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悟佛
人总不能整整一生都漫游在路途上,即使整整一生都以鞋笠为家,生命也该有一些较长时间停留的地方。苍茫炎凉之世,驻身容易驻心难,灵魂要皈依于一片山水、寄托于一种境界才会安妥。为心、为魂找到这种境界了,生命就会淡定下来,就会和这种境界混同一体,物我不分,无疆无界,就在逼窄的人世间找到了一种无限自由的时空,生命的长长短短就不在乎了,只在乎生命的本质状态和过程。
我在山外生,在山里活。我不是一个智慧的人,可我知道,美好的生活境界是无处不有的。有好的天性的人,他会发现和洞察到一个地理时空和社会区域里洁净、安静的境界,在这种境界的某个角落寄存生命;同时,他会对那些恶俗、尘染、杂芜的事物视而不见,把它们从自己的生存里排除、过滤出去。这样,他不仅用自己的心智提纯了自己,也提纯了他赖以生活的世界。
正如佛陀无处不在一样,净境也无处不在。佛家的出世不是将肉身躲到尘世之外,将炊烟和床屋搬移到尘世之外,他出世的是心。或者说,他是用忽略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法,移走了自己世界里的尘杂和噪乱,把它们开垦成了一片净土。
我在佛坪,常觉得这山地就是一座大一些的寺院,远山远水,佛山道岭,保存了自然原初的清新、灵性和圣洁,这里所堆积的、人类制造的、异化生存的精神垃圾是少之又少的,更大的空间还是原始的、童贞的、未被污染未被消废过的。人的大孤独是生活在消失了清新、洁净、博大境界的时光里,遇不到找不到寄托之处的孤独。我们与某人投缘,实际上是与某种精神境界投缘;我们与某颗心靠近,实际上是与某种灵性靠近。佛坪就是这样一个充盈着纯净的地方,所以,我安心地在这片土地上伴山伴水、超度灵魂、消磨肉身。
人对一种境界的迁入,需要真心真情,更需要悟性。缺乏了悟性,他的精神永远不能抵达那种至远之地,参悟佛陀也然。宗教不重智慧,并不是真的小看智慧,只是不想把那些智慧不及却真心向佛的人拒之路上或拒之门外。
悟佛之道,在于读佛经,意会佛祖和高僧心思,找到佛陀的出发点和路径;在于悟佛理,发展和丰富佛的精神;在于动佛念、行佛事,借以净己度人。
悟佛,真谛在佛家经典,在佛家行迹,在天地云水之间,亦在平淡的生活琐事中。
读佛经是一途,悟佛行是一途,动佛念更是一途。
我在读经之外,偶有心得、臆想、幻觉,就以诗记之。今佥于书页文字篇什之中,以求自我涵养——
回头入寺
脱了灰布佛衣 背上我从俗世携来的包袱
从西山脚下的毛毛小路
寻找家的方向
回头 再回头
风中的野茅草 渐渐地掩去了山门
脱下布鞋
过了一道河
三月前
我曾涉过这道河入山
回首之后 山一程 水一程
突然 一阵心悸
孤单的路上
泪流满面
手心的那个字还没有褪去
不知要在寺里洗濯多少时光
也许 这一洗就是三十年
或者更久
直到把自己淡忘在
经书里
回头棘子岭
暮色苍茫
小寺
白白的
又淡又远
凡向佛者,大多都是在尘世留有很深伤痕的人,障孽太多太重让人应接不暇,内心疼痛或身心疲累,就很向往佛陀清理和祛除了欲念的清净境界,唯有它才可慰藉平生。他皈依佛门了,标志着他要断绝或淡去俗世诸多的关系和念想,用佛家之气充填移走俗念之后的内心天地,拓出一方无滞无碍的净空区域。可是,尘世的诱惑毕竟可入骨入魂,于是,皈依者大多会有反复,徘徊于出世和入世之间。这时的心念是最微妙的。他往往会忽然忆起尘间所受的疼痛、所蒙的屈辱,同时佛国的慈悲之光会揽他入怀,泪水满面之后,他会坚定地起上佛徒,寄心于佛家圣土,终生不渝。
