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仲尼
闲来无事,也想杂七杂八地阔论一番。孔先生的这番话其根本解释我也不知道参照哪里。如果思想觉悟比较高的,他的解释当然是积极的了。识事务者为俊杰,起码不会与政府有抵触。为:
如果国家无道,就不能助纣为虐。当国家危难时,你不能躲在家里苟且偷安。遇到开明君主就要积极入世,施展才华报效国家,造福百姓。如果国家君王有道,不去施展才华,不去报效国家是做人的耻辱。如果君王无道,你助纣为虐荣华宝贵,可耻。
如果思想觉悟不高的呢,那又是另外一种解释:
危险的国家不要去,动乱的地方不宜长居。国家大治了就出来。国家动荡了就闪。如果国家大治你还不赶紧想个办法找个官做,还为吃穿忧愁,可耻;如果国家动荡不安,风雨飘摇,你还去做官,非富则贵,岂不是找死,更可耻。
壹
历史上有非常趣味的对比。所以,我个人一直是参照第二种解说的。远的等下再说,先说近的。就说清朝,康乾盛世,太平盛世啊。乾隆年间,和珅大家都知道,他的出现甚至都成了我们这个年代做官的偶像了。
另一个大家也许不太熟悉,嘉庆皇帝的老师,朱石君。免得上百度查,摘一段:朱石君,清代顺天府大兴县人。乾隆十三年中进士,年甫十八改庶吉士,开始仕宦生涯。近60年间,朱石君仕乾隆、嘉庆二朝,历官数省布政、按察等使及巡抚地方官,又调京任侍郎、尚书、大学士。勤于政事,居官廉洁,历官中外,一文不取。无敢以贿赂向其竞进者。乾隆二十八年十月,调升福建按察使,平余银悉数归库,绝不私吞占取。与洋商往来打交道,悉按法条行事,绝不私受洋商之物卖放。多不枚举。
有一个夏天,纪昀去拜望他。纪昀知道他的为人,什么礼物也没买,天气炎热,就买了两个西瓜。聚完旧以后,纪昀告辞了。纪昀走了一个多小时,朱石君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硬是把纪昀买来的两个西瓜归还,纪昀拗不过他,也只好又接回来了。
有一年大过年的,纪昀在大街上碰到朱石君。寒喧了几句,看他的装束,纪昀知道这位同僚肯定为过年着急呢。于是从手袋里摸出从地方上来的炭敬一千两。纪昀解开袋口,朱石君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抓起两锭撒腿就跑。我想想都觉得好笑,两锭银子,完了,朱石君这一辈子怕是都还不起呢。而这时的和珅呢?家里张灯结彩的,什么梨园堂会,烟花会演,应有尽有。我觉得,做官就应该做得像和珅那样。所以朱石君是个可怜虫。寒且贱焉,可耻!
此事还没完呢。嘉庆上台以后,把和珅拿了。完了,这下大清朝不行了。因为无人可用啊,人家乾隆盛世的时候,之所以盛世,是因为有人可用,列个表:和珅、高斌、嵇曾筠、纪昀、傅恒、刘墉、阿桂、程景伊等等。嘉庆呢?我拿不出手啊。而且嘉庆在朱石君贫寒的教导下,也是没见过银子,把抄和珅家的银子全部据为己有。应治水的舍不得拿出来治水,应救灾的也舍不得拿出来救灾。加上西方国家蠢蠢欲动。军费微乎其微。于是,历史就是这样,自从办了和珅,大清朝开始末落。人家乾隆懂得贪廉互相牵制,只要你不动荡到国家根本,我就不理你,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嘉庆不明白这一点,他想只要办了和珅我口袋里就有钱。
贰
现在说远的,唐宋元明清,就说唐朝李太白先生。有一次他骑在驴子上,走过华阴县衙门口却没有下驴。县令不认识李白,见一个小百姓竟敢骑驴闯县衙,大怒,把李白抓到大堂叱问他是什么人,胆敢如此无礼。于是李白写了一张奇怪的供状:皇帝调羹,首辅端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可骑马,华阴县门我骑不得驴。县令又惊讶又羞愧,忙向李白作揖献礼。
对比人物,说到温庭筠。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被巡逻的兵丁打了耳光,连牙齿都打折了。63岁老翁,堂堂一个大词人,当街行乞,还被打折了牙齿。英名一世,老来晚节不保。落得如此之坏的名声。实在令后世的人愕然。寒且贱焉,可耻之至!
如果孔仲尼先生还在世。看看他写的明哲保身之名句,再看看他的门生竟伦落如此,岂不活活气死。
鲜明的对比数不胜数,所以就暂且拿这几个有名一点的说说,发发牢骚。
无论孔先生说的这句话是何种解释。在当今社会之下,也一样会把他老人家活活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