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返回 打印

烟火流年-----忆殇《三》

[db:作者]  2019-01-22 00:00:00  互联网

  有些过程,始终是要自己经历的。有些路,一定要是自己走过的。

  早恋,似乎是一个令家长和老师淡虎色变的问题 。

  媒妁之言、授受不亲的年代,还会有张生崔莺莺的故事,现实里敏感的话题,说不说出口,事实都会存在。情感是内在的东西,不受外在条文的束缚,也不是想要禁止就可以禁止的。

  一个人要长大,情感是必须自己体会的 。只有付出过,才明白什么叫代价。失去过,才感觉得到受伤是痛苦的。得到过,才会懂得要珍惜的是什么。

  成人最喜欢 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一一告知,只希望孩子们不再重复自己曾有的那段弯路,但绝少有孩子乖乖听话。小时候,爸爸妈妈会说,开水是热的,别碰。什么是热?孩子不知道。只到被烫一下,才会明白,热是什么感觉,被烫到是一种危险的事情。所以,感觉,要亲自体验才明白。不碰壁,不知道回头,那是属于孩子探索的倔强,很多人称之为叛逆,而那个叛逆过程中的想法,是单纯的只有前因后果的那种,没有太多的变数。而当始料不及的变化出现,才会明白自己的幼稚,而后的悟,就是成熟、长大……

  过多的限制,也许可以暂时成就一个乖娃娃。父母不会永远扮演玻璃罩的角色,终有一天,孩子还是会独自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要把那条属于自己的路一一经历,努力塑造自己。

  父母能做的,常常是饿了一桌热乎乎的饭菜,冷了一件暖暖的衣,哭了心疼着逗笑他,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碰到头破血流一席安慰的话,立身悬崖提醒他小心万劫不复的跌落,累了受伤了爸妈的怀抱永远是温暖的,孤立无援的时候倾心尽力的帮助他……而这些,够了,足够了。就那样牵挂着,微笑着,爱着,提心吊胆的,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远离自己,一点点由最熟悉的掌中宝变成渐渐放不下的心中挂。

  五年级,后知后觉的宛儿,第一次被问到一个怪怪的问题:“你是处女吗?”她急速的转了转不太笨的脑袋,却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处女的概念,她不知道。

  第一次被问到:“你喜欢做被子还是褥子?”,宛儿登时被噎住,她不知道,同样是棉被,有什么区别?看着她的无知,提问题的同学放肆的狂笑。

  第一次听几个女生悄悄鄙夷班里的哪个女孩子来例假,嫌恶的孤立,似乎那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却又都说不清楚为什么?

  第一次被朋友神秘而兴奋的告知,年龄大点的、那几个不屑于和小不点来往的同学中,谁和谁在谈恋爱。

  最要好的玩伴邀她夜里一起玩,后来发现是陪好友和胖哥哥约会……居然还横刀夺爱,胖哥哥把好友抛在一边,悄声对她说,他一直都在喜欢她。宛儿满足虚荣心后甜蜜的笑了一下下,害怕了一下下。睡醒后的第二天,第一次的被表白便抛在脑后了……

  而这些,大人们该是毫不知情的吧!世界一直在变化中,某些时代的特点就深深地烙印在那个时代里,而每个时代的大人,总免不了要有着那个年代的担忧,也仅仅是担忧。孩子的世界,大人不能完全涉及。就像大人讲过的道理,孩子无法完全理解一样。

  生活的轨迹是并行的。牵起孩子的手,一大一小两个脚印,清晰的印证着:我的路我来走!你的路你走!

  八十年代的大人们,如果看到那些不曾放在眼里的孩子们,小小的冰山一角,该惊讶的流汗吧!

  暑假后,宛儿升上初中,在一个小镇,寄宿式学校,周六下午上完两节后才可以回家。

  宛儿和大多同学一样,每周日下午拿一瓶咸菜去上学,那是半周的菜,吃完,某天中午可以回家,再拿一次。学校有熟菜的,两角或五角一份。

  宛儿几乎没买过菜,娘每周给宛儿几元钱零用,除了买必需品,宛儿都用来买书。学校门口的零售部,小镇上的新华书店,是宛儿最熟悉最爱逗留的地方。

  小学时,宛儿喜欢课外书,是娘的大忌。宛儿也曾一个人溜到新华书店买书,看完后偷偷藏在衣柜里面,后来被娘发现,挨批了一顿后,放在灶下烧掉了。

  初中,远离娘的视线,宛儿的时间,全被书占据了。所有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宛儿是书痴。买书的钱有限,宛儿开始借书,同学中有课外书的,逃不过她的央求,为了在别人的期限前还书,宛儿课堂上常常课本在上,课外书在下。老师不太严厉,讲完课直接在宛儿桌洞里把她刚偷偷放好的书拿来自己看,然后再还她。