我曾与编辑家、作家穆涛说,挣扎、徘徊过的心灵才更坚定、更真实。人的崇高也是这样,内心经历痛苦的取舍、清理才更可见内心道德驱动力量的巨大。一个傻子的内心不是洁白,而是苍白,是真正的麻木和空无,它与道德的洁净有着天壤之别。
通往佛家的路上,有这样的挣扎者、徘徊者,和最终皈依者,才充分体现了佛法的魅力。
星辰
我要走到大地的边缘
那里连树都没有了
荒漠上 只有斑斑驳驳的苔藓
那里的星辰低些
似乎再朝前走几步就能抓住它们
有一颗是淡紫色的
闪烁在苍穹
你是后发座 室女座
还是天蝎座
我知道你在若干光年远的地方
用多少亿或多少万年前出发的光照我
让一丝孤独栖落在我的指尖
不能在一个世纪或相近的世纪相遇
就打发一些柔光行走在似乎永远走不到头的路上
那穿透寒冷宇宙的一缕风
亿万年后
也许会让枯萎过无数次的一棵草
轻轻悸动一会儿
再次绿绿地活转来
人的悲剧有人生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宗教的指归是抚平伤痕、冲淡痛苦、慰藉精神。宗教在本质上并不是具体地处理人生事件,实施某种外在的救助。所以,它为心灵提供了一个行走的方向,为在黑暗寒冷里挣扎的生命找到了一缕希望之光。
修佛的功效往往不在当下,不在形而下处,而在更广阔的人生时空里。
渡河
师父出行前
嘱咐小和尚到西河外的瘸子家去讲经
小和尚到了渡口
却没有船
他记得和师父在一个月夜回寺时
是乘着一条木船的
当时 渡过了宽宽的月光
在河边站了好久
河上空空的
他就溯着河岸行走
三十里外的上游有一座木桥
让他过了河
讲完经
夜已深
小和尚提着一盏灯
从西河外回寺
他想 下一次和师父渡河时
要细细看看
师父在哪里找的船
参悟佛法的人,并不是都能抵达一样高的境界、具有一样高的道行。佛家讲求“度”,度已、度人、度世。不是师父不给小和尚那条船,而是那条船本来在河边泊着,只是小尚看不到它罢了。人生有多少隔阂要穿越,有多少孽海罪水要渡过,有多少麻木无知要唤醒,这就得靠智慧、诚意、苦心、善行去超度了。
枯树山
风大
也偏远
师父和小和尚中午时才爬上那座山
今天阳光明媚
山上却凉
那些枯树从哪个方向看都是背影
它们站了不知多少年了
几千具
其实应该说几千尊
高高地站着
多少寒冷和飓风带走了它们的细枝末梢
绿叶
只是它们去远了的记忆
师父就和小和尚坐在山上
一句话也不说
那些黑黑的冷杉树背后
是一天的乱云
迎着风
他们下山了
小和尚推开上殿的门
跪成小小的虔诚
他对佛说
枯树山让我知道了
什么叫死
什么叫活着
见过了太多的死,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活;经历了太多的伤痛,才知道什么是无伤无痛。草木也是生命,草木也有灵魂,草木也有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惧怕。会参悟的人,他会由物及人,推物及世,从而去维护所有生命的存活状态,和所有无害的生命共享这个世界。
山窗
师父的山窗朝西开
小和尚住在对面
春天来临
柳絮如雪
师傅紧闭山窗
小和尚也去把上殿的门轻轻掩上
三更 或者四更
月光满寺
师父把山窗撑开了
小和尚就悄悄地去上殿
把殿门
吱吱哑哑地打开
