及中国的隐逸传统和当今中国的隐士现状,这群人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窘和惊喜。这本堪称当代中国的隐之书,因想不到是外国人所著,读来惊喜非常。当中涉猎文化之幽微深长,作者(译者)笔调之清雅,又为内容本身增色不少。 正如比尔•波特所言,《空谷幽兰》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与明洁女士的翻译水准,以及“空谷幽兰”这饶富东方情致的名字密不可分。这种反响——是否意味着,看似世俗喧嚣的中国人生活的外表底下,依然深藏着纯挚不息的遁世,隐逸,觅道之心。 这一次,我第一时间买下《禅之行囊》,并且第一时间读完了它,是出于期待和信任,我深信这本禅之书不会令我失望。 依然是背包客式的长途行走,只是这一次,少了摄影师,同行的伙伴史蒂芬•约翰逊。这一次,一个人的行走,主题是禅,不是道。 CHAN或是ZEN。禅。这个字敲下,端看着,心底就会有一种静意,有探究之心。精神的言辞虽然可以百家争鸣众说纷纭,但总让人觉得辞不及义,难以成言。法会上,佛陀拈花示众,在场弟子五百人众,唯摩诃迦叶尊者深解其意,破颜微笑。佛陀于是嘱告迦叶:“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付嘱于汝。”佛陀与迦叶相视一笑,证明了禅超越实相之外的幽玄妙义,文字是实相,所以只能承载,难以言及。 据说,这次传法是禅的初始。除了传授心法,佛祖还将象征法脉传承的衣钵传给摩诃迦叶尊者。如是禅在印度代代相传,直至菩提达摩带来中土,又经历六代,数劫之后,传至六祖慧能,才有禅宗在中土的发扬光大,是以《六祖坛经》里列有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这样的传承关系。 传,菩提达摩传法二祖慧可时,曾书一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是预言日后中土禅宗会出现: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支法脉。 禅和道常联袂言之,两者虽然世俗教法有别,至深的教义却能够在某个高度合二为一,彼此映衬补充。所谓殊途同归,意正在此——教法乃是为了针对不同世道,弟子的根器和机缘,为指导修行而设置的方法,即佛家所言的方便法门。 禅门五宗七派,根本思想相差无几,究其根本,追求的同样是般若智慧。仅是接引学人的门庭施设各有不同,表现禅宗宗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对教义演绎的方法,形成了南北二宗的差异。 禅与修又密不可分。禅的本意是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修即是行。思考若不能坐立起行,等同于坐枯禅,无异于以砖磨镜,缘木求鱼。修行合一,在这点上,中土的禅宗和密宗也无甚分别。 四祖道信之后禅宗的修行方式,已逐渐由山中隐居的个人修行转化为集体互助式,建立道场禅林,广纳僧众。 六祖之后传
四祖道信之后禅宗的修行方式,已逐渐由山中隐居的个人修行转化为集体互助式,建立道场禅林,广纳僧众。
惑性,不去依赖,借以破除见之障。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又时时强调“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这看似矛盾,令人疑惑。须知此时,心不是心,要放下和舍弃的,并非胸膛里跳动的心这个物体,而是心念中的执着和分别,进而了解到“自我”的虚无,割舍得失心和分别心。 通过《禅的行囊》,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更深入到比尔的内心,在书中,他诉说了自己生活经历,修行的缘起。在书的结尾部分,他说起他当年曾在城市中遇见过一位流浪者,流浪者告诉他,自己曾被一群猴人所救,也适应了那种生活方式,后来却选择离开,离开之后终生追悔。临别,他赠言与比尔,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猴人”,别再轻易的离开,别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深信许多人也在辛苦寻觅着自己的同类,自己的“猴人”。修行的本意,是要让人明了内心所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被红尘浊浪所构建的幻象所迷。 请记得比尔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禅不是要求人人出家,远离生活,是教人断除烦恼,从中获得智慧。懂得爱,懂得慈悲广大。将爱欲的执念放下,获得静寂的内心解脱。现今的中国人,需要宽容,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参差变动,时势的无常危机,这是禅的智慧在当下的深重意义。 许多人劝说我写一本密宗或禅道的书,虽然心存亲近之心,但我自知浅薄,难以落笔,仅以此评表达我对禅道和修行人的敬意。 修行是艰难的事,但若明了其中意义珍贵,当可义无反顾,修行不怠。许多精神的包袱需要放下,这个行囊值得背负——愿与诸君共勉。