  宛儿看书喜欢一气呵成,食不知味和挑灯夜读,在她都正常。速度也异常的快,几百页的书,两三个小时看完也正常。当然,成绩下滑,也很正常。好在因为喜欢书,语文成绩不错,尤其别人讨厌的作文,她可以随手写来,老师也喜欢。数学,是宛儿最喜欢的科目,那些弯弯绕绕的题,理至渐渐清晰,特有成就感。其它要背的科目,宛儿在临考前特辛苦特深入地背一下,也蒙混过关,可怜的是考完试了,那些好不容易记住的又忘得差不多了。

  居然,这样的混到初三。倍受打击的是,英语成绩可怜兮兮。好在什么事情都可以努力,宛儿以看书的痴迷用到英语上,单元测试,第一次进入九十分以上,意外加惊喜。

  宛儿喜欢唱歌,唱到旁若无人,浑然不觉。常常一边做作业,一边不自觉的哼歌,讲完课的老师在她旁边静静的站着听,从不打断,也不训斥。彼此互不打扰,相安无事。

  只是宛儿在别人眼里,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乖。

  宛儿有几个朋友,都在投入的恋爱。那个情书风靡的时代,宛儿的幼稚和对朋友的在意正适合为好友鸿雁传书。理所当然的被误当做花痴也情由可原。

  宛儿也写情书,第一次,是为别人代写。八十年代,重男轻女是正常现象,宛儿身边,有很多同龄的女孩子没机会上学,或者中途就被退学。周日回家,一个比宛儿大两岁且不曾上过学的女孩,比较羞涩的找到宛儿,手里拿着一枚集市上几元钱就可以买到的戒指,特幸福的样子。女孩口述,宛儿用书面语言。只是有一句,难为了宛儿,女孩说:“……我也没有那个意……”宛儿倒吸一口凉气,明明很欢喜,明明很在意,明明在接受,那么温婉缠绵的表情,完全和这几个冰冷的字无法衔接。霎那间糊涂了起来,搜遍千万个字,竟找不到哪个词语,可以将女孩那种欲迎还拒,言不由衷恰当的表现,只好原句奉上……

  第二次写情书,灵感拜梁羽生所赐,那部《神雕侠侣》刚刚看完,被杨过允诺郭襄的三个愿望,暖暖感动着。飞快地找一目标,刚被好友踢掉的隔壁一男生,看起来温暖憨厚类似大哥哥类型的。用琼瑶阿姨那柔情伤感的句子,列了三个约定,并且为了效仿绝对成功,情书里面卷了三支香烟代替书上的金针……只是,收到那封不伦不类的情书后,男孩深情款款的出现在女生宿舍,嘴里叼着一支香烟,满脸笑意的看着宛儿,宛儿顿时满身冷汗、落荒而逃,避而不见好长时间,只到男孩无语自动退出,宛儿才长长舒口气。原来

  爱情,不是琼瑶描绘的那些歇斯底里的疯狂、痛彻心扉的离别、生死相依的绝决。也没有梁羽生首肯的寻寻觅觅的怅惘、任天地变幻不与君绝的执着、家国两不负的英雄儿女情长。

  当然,效仿的绝对不是爱情!更不好玩!

  对不起,那些无意冒犯的曾经!

  不记得谁说过:年少时,我们不懂爱情 !

  但年少的感情,却是最纯净的,不掺杂世俗的眼光,不计较后果得失,飞蛾扑火般的热烈、执着。

  却也是最飘渺的,像天上的云,看似千姿百态,经不得风吹,一吹,便撒掉了。禁不起负荷,压力大了,变成雨点儿,碎掉不见了。再美好的飘渺,没有根基,流于虚无。

  初恋,美在纯真,伤在离散。

  遗憾,情窦初开时的那一份真挚,那份对爱情美好的期待,那份不遗余力的投入,最终泥牛入海,无果而终。

  爱情,有第一,有最后,没唯一!

  没有对错,那是情感路上必经的伊始。宛如学步,不真切的跌倒几次,怎么掌握得住平衡,又怎么能每一步都那么稳健踏实?感情,若没有开始过,怎么能清晰的知道想要的是什么,适合自己的是什么,谁又是能彼此契合陪伴一生的?

  曾经的痛,是真的。逐渐地淡漠,也是真的。很多静静的夜,思念的,永远是伤自己最深的。痛苦的,是自己最不想失去的。缅怀的,也是当初最美好的。可惜,常常和初恋无关,和年少时懵懂的探索无关。

  因为年少时的爱情,爱的更多的是爱情的本身,痴迷的常常是自身不切实际的感觉。

  长大后的爱情,更多听从心底的呼声:彼此懂,彼此疼,彼此珍惜着你是另一半的深情。像太极图,阴阳为生是你和我,黑白为序是你和我,柔美的两条曲线图,组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美美的圆满。只是这样的圆满难觅!

  所以年少时,多的是一拍而合。成熟时,却难过着:爱情没有刚刚好!

  若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只好互不打扰,彼此安好!

  有条路,我们都曾走过,是非曲直,恩恩怨怨,意会即可!

  只愿,当我念起你时,你也在念着我!



http://www.00-edu.com/meiwen/5/2019-01-22/35225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