窗是一个象征,是内心和外界往来的通道。佛家最讲扬弃:是打开还是关闭这个通道,是有讲究的。这世界无处不魔孽,无处不佛陀,那些魔孽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寄生之所,那些佛陀菩提也总让粗心的人忽略不见。所以,修佛就是一种智慧和诚挚的吐纳。那些刺伤、玷染、扰乱、麻痹内心的事物,都要将其拒之于外,那些乔装打扮过的诱惑也要慎之又慎地拒避,而那些有益于人于世的事物,则要彻底地对之敞开,因为是它们激活并滋育着内心的精神。
拔草
西院里零零星星长出一篷篷山草
师父就让小和尚去拔
小和尚纳闷
到底该拔哪些草呢
因为师父说了
正在开花的草不要拔
让它多美丽几天
正绿着的草不要拔
也许它正孕着花呢
衰黄的草不要拔
让它安静地度完余日
小和尚转了一圈就回禅房了
他知道只有让冬天的寒冷去拔
等药子岭下刺骨的风去拔
西院的草
还在西院
开花的开花
绿的绿 黄的黄
师父也不是真的想让小和尚拔除西院之草,他真正想要的是让小和尚形成并经历一番心念思考。在这番思考之后,小和尚就不是原先的和尚了,他会更明确地知道:草木万物,天赋其生,天授其死,要尽可能地让其享尽所赋之生之美。
晒经
冬天 阳光柔净凉爽
不会灼伤了经文
不会蜷曲了纸张
淡淡的山风
从药子岭下来
在读这一卷卷打开的经典
西院里空荡荡的
晾晒在苇席上的经书
一点声息也没有
犹在做梦
夕阳斜照
师父拿白丝绸包了经卷
一层层上梯
放回了高高的木楼
师父想写一部经
下一个秋天就完成了
明年最淡净的冬日
也许会在药子岭下的天光里晾晒
佛家最讲淡然、寂静,刊载于经卷的佛理、佛法和这柔净的时光混同一体,一切都在于悟,参悟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这冬日柔净和煦的阳光下晒经,已经道出了一切,佛家的魅力就无须过多地赘述了。
吹埙
师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平日里不读经
可在那秋月涨潮的深夜
或者落花时节
就借着烛光读一些陌生的经书
回忆一些
葬在烟尘里的往事
然后 三更 一个人坐在药子岭下
吹一只埙
小和尚呆在寺院里谛听
伤心地落泪
他知道师父内心有许多沧桑
埙里
有一座落雪的小寺
小和尚看月亮偏西了
就去涩草坪那边接师父回来
接那只埙回来
事实上,怎样的高僧也不可能彻底断去尘世的念想。大爱者必有大恨,大善者必有大苦,大智者必有大累,高僧必有普通人难以觉察、理解的微妙心迹。师父平日的平和、安静、从容是被佛法抑制着,世上并不存在任何一个佛法修成后就再也不做去杂、除邪的高僧,内心的波澜犹在,时时会有起伏。有些心念,专靠压抑是不行的,要适度地“释魔”“放邪”,内心才会平静下来,才会复归那一种空无的境界。
空寂
天天 什么也不说
只去南山下种黍
种葵
让嘴不说话
让心不想事情
让笔
不去游历那些散乱错叠的纸张
把春天过成秋天
把中午
过成散散淡淡的黄昏
我的空寂流成了一条又一条河
把一大群杂念
隔在彼岸
把隐隐约约的哭声
隔在彼岸
真正持戒的人,他懂得要把自己置于怎样绝少诱惑的境地。俗念对人的感染往往有两种途径:外部当下的和内心以往的。天天修佛,去做那些排除了欲念的、寂然的事情,自然就会清心而寡欲。许多人都是放纵了行为,在内心已经留下斑驳的尘痕,再去清除这些尘痕,这样的修行一定是难以迁入至境的。
老布
一到小雪
他就拿出三十年前带进小寺的那疋老布
一方纯棉的洁白
晾在寺侧的草地上
冬日的阳光
柔静淡漠
像是晒着一方久远的记忆
一个又一个僧人
曾是孤儿
或者在天地间孓然一身了
就从流浪的云朵下
入了僧庐
他的母亲还健在