邂逅比尔•波特是2007年。无可否认,在事先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是“空谷幽兰”四个字即刻抓住了我。它令人想到深泽忘川之中的高人雅士,中国文士托言寄志的香草美人。想到那些渐忘却未彻底失落的悠远情怀。 《空谷幽兰》所写,涉及中国的隐逸传统和当今中国的隐士现状,这群人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窘和惊喜。这本堪称当代中国的隐之书,因想不到是外国人所著,读来惊喜非常。当中涉猎文化之幽微深长,作者(译者)笔调之清雅,又为内容本身增色不少。 正如比尔•波特所言,《空谷幽兰》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与明洁女士的翻译水准,以及“空谷幽兰”这饶富东方情致的名字密不可分。这种反响——是否意味着,看似世俗喧嚣的中国人生活的外表底下,依然深藏着纯挚不息的遁世,隐逸,觅道之心。 这一次,我第一时间买下《禅之行囊》,并且第一时间读完了它,是出于期待和信任,我深信这本禅之书不会令我失望。 依然是背包客式的长途行走,只是这一次,少了摄影师,同行的伙伴史蒂芬•约翰逊。这一次,一个人的行走,主题是禅,不是道。 CHAN或是ZEN。禅。这个字敲下,端看着,心底就会有一种静意,有探究之心。精神的言辞虽然可以百家争鸣众说纷纭,但总让人觉得辞不及义,难以成言。法会上,佛陀拈花示众,在场弟子五百人众,唯摩诃迦叶尊者深解其意,破颜微笑。佛陀于是嘱告迦叶:“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付嘱于汝。”佛陀与迦叶相视一笑,证明了禅超越实相之外的幽玄妙义,文字是实相,所以只能承载,难以言及。 据说,这次传法是禅的初始。除了传授心法,佛祖还将象征法脉传承的衣钵传给摩诃迦叶尊者。如是禅在印度代代相传,直至菩提达摩带来中土,又经历六代,数劫之后,传至六祖慧能,才有禅宗在中土的发扬光大,是以《六祖坛经》里列有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这样的传承关系。 传,菩提达摩传法二祖慧可时,曾书一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是预言日后中土禅宗会出现: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支法脉。 禅和道常联袂言之,两者虽然世俗教法有别,至深的教义却能够在某个高度合二为一,彼此映衬补充。所谓殊途同归,意正在此——教法乃是为了针对不同世道,弟子的根器和机缘,为指导修行而设置的方法,即佛家所言的方便法门。 禅门五宗七派,根本思想相差无几,究其根本,追求的同样是般若智慧。仅是接引学人的门庭施设各有不同,表现禅宗宗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对教义演绎的方法,形成了南北二宗的差异。 禅与修又密不可分。禅的本意是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修即是行。思考若不能坐立起行,等同于坐枯禅,无异于以砖磨镜,缘木求鱼。修行合一,在这点上,中土的禅宗和密宗也无甚分别。 四祖道信之后禅宗的修行方式,已逐渐由山中隐居的个人修行转化为集体互助式,建立道场禅林,广纳僧众。 六祖之后传六祖之后传四代,到百丈怀海禅师时,设立独立的禅院,制定详细的禅院规制,称为“百丈清规”。禅师自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确立了禅僧以劳作,自给自足的禅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比尔的寻禅之旅本身,亦是知行合一的行为。从北京到香港,由北至南,沿着比尔•波特的行进路线,我们看到了中国禅宗的发展历史和兴衰脉络。禅在中国本土的传承和断裂。比尔对中国禅宗流派的传承谙熟于心,不辞辛苦的探访,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典籍,中间穿插着对中国地理,历史的研究,对文化人物的评述,以及对现当代的国情的观察,调侃,把本易散碎,乏味的内容写得紧凑,生动,风趣。
惑性,不去依赖,借以破除见之障。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又时时强调“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这看似矛盾,令人疑惑。须知此时,心不是心,要放下和舍弃的,并非胸膛里跳动的心这个物体,而是心念中的执着和分别,进而了解到“自我”的虚无,割舍得失心和分别心。 通过《禅的行囊》,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更深入到比尔的内心,在书中,他诉说了自己生活经历,修行的缘起。在书的结尾部分,他说起他当年曾在城市中遇见过一位流浪者,流浪者告诉他,自己曾被一群猴人所救,也适应了那种生活方式,后来却选择离开,离开之后终生追悔。临别,他赠言与比尔,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猴人”,别再轻易的离开,别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深信许多人也在辛苦寻觅着自己的同类,自己的“猴人”。修行的本意,是要让人明了内心所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被红尘浊浪所构建的幻象所迷。 请记得比尔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禅不是要求人人出家,远离生活,是教人断除烦恼,从中获得智慧。懂得爱,懂得慈悲广大。将爱欲的执念放下,获得静寂的内心解脱。现今的中国人,需要宽容,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参差变动,时势的无常危机,这是禅的智慧在当下的深重意义。 许多人劝说我写一本密宗或禅道的书,虽然心存亲近之心,但我自知浅薄,难以落笔,仅以此评表达我对禅道和修行人的敬意。 修行是艰难的事,但若明了其中意义珍贵,当可义无反顾,修行不怠。许多精神的包袱需要放下,这个行囊值得背负——愿与诸君共勉。
