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旦收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即使应酬再多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其实我并非痴迷古典音乐,而是觉得新年伊始,让心栖息在音乐之中,多了一点实在的轻松快乐。
二十多年前,央视首次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那年女儿也哇哇坠地。也许是这个缘分,以后每年的元旦我都拽着小家伙看这场音乐会。虽然遗传基因没能造就女儿的音乐细胞,但她至今能喜欢其中的许多经典曲目,能记住祖宾·梅塔、卡尔多·穆蒂等优秀指挥家的精彩画面,多少也算是一点收获吧。
有人说:不懂音乐的人,就不懂生活。其实,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是人情感表达的又一种方式,无论我们懂多懂少水平高低,音乐都在生活中自然流淌。当我们为一首歌曲所陶醉,被一段音乐所震撼,实际上就是音乐所独具的感染力与心的交融共鸣。可以说,许多时候音乐承载着生活的喜怒哀乐。
对于音乐的感受,我觉得与人的性格息息相关。在我的音乐收藏中,快速强劲与舒缓悠扬的旋律两分天下。施特劳斯的《电闪雷鸣波尔卡》、莫扎特的《小夜曲》,以及欢快的新疆民歌《玛依拉》《手挽手》,让我体味动感的愉悦;舒曼的《梦幻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以及轻音乐《绿岛小夜曲》《梁祝》,给我带来沉静的慰籍。这一动一静的音符,勾画出一个激情奔放与沉静少语的性格组合,这就是我与音乐的心缘。
把音乐与性格挂钩或许有些牵强,但音乐与人的互动是实实在在的。由于人心的旋律千差万别,与音乐的共鸣自然也就各有不同。即使同一曲目有人百听不厌,就有人不屑一顾。不奇怪,这就如同人与人的相识相知,有的一见钟情或日久生情,也有无缘对面不相逢。有情无情都源于心的旋律缘分。
不过,音乐也有尴尬无奈的时候。曾几何时一首中国名曲《我的祖国》在白宫演奏,美国人听得津津有味,国内的弦外之音却搞得神经兮兮。更不可思议的是,至今许多歌曲还被染上颜色,真就有人唱得红头涨脸,听得大义凛然。但愿这是心与音乐的真实共鸣,不是醉翁之意的花腔老调。
也许是扯得太远跑题了。我只是认为,广义上的音乐属性,她既无国界更无颜色,她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语言财富。正如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能成为全球新年的同一首歌,足以证明音乐久经不衰的强大生命力。相比之下“老鼠爱大米”、“妹妹坐船头”之流,未老先衰也就不足为奇了。
借新年音乐会说了许多外行话,目的就一个:愿我们用快乐谱写心的旋律,让音乐承载我们生命的一份激情一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