苍老得就像已经漫漶了的岁月
母亲送他走时交给的老布
也已发黄
他出家多少年
这疋老布就晒过多少个冬天的阳光
就有多少个小雪的山风
洗濯过
它淡薄的尘埃
佛家并不排弃那些善良的情怀。多少僧者都是母亲无法庇护自己了,就去皈依佛门,走向了佛这位“母亲”。从某种程度说,佛门就是收留心灵孤儿的场所,在那里,那些被孤独逼得无援无助、无路可走的人,渐渐忘却了孤独。但是,天太长,地太久,肉身里总会生出一些消散不了的思念的。
取水
到山脚下 到很远的黎明去取水
泉里的月亮
还没有走
野雀子还没有来围着它饮水
小和尚的木桶
就舀走了
泉水的宁静
师父说
僧人去山下取水
而那些来自尘世的人却来寺里取水
从山下看小寺 高远飘渺
那里有着
供养尘世的泉水
从某个角度说,宗教都是滋养、洗濯人心的。佛家亦用种种之法、条条之理,引导人弃恶向善。僧取山泉清凉、洁净之水,世人取佛家之法,用比喻道出佛陀对燥热、烦杂、尘垢之心的净化和安妥作用。山寺再遥远、缥缈,都对应着尘杂的世人而存在,如此,人心才不致龟裂、漠然、积满尘埃。
鸽子
那时 小和尚还幼小
整整一下午
都在偷看那只偶然栖入西院的鸽子
他抓来一把谷子喂它
却把鸽子吓跑了
三月过了
鸽子没来
小和尚还在西院撒着谷子
三年的春风吹过寺院
小和尚
已经长大成人
他还往西院撒谷子
师父说
西山下那两亩薄田的谷子都叫你撒完了
小和尚不改旧习
还是天天来撒
西院里 一直空荡荡的
什么也没有
可一生他都在喂养一只
雪白的鸽子
看似小和尚喂养的鸽子只是虚无,只是在糟塌谷物,可是,他是在养心、在趋善、在佛化自己。他知道外部世界要净化,内部世界也要净化。师父的话语淡淡的,看似抱怨,实则是一种赞许和欣慰。小和尚有此善心,不愁度不了自己和他人。
构树浆果
一交上十月
寺后构树上的浆果
就熟透了
一群一群山雀儿来啄食
把嘴巴和羽毛
都染红了
这样的日子
师父不去西院
他让小和尚
赶走那一泼一泼的鸟儿
师父说
构树在殉难
不要让天真的山雀儿
去啄构树
那斑斑点点的血
师父的慈悲不是假意的,它已由悯人涉及到了怜物。流着血红果浆的构树看上去确实有血淋淋的感觉。其实,构树和雀鸟都无痛无苦,痛苦的却是人。师父如此,小和尚就明白了如何参佛,如何从小事上积累善良。
种树
后院外的几株柳树老了
在暮春
天天放绵
一放就是好多日子
师父说
不行 就把它们
收作柴薪
在柳丝缠缠绵绵的地方
栽几株榆树
后院外真的就有几棵榆树了
小和尚想起从前的柳树
眼里
还残留着一点点恍惚
因为柳树春春放绵,缠缠绵绵的样子,容易勾起僧人的闲愁,闲愁一重,就会荒芜了向佛之心。而榆树暗寓“愚”字,不是真愚,是以和“巧”相反的朴拙之心去待己待人。从小和尚日后想柳而神思恍惚,可以见出师父以榆代柳了做对了。
落叶
秋风中 簌簌落落
小寺里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黄叶
小和尚扫了又扫
过一会儿
又落下一层
他有些抱怨秋风
师父就自己来打扫
小和尚急了
去夺扫帚
夜深了
月光满寺
师父看见小和尚还在扫
一大堆黄叶
像是一大堆
不该扫去的月光
僧者特别洒扫,因为他们一生所做的无不是一个“扫”字,扫俗念、扫恶习、扫孽障、扫魔心。这无尽头的洒扫中,一年又一年,内心就澄明了、空无了,就把天下扫成了菩提,把俗世扫成了佛境。
缄默
师父说
走过一座桥
你的话就少了
他说
他也是从那一座瘦得不能再瘦的桥上走过来的
后来 他就过河里的列石
从那些省略号
到达彼岸
师父在三年里
只说出几道偈子
