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个冬末过得无比温暖,简直有春天的错觉。如果天气再清透点,雾霾少点,那就完美了。
近期这个雾霾,真是遍布大江南北,偶尔散去,也总是隔不了两天就卷土重来。想想这现代化的进程,真是将环境给彻底糟蹋了。
于是回想起小时候故乡的雾霭,那是雾霭而非雾霾,虽然在外观上有点相似,都是雾蒙蒙一片,但雾霭是不一样的,形成雾气的是水汽而非固体颗粒。那时在人们的经验中,清晨雾气越重,白天的太阳就越是强烈。所以每当冬日早上看到雾霭,总是满心欢喜会迎来一个暖日。而今,这种经验之谈恐怕也绝迹了吧。也不知故乡的天空,能否躲过这污染的进程。关于这一点,心知恐怕是最差的结局,却是无能为力。
连一直以宜居为亮点的成都,也已经不再宜居,真是忧桑。
(二)
立春,正逢腊月二十四,是老家风俗中的过小年。成都究竟哪天是小年,还是有所不知。虽然来蓉八年,还是没能够完全入乡随俗。
故乡的立春和过小年,都是比较热闹的。到了成都,周围少了那个气氛,也就一切从简。
昨日倒是想起来故乡的一种年味小食“面果子”,便动手做起来。
长期不曾动手做食物的我,作为主手,在擦洗干净的茶几上揉面团。小豆也洗净了双手,在茶几旁一条板凳上坐定,每隔几分钟就问我一次:“妈妈,你做什么?”
面果子用自发面粉,加鸡蛋、糖,以及水,和成面团后,再用擀面棒擀成厚薄适中的一块,再将其叠成四五厘米宽的两层,用刀划开,再切成倒“彐”字,当然这个横的笔画数,可多可少,可灵活多变。再将这分支做成各种类似莲花、蝴蝶等形状来。最后再放油锅里炸了,装在密封的容器里,可以吃很长一段时间,味道香脆。
这东西我只在故乡见过,当然别处也有类似的,其名叫“麻花”,但这麻花仅一个形状,属于“面果子”的最低级状态。可以想见,故乡的人对食物,还是很有些研究的,不光要美味,外观也要好看。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美食艺术了。
当然,故乡还有很多古古怪怪别处不曾见过的美食,每到过年,访亲探友,离正餐还有段时间,这样的零食端上桌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聊天说地,真是人生之乐事啊。
(三)
近来日子过得足够单调的。豆豆爸出差二十来天,卧室的电视我都不曾打开过。
下班回家的时光,是和小豆在一起的。给她喂饭,给她讲绘本,给她洗澡,喂她喝牛奶,然后给她讲故事哄她睡觉,之后的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些时间,我往往用来看手机电子书,一直看到睡着,然后早上常常满到处找手机。摸到手机继续看电子书,直到闹铃响起就该起床上班去了。
其实这样的日子也很好,平淡安稳。
偶尔还有小豆的关心,就更有趣味了。某天小豆看着我,冒出一句话:“妈妈,你在哪里上班啊?”我忍着笑,给她讲了我上班地点的方位,她又问:“上班累不累?”感动得我急忙说不累不累。
又某一天,她摸了摸我的脸,说:“妈妈,乖!”啊,这小大人的样子,简直把我笑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