此次,比尔•波特个人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先前是旁观者,如今作为探轶者,深入地更为彻底,你能感觉到他的用心。同时,十分富于中国语言特色的翻译语言,译者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幽默感时常如春风扑面。我掩卷长思,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动手写这样书,也未必有他写的好,可能不免居高临下,为尊者讳,论及现实又遮掩再三,不够客观,不如比尔来的亲切,真诚。
四代,到百丈怀海禅师时,设立独立的禅院,制定详细的禅院规制,称为“百丈清规”。禅师自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确立了禅僧以劳作,自给自足的禅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比尔的寻禅之旅本身,亦是知行合一的行为。从北京到香港,由北至南,沿着比尔•波特的行进路线,我们看到了中国禅宗的发展历史和兴衰脉络。禅在中国本土的传承和断裂。比尔对中国禅宗流派的传承谙熟于心,不辞辛苦的探访,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典籍,中间穿插着对中国地理,历史的研究,对文化人物的评述,以及对现当代的国情的观察,调侃,把本易散碎,乏味的内容写得紧凑,生动,风趣。 此次,比尔•波特个人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先前是旁观者,如今作为探轶者,深入地更为彻底,你能感觉到他的用心。同时,十分富于中国语言特色的翻译语言,译者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幽默感时常如春风扑面。我掩卷长思,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动手写这样书,也未必有他写的好,可能不免居高临下,为尊者讳,论及现实又遮掩再三,不够客观,不如比尔来的亲切,真诚。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时今日可能选择飞往繁华都市小憩,或涌向风景名胜区休闲,甚少有人愿意落足荒山古刹,留意禅林旧迹。禅在今日的中国,与审美和实用价值相关更深,人们愿意去汲取禅的智慧用以处理生活带来的疾困,缓解精神的焦灼,或是增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形之中远离禅的本意,然而,愿意这样去亲近的人,已然算是难得。 在比尔的探访过程中,遭遇许多不大不小的意外,亦遇见许多乐于出手相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人。他们通常是路上的司机,安徽或江西山间的农民。他们也许根本不了解佛法和禅宗,但他们的行为暗合了佛法的慈悲。书中撑伞的少年让我印象深刻。下雨了,他在路边为比尔撑着伞,陪他等车。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我深感安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淳朴从未缺失。禅留存于内心,文化则显于外。 更为欣喜是看到,禅在中国的复兴。比尔说,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在大兴土木。是的,无论的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众,人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参与进来,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虽然禅宗是唐时由中国传至日本,但今日中国的禅宗还达不到日本禅道的静幽,彻底沁入到国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却不妨乐观的去预期,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不再无药可救,虽然任重道远。 《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我日常随身的两部经书。前不久,我去了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广东的新兴县探访。六祖的肉身在南华寺,而他的故里却在新兴,他晚年驻锡之地就是在新兴县的国恩寺。六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六祖慧能,就没有中国的禅宗。