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七月,所以她有属于七月的温暖与明媚;
她是安生,命运却从不肯施舍她零星的安生。
是故事,是青春,是无处可逃的宿命。
2012.12.30.一二年的尾巴,在看安妮宝贝。坐在第一桌,厚厚的作品集放在腿上,看得肆无忌惮暗无天日。默然地把老师的讲课淡成了背景音乐,已经快要分不清在上什么课。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书的诱惑太大,本就不安分的小心灵抵抗不过它。
早上。是语文。突然觉得当初听范读录音把我感动得险些落泪的《祭十二郎文》被拿到课上掰开了揉碎了地讲枯燥的要死,于是拿这当个堂皇的借口翻起了小说。《七月与安生》,朋友极力推荐的。
第一印象是熟悉,后来记起,读过夏七夕的《你是七月,你爱陆安生》。或许是借用,或许是巧合,只是那种真切的冷彻,那么相似。
朋友T说,这篇文让她落泪。没想到一向那么轻易感动的我竟可以安静地掩卷。给T的纸片上写,可能是阳光太好,我没哭。嗯,早上的太阳一直暖暖地洒在背上,只是心里却冷冷暖暖地更迭着触动着,比流泪还潮湿。
看完时安然地伏在了桌子上,语文老师已然讲起了作文。耳朵里蓦然闯进两句话,是作文材料: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类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我忽然抬起低了很久的脑袋,这样恰到好处的契合让人有种战栗般的感受。
安生爱上了家明,那个七月的男朋友,那个最好的朋友的男人,她的爱一如上帝那般博大,于是她愿意为给他们湖泊与小溪,愿意为他漂泊到老,漂泊到死。只是人终归不是上帝,爱得过于透彻便禁不住归于世俗,归于死心与相守,所以她终究织起了那份背负着罪恶的爱情的网,然后去撕破,遍体鳞伤。
安妮说,生命变成一场背负着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
我欣羡安妮的神奇,可以把任何人叙述出来都仿似烂俗的情节写得如此颓靡而绮丽。让人的心在不自觉中伴着安生的香消玉殒而坼裂,自然而然般,碎了一地。
依然在阅读时习惯地想象人物的模样,最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安生。说不清是怜惜还是同情,或者只是喜欢。家明说,安生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和安妮笔下的很多人一样,安生是个那么神秘而阴郁的女子,有冷漠有孤独,有叛逆有沉沦,有狂野有焦灼,在千万斤的生活下或放纵或挣扎,在绝望的爱情中固执却隐忍,即使是一腔孤勇,也让人发自内心地心疼。
13岁时的安生会脱掉鞋爬到树上,然后微笑:七月,来啊。可是七月最后也没有学会爬树,像是下意识的选择。“她宁愿让安生独自在树上。一部分是无能为力,一部分是恐惧。”也许性情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七月与安生一起在雨天追寻过铁路延伸向何处,但最后,真正花掉一生去追逐的,只有安生。七月不必担心爬树会不会划坏花裙子,但也只能在树下仰望安生的快乐。但又如何呢,喜欢漂泊的安生注定要接受风雨的摧残,以此换来丰满的青春和盛大的狂欢;喜欢平淡的七月注定没有闯荡与漂泊的热烈,但是细水长流又何尝不是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哪有什么对错。
生命的最后,安生写了一本书,《七月与安生》。
七月:写的是什么内容?
安生:流浪,爱,和宿命。
安妮写,少年的友情就像一只蝴蝶一样绚丽而盲目。可是安生,是七月爱过的第一个人。然后故事就要写完了,安生带着她那份绝望的爱情灰飞烟灭,留下那个被唤作小安的婴孩,以及同家明寥寥可数的亲爱与回忆。而七月,为安生埋下了所有的秘密,带着冗长到永远也做不完的梦一般的记忆,守护和家明的爱情,如一开始预想那般。
或许安生的退场像是给心爱的人的成全,可是为何让圆满显得如此苍凉?
和T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骨子里雕刻着安生的七月,我们的偏执而勇敢在岁月里沉淀,然后习惯了安于现状。只是希望,我们可以不必以牺牲安生为代价换取七月的幸福,我们要带着心里的安生一直一直走下去。
真想为安生写个续集,投入到故事里,做个像家明一样温情干净的男子,只是续集里没有七月没有家明,没有伤害与破碎,只有安生,然后一心一意地给她最永恒的爱情,不给她飘荡的灵魂孤寂的空间。没有阴郁,没有绝望,没有沉沦,没有孤独,没有焦灼,即便流浪,也是两个人的漂泊。
安生。是真的想给安生一场不朽的安生。
写在后面:原谅猫汐没能给这些散乱的文字开评论。琐碎的感触,只是想安静地为那个叫安生的女子写下几个字,为你的我的我们的青春写几个字。评论什么的都不重要,你的存在便是我的温暖,你在,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