极俭省地说着家常话——
该种菜了
又下雨了
师父的指点就是那座桥吧,师父极俭省的话就是河上那省略号一样的列石吧。佛家一直要人做减法,减之又减,省之又省,就无欲无己了,相应地,也就不知不觉地靠近了佛家至境。所以,高僧说着家常话,他的话语去掉了所有浮华和机巧,用最平易、最俭朴的话,道出内心的一切。
眺望
从山门望出去
群山苍茫
一层绿
一层蓝
刮大风的日子
寺里寺外
一片空空荡荡
太空了
小和尚就吱吱哑哑地掩上山门
一个人
去禅房里读经
免得心鸟一样飞走了
迟迟地
不能归来
烦乱、荒凉的天气、世事,会扰乱僧人的心。僧人敲着木鱼,让自己的心意潜入幽静深处;僧人拨动念珠,把心思收摄到指尖上,免得走神;僧人读经,心便随经句在纸页上散步。佛家并求人人读许多经卷,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千百次,数十年地念诵、吟哦,也能修成高僧。我曾于一修习者说,口诵“南无阿弥陀佛”,不是制造声音,不是口诵心听,而是用这极易收住心思的句子,让你内心保持一种单纯。其实,诵读者是要用意念的:尘世万物已不复在,天地一片虚空,无边无际,无象无形,无颜无色,自己也已化作清风柔光,消失了凡胎肉身,大有不复醒来之可能。
芦花
和师父到了西山下的河滩上
遇到两头牛
它们抬起头朝这边看看
又低头吃草了
牛背上落满了芦花
还站着一只白鹭
一阵风来
漫天的芦花混淆了天空
师父说
半月前的芦花
一大片
像是女子们晾晒的丝绸衬衣
西山下的风越来越大
最后的芦花
一一飞离了芦草
师父什么也没说
在西河边
我看见了天地间的
流落聚散
天地间万事万物,说穿了,就是一场聚散。芦花那么美,随风而逝,不知所踪。同时,芦花如此洁白,如绸如雪,勾起人对自己的联想,身如芦花,聚散、行止随缘,也就不错了。
萝卜
我是清凉国的居民
从处暑
或者白露
出发
一夜一夜的月光
一个秋天的凉风
明净散淡
它们闲闲地和我说话
蟋蟀已经下山了
蚂蚁也不再来西山造访了
漫山的木叶
唏里索罗地落着
我就是在这空寂里一点点地长大
大味至淡
和我相遇的人
都说我有山风山雨的味道
冰雪的味道
以及 月亮的味道
萝卜自道,好似僧人在自语,至淡至纯至真里,道出了佛的真谛。
红草地
秋风吹着吹着 它们就红了
从根红到梢 红到穗
红透了心
师父在红草地边坐了一会儿
就回小寺了
他把一些嫣红的心事
丢在了寺外
季节
更秋了
红草地在西山
兀自红着
红草太红了,从里到外的红,容易让人联想到爱情、床第、流血……师父注意杜绝任何诱惑的入侵,如此,纯净、平静着自己。
挖药的人
从云深不知处归来
在松下歇气
竹篓里是黄芪 猪苓
口袋里装着金耳环
师父遇到了
就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一些话
挖药的人说 药子岭
太高了
高处
草木干净
它们饮到了更多的月光
师父朝天上望望
他在望座圣山
师父采药的山更高更远
白云
也更深
师父也是采药者,他采药的山更深、更难行,也更圣洁,因为他采回的药是救心、补魂、净世的。
眼睛
万古的忧伤都停在眼睛里
那么多年
又那么多年
他去找温暖
找风
想让眼里的忧伤一点点地散去
最后 就找到了寺里
让忧伤
从浩瀚的经书上浅浅地流走
十年
也许更久
眼睛里
只留下
一个淡凉的秋天
读经书,就是在善良、智慧的纸页间行走,就是住到了另一个简化、净化了的世界上。经过修佛,生命被化简、被漂洗、被柔化,从而不再受一己悲忧的折磨。
出行
师父要出门了
