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是一部红色文学经典之作,1979年曾被改编成为电影《小花》,并且一度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影产业的一部里程碑作品,也捧红了唐国强、刘晓庆、陈冲等一批优秀演员。2012年,同名电视剧《桐柏英雄》开拍,实力派偶像明星何晟铭、金晨、金逗逗的加盟,为这部作品注入了时尚元素。电视剧的拍摄,展现了原著小说的改编宗旨,无论是从小说到电影,还是再到电视连续剧的修改,这样的改编过程,都为充分了解一部作品所经历的不同时代,而奠定了考察的依据,也是原著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的一个有力证据。
原著《桐柏英雄》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感人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描述百折不挠的人民解放军动用一个连队,历经千辛万苦开辟了桐柏新区的战斗生活,热情地讴歌了只有坚定走毛主席革命军事路线,才能取得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同时也讴歌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前涉在原著中着重塑造了战斗英雄赵永生、董向坤等这些核心人物。在毛泽东思想培育下,他们奉行“死,为革命而死,活,为革命而活”的革命精神,在解放桐柏的斗争中英勇顽强抗敌,用血肉之躯执行了党的路线和政策,用智慧和勇气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小说《桐柏英雄》在创作中,是以阶级仇恨为核心线索来贯穿故事始终的,赵家和丁家这一家族仇恨是小说的开端,赵家代表的是革命力量,而丁家则代表的是反动势力的激烈斗争,小说这样来安排情节、结构和发展,笔触尖锐,思路明晰,结尾部分以丁大牙之死,继而取得革命的阶段性胜利为结点,大快人心。
上世纪70年代末,由前涉编剧,黄健中、张铮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唐国强、刘晓庆、陈冲主演的电影《小花》,一举获得了1979年度优秀影片奖和第3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为《桐柏英雄》摘回众多荣誉。电影《小花》遵循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路线,真实还原了原著中所描述的各个情景。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深居深山的赵家刚刚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又阴差阳错地收留了因暴动失败而转移的红军的女儿。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之下,影片采用极具抒情性的长镜头跟随着主人公小花在红军队伍中苦苦寻找自己的哥哥,背景音乐《妹妹找哥泪花流》一方面进行着情感渲染,另一方面也把人们带入到了优美而感伤的影像氛围中,成为了电影中一个写“情”的亮点。在经过一段短暂的叙事之后,影片又出现了写“情”的第二个亮点,美丽善良的何翠姑跪着抬担架的长镜头,让影片在渲染情感方面再次进入了最真实感人的阶段。何翠姑满脸流汗、膝盖流血的特写,让整个画面都笼罩在插曲《绒花》的所制造出的情感氛围中,再次构成了一大段的抒情。在影片的最后,在表现兄妹三人并肩战斗,在何翠姑为救小花英勇负伤的桥段,主题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再次响起,何翠姑终于和哥哥相认,这又是第三个写情的亮点。
除此之外,从小花与周医生夜晚补衣谈天到赵永生为别人看孩子做饭,从两个小花“争”哥哥到董向坤、周医生、红果合家团圆,这些情节都为影片的抒情标明了注记,成为了叙事链条上最重要的环节,这些部分一直都是电影重点渲染以及重点实写的内容。然而,在原著小说中,作者所重点表现的则是阶级仇恨、苦难童年和激烈的战斗等,这些在影片中,大多都是以回忆形式穿插其中的,明显成为了虚写,可见在电影的改编上,创作者是刻意这样做的。
总而言之,影片《小花》的情节集中,主旨鲜明,在拍摄过程中着重提炼、放大、突出了一个“情”字,是紧紧围绕着“人情味儿”而创作出的性情之作。导演在长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上,充分顾及了观众的感受,采用李谷一的插曲《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来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以此渲染出浓浓的抒情氛围,完全体现了电影这门独特艺术的特征。而对于原著小说的理解,则是结合了“人情味”的时代精神,把握独到,技法精准,在全面提升影片的审美性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影片《小花》充分代表了从“文革”走出来的艺术作品,具有过渡时期特征,在上世纪70、80年代那一特定人群的审美追求上,为中国当代文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桐柏县有将这部长篇小说《桐柏英雄》再次改编成为电视连续剧的打算,作者前涉也同意将作品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并且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原版《桐柏英雄》交由桐柏县政府收藏。由此一来,也标志着桐柏县已完全拥有小说《桐柏英雄》的改编权,这部即将拍摄成功的电视连续剧《桐柏英雄》由此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充分了解和认识桐柏,桐柏县决定于2012年下半年完成电视剧《桐柏英雄》的拍摄任务,这部电视剧在内容上,侧重反映苏区桐柏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用详实的影像再现三军会师、中原逐鹿等历史事件。目前,《桐柏英雄》剧组已经进驻桐柏完成实地战争的拍摄,预计在下半年与观众见面。
5月30日,电视剧《桐柏英雄》剧组转战河南省桐柏县进行实地拍摄。当年的《小花》终于梦回故里,再续红色经典。这次电视剧《桐柏英雄》进驻故事发生地,在红色热土上演战争戏,弥补了电影版《小花》没能在桐柏拍摄的遗憾,同时也圆了桐柏县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在家乡演绎小花故事”的心愿。
在片场探班当天,很庆幸地看到了当天拍摄的的重头戏——解放桐柏,据现场执行导演介绍,《英雄桐柏》剧组为了能够拍摄好这场战争戏,力争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一共动用了当地部队一个旅的官兵和300余名的群众演员,这些分别扮演百姓与战士的群众演员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进入剧组的。在现场,到处都是紧张逼真的气氛,不仅仅是人多,现场的烟、火、武器也同样很是壮观。为了追求战争场面的真实感,在拍摄战争场景时,制作方使用的武器、枪械都是“真家伙”,拍摄场面用“恐怖”二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此前曾经在清宫戏《宫锁心玉》、《宫锁珠帘》中饰演“四阿哥”的何晟铭,这一次在《桐柏英雄》中化身为一名豪气冲天的人民英雄赵永生。让剧组的工作人员都纷纷改口叫“永生哥”,而不再是“四爷”。 现场,何晟铭饰演的赵永生英气十足,逢人就敬军礼,俨然一种被“英雄附体”的感觉,这让他的粉丝们也极度期待早日看到他在这部戏中的表现。
然而,这次电视剧《桐柏英雄》的改编上,也充分沿用原著的叙事风格,在人物塑造上,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人情色彩,一贯演古装角色的何晟铭这一次是有很大突破的,无论从形象上,还是演技上都产生了一次飞跃。但愿这个个性鲜明的“永生哥”能够深入人心,带给何晟铭非同一般的好运。
作为一部红色经典之作,《桐柏英雄》无论怎样改编,都还原了了一个个真实的桐柏英雄。都着重显示对于那段“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强调,重点突出作品中的“人情味,在处理复杂人物关系与情感、心理、伦理纠结与冲突上,都考虑到完全尊重原著,实现了本质的还原。电影和电视剧的创作,都是以代表各自时代文艺特征作为基本倾向,在重视对阶级斗争的同时,又重视对审美价值的挖掘;在重视商业潜能的同时,又全方位地展示出原著小说《桐柏英雄》中万古长青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