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杂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罗大佑《鹿港小镇》有古风,曰:“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霸桥歧路,几回草枯,临对青山,偶念故人。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到处打问人的时代,不光因为通讯不发达,更因为情义尚存尚浓。
那人你我都相识,且庭有余闲,儿孙满堂,于是再捎去一个口信。待口信翻山越岭、经年累月到达时,那人已水流风逝,不知所踪,于是口信的口信,便如回音,越传越远,也越模糊。回音在江湖,有时成了传说,越传越神,也越离谱。
烽火三月,万里征戍,故人入梦,家书万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好也罢,坏也罢,尺牍片纸,一夜话旧,总算有了音信。
吴从先《小窗自纪》云:“生平愿无恙者四:一曰青山,二曰故人,三曰藏书,四曰名卉。”青山不老人易老,岁月无情人有情,有情者,故人也。和你打问一个人,你被一个人打问,又有多少打问不出的人,惟愿时光静好,现世安稳。我若被打问,我还是当初的我,虽呕心为字,寄兴篇端,却无大曲华章,恭言媚语,虽身无长物,奔波生计,却也气和神定,无事于心。兄弟,你是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