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光明顶上

互联网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作者:明前茶

  凌晨4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光明顶。网上攻略称,黄山的日出是从黎明时分悄然铺开的一幕大戏,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越早登顶的人,越有可能占领拍摄的有利位置。但显然有不少旅友比我们起得更早,拍摄用的三脚架都已经架好。山顶上劲风呼啸、寒气袭人,虽是6月天气,很多人穿着抓绒外套仍瑟瑟发抖。

  这时,喝杯热水都成了奢望。

  忽然,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气声。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农妇,穿着洗变了形的短袖T恤,光脚穿着一双20世纪生产的解放球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顺着眉毛流下来。上到山顶,她一言不发,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

  原来这农妇煮了一包新鲜玉米棒来卖,负重走了几千级台阶,累得她整个人都似矮了一截。

  背包里面做了保温的棉夹层,玉米棒都是温热的,插着竹签,散发着软糯的清香,10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1块钱。”

  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还没有变成橙黄色,趁此机会,我和旅伴安安心心把早饭吃了。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得意地笑,说:“我买了最好的玉米种子,为预防与邻居家的玉米授粉串种,10年前我在两家的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从此我的玉米再也没有退化过。”

  “那你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煮玉米?”“25年!头天晚上看天气预报,只要第二天不阴不雨,晚上12点半我就起床煮玉米,凌晨1点半将滚烫的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靠着春天卖茶卖笋干、夏秋卖煮玉米的收入,农妇把两个儿子供到大学毕业。现在大儿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合肥读研究生。农妇仍和丈夫在山里,侍弄他们的茶园、竹园,十几只跑山鸡和那一坡沙沙作响的玉米地。

  问她为何不跟大儿子去上海享清福,农妇说:“上海房子那么贵,我儿还不知啥时有窝,我和他爸哪能再去给他添乱。再说了,黄山有啥不好,山好水好空气好,你们上海人南京人,花好几百块的门票也只能看两天景,我们一年到头在看山看景,赛神仙呢。”

  说话间已经有人来送还玉米芯子。农妇果不食言,打开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币逐一退给人。这场景,久违了,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倚着杂货铺的柜台,喝3毛钱的汽水,再把完好的玻璃汽水瓶退回去,还能得1毛钱一样。有人好奇地问:“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早先晒干了还能引火做饭,现在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有用。”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钱多费点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干净了。”

  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收完所有的玉米芯子,日出的大幕刚巧拉开,山顶上一片快门的咔嚓声。东方的天际瞬息万变,光影与云海,和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的色彩做游戏,在躲猫猫。而将出未出的太阳似一个赖床的小孩,陷在云絮里,不想离开它的窝。约20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动它的力量,向上跳了跳,离开了云霞的包围。山顶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的农妇竟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欣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

  下山途中我又遇见了她。农妇说:“你们运气真好,下了10天雨,今早才放晴,不然也看不到日出;我的运气也不差,现煮的70根玉米棒,收回了68根玉米芯子。”


    

http://www.00-edu.com/meiwen/5/2012-12-2/24945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