释迦牟尼提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进一步提出“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的观点,指导大众更明确的知晓佛理。看清每个闪现的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幻象照破,获得解脱。 人们皆熟知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灭除文字,而是灭除语言的逻辑性,了解它的迷作为一个中国人,今时今日可能选择飞往繁华都市小憩,或涌向风景名胜区休闲,甚少有人愿意落足荒山古刹,留意禅林旧迹。禅在今日的中国,与审美和实用价值相关更深,人们愿意去汲取禅的智慧用以处理生活带来的疾困,缓解精神的焦灼,或是增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形之中远离禅的本意,然而,愿意这样去亲近的人,已然算是难得。
在比尔的探访过程中,遭遇许多不大不小的意外,亦遇见许多乐于出手相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人。他们通常是路上的司机,安徽或江西山间的农民。他们也许根本不了解佛法和禅宗,但他们的行为暗合了佛法的慈悲。书中撑伞的少年让我印象深刻。下雨了,他在路边为比尔撑着伞,陪他等车。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我深感安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淳朴从未缺失。禅留存于内心,文化则显于外。
邂逅比尔•波特是2007年。无可否认,在事先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是“空谷幽兰”四个字即刻抓住了我。它令人想到深泽忘川之中的高人雅士,中国文士托言寄志的香草美人。想到那些渐忘却未彻底失落的悠远情怀。 《空谷幽兰》所写,涉及中国的隐逸传统和当今中国的隐士现状,这群人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窘和惊喜。这本堪称当代中国的隐之书,因想不到是外国人所著,读来惊喜非常。当中涉猎文化之幽微深长,作者(译者)笔调之清雅,又为内容本身增色不少。 正如比尔•波特所言,《空谷幽兰》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与明洁女士的翻译水准,以及“空谷幽兰”这饶富东方情致的名字密不可分。这种反响——是否意味着,看似世俗喧嚣的中国人生活的外表底下,依然深藏着纯挚不息的遁世,隐逸,觅道之心。 这一次,我第一时间买下《禅之行囊》,并且第一时间读完了它,是出于期待和信任,我深信这本禅之书不会令我失望。 依然是背包客式的长途行走,只是这一次,少了摄影师,同行的伙伴史蒂芬•约翰逊。这一次,一个人的行走,主题是禅,不是道。 CHAN或是ZEN。禅。这个字敲下,端看着,心底就会有一种静意,有探究之心。精神的言辞虽然可以百家争鸣众说纷纭,但总让人觉得辞不及义,难以成言。法会上,佛陀拈花示众,在场弟子五百人众,唯摩诃迦叶尊者深解其意,破颜微笑。佛陀于是嘱告迦叶:“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付嘱于汝。”佛陀与迦叶相视一笑,证明了禅超越实相之外的幽玄妙义,文字是实相,所以只能承载,难以言及。 据说,这次传法是禅的初始。除了传授心法,佛祖还将象征法脉传承的衣钵传给摩诃迦叶尊者。如是禅在印度代代相传,直至菩提达摩带来中土,又经历六代,数劫之后,传至六祖慧能,才有禅宗在中土的发扬光大,是以《六祖坛经》里列有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这样的传承关系。 传,菩提达摩传法二祖慧可时,曾书一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是预言日后中土禅宗会出现: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支法脉。 禅和道常联袂言之,两者虽然世俗教法有别,至深的教义却能够在某个高度合二为一,彼此映衬补充。所谓殊途同归,意正在此——教法乃是为了针对不同世道,弟子的根器和机缘,为指导修行而设置的方法,即佛家所言的方便法门。 禅门五宗七派,根本思想相差无几,究其根本,追求的同样是般若智慧。仅是接引学人的门庭施设各有不同,表现禅宗宗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对教义演绎的方法,形成了南北二宗的差异。 禅与修又密不可分。禅的本意是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修即是行。思考若不能坐立起行,等同于坐枯禅,无异于以砖磨镜,缘木求鱼。修行合一,在这点上,中土的禅宗和密宗也无甚分别。 四祖道信之后禅宗的修行方式,已逐渐由山中隐居的个人修行转化为集体互助式,建立道场禅林,广纳僧众。 六祖之后传