灰布包袱里带着一件换洗的僧衣
他把手伸出去
试试风
说 再不出去
天就更凉了
他要到更北的北方去
翻过一些荒山野岭
毛毛路绕过山侧
路边上只有一瓣瓣凋谢的草花
师父走在云天下
朝山下的风尘里望望
蓝蓝的群山
隐没了他的身影
师父每去世上走一遭
离尘嚣就更远了
他寂坐禅房
一言不发
寺院里静谧得
能听到蚂蚁的脚步声
师父去云游,犹如医生去临床,知道了尘世的疾苦,才对应着找出疗世的药方。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同时师父去亲临风尘,再回洁净,才更知洁净的美好,才更深地走入这洁净、珍惜这洁净。
种植
种子
还是从人世间带来的
在西山种黍
种葵
种菽
种的更多的是虫声
风声
花开声
和草籽的坠地声
也种斜阳 月光
一朵一朵白云
种寂静
种人世之外
迢迢渺渺的空寂
种下的是空寂,收获的是宁静。出家的因还在世上,出世只是应对世上遭遇的一种方法而矣。既已出家,就爱上了这空寂,就源源不断地隐入了自己所期待的宁静。
纸鸢
天上的风 无边无际
数不清的云影
不时
荫过小寺
午后
小和尚独自上了药子岭
放飞一只纸鸢
多么大的碧空啊
多么远的纸鸢啊
到黄昏
他收回了纸鸢
他是一个钓天者
纸鸢
用小小的思念作饵
想从风里
钓回点什么
小和尚钓回的,肯定是碧空里的静和蓝,还有无边无际的空寂。
凿池
师父从远方安居回来
要在西院
凿一方水池
他想用菩提树听风
用池水
收养月光
小和尚在挖土
在凿池
方丈说 凿破混沌
在心底
安置一方
照彻天地的明镜
有佛家偈子说,铜镜未磨,黑漆漆的,铜镜既魔,照彻天地。僧人远离人世,并不是弃绝人世,他的心念还牵系在世上。他用远离更能洞察人世。高僧淡然的目光深处,有对人世真相真态的认知。真正的高僧,不为度己,根本之心在于度世。
木鱼
木是木讷的
鱼是灵醒的
木鱼声声
小寺
空 空
荡 荡
住持把自己敲成了一只木鱼
该木的木了
该醒的醒了
那些含混生存的人,说到底是该醒的木着,该木的却醒着。木鱼声声,是佛陀在催眠、在叫醒。
大殿
大殿是寺里最高的屋宇
秋深了
风大
大殿的门
就在夜里吱吱哑哑地响
方丈打开木窗把头伸出僧舍
看见了
一院坝月光
他悉悉索索地起身
到了大殿
给释祖
又敬了一炷香
西院
幽幽寂寂
他轻轻地转过菩提树
怕踏灭
一地秋虫的鸣唱
心里有佛,冷暖相知、相恤。对佛如此,对秋虫、对月光也是如此。
山门
小和尚把黄昏关在外面了
斜阳
就独自在寺外红着
师父走出禅房
又让徒弟把山门向群山打开
小和尚
吱吱哑哑地拉开了一道门缝
刚出岭的月光
就扑了进来
小和尚一个趔趄
月光淋了他
一头一身
这如瀑如潮的月光,对小和尚是上次醍醐灌顶,让他知道,佛门,对这个世界上所有善和美,是敞开的。
蟋蟀
小和尚途经西山
发现漫坡都是蟋蟀的叫声
这个秋天
它们原来都迁到了时间的背后
小和尚再次从西山经过时
刮着风
月光苍茫
他看见了一堆堆蟋蟀的尸体
小和尚回到寺里
念了一夜经
超度那些小小的亡灵
在一个修行者眼里,无害于人、无害于世的生命都是不分贵贱的。
这些诗,只是我所写悟佛诗的很小的一部分。我曾想取名《我曾修佛》结集出版它们,又担心太浅陋了。现在看来,我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阅读大量佛家经典,不再这样故事化、诗化地悟佛,以求参悟到佛的真谛,不枉我信佛一生,尊佛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