更为欣喜是看到,禅在中国的复兴。比尔说,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在大兴土木。是的,无论的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众,人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参与进来,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邂逅比尔•波特是2007年。无可否认,在事先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是“空谷幽兰”四个字即刻抓住了我。它令人想到深泽忘川之中的高人雅士,中国文士托言寄志的香草美人。想到那些渐忘却未彻底失落的悠远情怀。 《空谷幽兰》所写,涉及中国的隐逸传统和当今中国的隐士现状,这群人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窘和惊喜。这本堪称当代中国的隐之书,因想不到是外国人所著,读来惊喜非常。当中涉猎文化之幽微深长,作者(译者)笔调之清雅,又为内容本身增色不少。 正如比尔•波特所言,《空谷幽兰》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与明洁女士的翻译水准,以及“空谷幽兰”这饶富东方情致的名字密不可分。这种反响——是否意味着,看似世俗喧嚣的中国人生活的外表底下,依然深藏着纯挚不息的遁世,隐逸,觅道之心。 这一次,我第一时间买下《禅之行囊》,并且第一时间读完了它,是出于期待和信任,我深信这本禅之书不会令我失望。 依然是背包客式的长途行走,只是这一次,少了摄影师,同行的伙伴史蒂芬•约翰逊。这一次,一个人的行走,主题是禅,不是道。 CHAN或是ZEN。禅。这个字敲下,端看着,心底就会有一种静意,有探究之心。精神的言辞虽然可以百家争鸣众说纷纭,但总让人觉得辞不及义,难以成言。法会上,佛陀拈花示众,在场弟子五百人众,唯摩诃迦叶尊者深解其意,破颜微笑。佛陀于是嘱告迦叶:“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付嘱于汝。”佛陀与迦叶相视一笑,证明了禅超越实相之外的幽玄妙义,文字是实相,所以只能承载,难以言及。 据说,这次传法是禅的初始。除了传授心法,佛祖还将象征法脉传承的衣钵传给摩诃迦叶尊者。如是禅在印度代代相传,直至菩提达摩带来中土,又经历六代,数劫之后,传至六祖慧能,才有禅宗在中土的发扬光大,是以《六祖坛经》里列有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这样的传承关系。 传,菩提达摩传法二祖慧可时,曾书一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是预言日后中土禅宗会出现: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支法脉。 禅和道常联袂言之,两者虽然世俗教法有别,至深的教义却能够在某个高度合二为一,彼此映衬补充。所谓殊途同归,意正在此——教法乃是为了针对不同世道,弟子的根器和机缘,为指导修行而设置的方法,即佛家所言的方便法门。 禅门五宗七派,根本思想相差无几,究其根本,追求的同样是般若智慧。仅是接引学人的门庭施设各有不同,表现禅宗宗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对教义演绎的方法,形成了南北二宗的差异。 禅与修又密不可分。禅的本意是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修即是行。思考若不能坐立起行,等同于坐枯禅,无异于以砖磨镜,缘木求鱼。修行合一,在这点上,中土的禅宗和密宗也无甚分别。 四祖道信之后禅宗的修行方式,已逐渐由山中隐居的个人修行转化为集体互助式,建立道场禅林,广纳僧众。 六祖之后传虽然禅宗是唐时由中国传至日本,但今日中国的禅宗还达不到日本禅道的静幽,彻底沁入到国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却不妨乐观的去预期,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不再无药可救,虽然任重道远。
《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我日常随身的两部经书。前不久,我去了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广东的新兴县探访。六祖的肉身在南华寺,而他的故里却在新兴,他晚年驻锡之地就是在新兴县的国恩寺。六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六祖慧能,就没有中国的禅宗。释迦牟尼提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进一步提出“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的观点,指导大众更明确的知晓佛理。看清每个闪现的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幻象照破,获得解脱。
四代,到百丈怀海禅师时,设立独立的禅院,制定详细的禅院规制,称为“百丈清规”。禅师自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确立了禅僧以劳作,自给自足的禅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比尔的寻禅之旅本身,亦是知行合一的行为。从北京到香港,由北至南,沿着比尔•波特的行进路线,我们看到了中国禅宗的发展历史和兴衰脉络。禅在中国本土的传承和断裂。比尔对中国禅宗流派的传承谙熟于心,不辞辛苦的探访,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典籍,中间穿插着对中国地理,历史的研究,对文化人物的评述,以及对现当代的国情的观察,调侃,把本易散碎,乏味的内容写得紧凑,生动,风趣。 此次,比尔•波特个人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先前是旁观者,如今作为探轶者,深入地更为彻底,你能感觉到他的用心。同时,十分富于中国语言特色的翻译语言,译者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幽默感时常如春风扑面。我掩卷长思,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动手写这样书,也未必有他写的好,可能不免居高临下,为尊者讳,论及现实又遮掩再三,不够客观,不如比尔来的亲切,真诚。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时今日可能选择飞往繁华都市小憩,或涌向风景名胜区休闲,甚少有人愿意落足荒山古刹,留意禅林旧迹。禅在今日的中国,与审美和实用价值相关更深,人们愿意去汲取禅的智慧用以处理生活带来的疾困,缓解精神的焦灼,或是增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形之中远离禅的本意,然而,愿意这样去亲近的人,已然算是难得。 在比尔的探访过程中,遭遇许多不大不小的意外,亦遇见许多乐于出手相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人。他们通常是路上的司机,安徽或江西山间的农民。他们也许根本不了解佛法和禅宗,但他们的行为暗合了佛法的慈悲。书中撑伞的少年让我印象深刻。下雨了,他在路边为比尔撑着伞,陪他等车。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我深感安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淳朴从未缺失。禅留存于内心,文化则显于外。 更为欣喜是看到,禅在中国的复兴。比尔说,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在大兴土木。是的,无论的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众,人们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参与进来,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虽然禅宗是唐时由中国传至日本,但今日中国的禅宗还达不到日本禅道的静幽,彻底沁入到国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却不妨乐观的去预期,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不再无药可救,虽然任重道远。 《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我日常随身的两部经书。前不久,我去了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广东的新兴县探访。六祖的肉身在南华寺,而他的故里却在新兴,他晚年驻锡之地就是在新兴县的国恩寺。六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六祖慧能,就没有中国的禅宗。释迦牟尼提出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进一步提出“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的观点,指导大众更明确的知晓佛理。看清每个闪现的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幻象照破,获得解脱。 人们皆熟知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灭除文字,而是灭除语言的逻辑性,了解它的迷
人们皆熟知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灭除文字,而是灭除语言的逻辑性,了解它的迷惑性,不去依赖,借以破除见之障。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又时时强调“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这看似矛盾,令人疑惑。须知此时,心不是心,要放下和舍弃的,并非胸膛里跳动的心这个物体,而是心念中的执着和分别,进而了解到“自我”的虚无,割舍得失心和分别心。
通过《禅的行囊》,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更深入到比尔的内心,在书中,他诉说了自己生活经历,修行的缘起。在书的结尾部分,他说起他当年曾在城市中遇见过一位流浪者,流浪者告诉他,自己曾被一群猴人所救,也适应了那种生活方式,后来却选择离开,离开之后终生追悔。临别,他赠言与比尔,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猴人”,别再轻易的离开,别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惑性,不去依赖,借以破除见之障。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又时时强调“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这看似矛盾,令人疑惑。须知此时,心不是心,要放下和舍弃的,并非胸膛里跳动的心这个物体,而是心念中的执着和分别,进而了解到“自我”的虚无,割舍得失心和分别心。 通过《禅的行囊》,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更深入到比尔的内心,在书中,他诉说了自己生活经历,修行的缘起。在书的结尾部分,他说起他当年曾在城市中遇见过一位流浪者,流浪者告诉他,自己曾被一群猴人所救,也适应了那种生活方式,后来却选择离开,离开之后终生追悔。临别,他赠言与比尔,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猴人”,别再轻易的离开,别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深信许多人也在辛苦寻觅着自己的同类,自己的“猴人”。修行的本意,是要让人明了内心所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被红尘浊浪所构建的幻象所迷。 请记得比尔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禅不是要求人人出家,远离生活,是教人断除烦恼,从中获得智慧。懂得爱,懂得慈悲广大。将爱欲的执念放下,获得静寂的内心解脱。现今的中国人,需要宽容,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参差变动,时势的无常危机,这是禅的智慧在当下的深重意义。 许多人劝说我写一本密宗或禅道的书,虽然心存亲近之心,但我自知浅薄,难以落笔,仅以此评表达我对禅道和修行人的敬意。 修行是艰难的事,但若明了其中意义珍贵,当可义无反顾,修行不怠。许多精神的包袱需要放下,这个行囊值得背负——愿与诸君共勉。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深信许多人也在辛苦寻觅着自己的同类,自己的“猴人”。修行的本意,是要让人明了内心所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被红尘浊浪所构建的幻象所迷。
请记得比尔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禅不是要求人人出家,远离生活,是教人断除烦恼,从中获得智慧。懂得爱,懂得慈悲广大。将爱欲的执念放下,获得静寂的内心解脱。现今的中国人,需要宽容,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参差变动,时势的无常危机,这是禅的智慧在当下的深重意义。
惑性,不去依赖,借以破除见之障。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又时时强调“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这看似矛盾,令人疑惑。须知此时,心不是心,要放下和舍弃的,并非胸膛里跳动的心这个物体,而是心念中的执着和分别,进而了解到“自我”的虚无,割舍得失心和分别心。 通过《禅的行囊》,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更深入到比尔的内心,在书中,他诉说了自己生活经历,修行的缘起。在书的结尾部分,他说起他当年曾在城市中遇见过一位流浪者,流浪者告诉他,自己曾被一群猴人所救,也适应了那种生活方式,后来却选择离开,离开之后终生追悔。临别,他赠言与比尔,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猴人”,别再轻易的离开,别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深信许多人也在辛苦寻觅着自己的同类,自己的“猴人”。修行的本意,是要让人明了内心所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被红尘浊浪所构建的幻象所迷。 请记得比尔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禅不是要求人人出家,远离生活,是教人断除烦恼,从中获得智慧。懂得爱,懂得慈悲广大。将爱欲的执念放下,获得静寂的内心解脱。现今的中国人,需要宽容,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参差变动,时势的无常危机,这是禅的智慧在当下的深重意义。 许多人劝说我写一本密宗或禅道的书,虽然心存亲近之心,但我自知浅薄,难以落笔,仅以此评表达我对禅道和修行人的敬意。 修行是艰难的事,但若明了其中意义珍贵,当可义无反顾,修行不怠。许多精神的包袱需要放下,这个行囊值得背负——愿与诸君共勉。许多人劝说我写一本密宗或禅道的书,虽然心存亲近之心,但我自知浅薄,难以落笔,仅以此评表达我对禅道和修行人的敬意。
修行是艰难的事,但若明了其中意义珍贵,当可义无反顾,修行不怠。许多精神的包袱需要放下,这个行囊值得背负——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