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吹着唿哨,一下紧一下缓,山路边大树上的残叶片片飘落,一垅垅油茶树蜷伏在山坡上,被风吹成深深的墨绿色。山谷地里,成熟的稻子、黄豆、玉米都收尽了,露出了一块块红土地带,坡上、路边,一丛丛狗尾草、芦苇,在晨光中摇晃,闪着迷幻的光晕,在原野中温柔地轻声哼唱,安抚山野中的过客:“山野风吹来,欢迎远方客,一路往前走,风光更可爱……”
在乡野中行走,做着诗与画的梦,此时我是潭中水、空中风、天上云。听鸟啁啾,与周围的山、水、草、木对话。我们互诉衷肠,一起笑,又一起流泪。我称呼大山为爷爷、奶奶,不是吗?人、鸟、兽、草木、溪流,均在他们腹中孕育,死后还要回归他们的怀抱。人敬畏山,遵从着他们的意志,大山也观察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平时包容着我们,与我们在共同生存、一起快乐,如有谁违逆,他们便会生气,发起怒来,常常是灭顶之灾。面对远处的峰峦,为野草和树木所覆盖,像毛发蓬松性情温柔的老人,他们伸出双臂拥抱,我向他们奔跑:“爷爷、奶奶,我来了!”他们听见了,回应:“回家来吧!”野草是大山的宠孙,大山呵护着野草,草装扮着大山,春天的翠绿、秋天的金黄,随着季节的更替为老祖宗变换衣衫。
我喜欢野草,他们是我们最亲切的弟妹,与我们可谓情同手足。记得我当知情的岁月,常在林场巡山,山路走乏了,便躺在野草丛中打个盹儿 ,做一会梦。有一次从知青点步行八十多公里回家乡南京,原打算走到天晚,途径某朋友的村子时投宿,不想在乡野大埂上迷了路,睏极了,在草丛中倒头便睡,天微明,是野草轻叩我的耳朵唤醒了我,还往我嘴里喂送甘甜的露珠呢。
我更喜欢秋风中的枯草,尤其是芦苇和狗尾草。芦苇,银白色的裙裾迎风飘摇,不仅仅在波光粼粼的丰盈水边,就是在贫瘠干涸的河谷,都能傲然临风,保持翩翩君子之风。狗尾草是草类中的小精灵,常在山野的寂寞中给人惊喜,人们一旦见到一群群毛茸茸小精灵轻柔舞姿便如痴似醉,小女孩用她们编织成花环,再插上几朵野雏菊,戴在头上,霎时变成最美丽的公主。
野草是最具自我牺牲精神的,她们无怨无悔,为牛羊果腹,为鸟雀筑窝。为了人们遮日避雨,她们紧密抱成一团,筑成土屋的屋顶。篝火边,她们又围成遮体的草裙,与我们贴身共舞。她们是我们先祖的釜中的粟、火中薪,人类呀,应该为此深表歉疚、三叩其恩!
一人山中漫游,爬到一云雾缭绕的山崖临空处,见一石桌炭炉上炖一瓦壶、茶杯两盏,桌边两位老人。其中一位方巾束发,手捋白胡须,端坐石凳上。另一位背手站立,板寸直发,身着长青衫,面色凝重,眼视茫茫苍空。走近看方知,原来是吟哦野草精神的白居易与鲁迅先生。杜甫的诗,我童年时便会背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于是初识野草生命之顽强。鲁迅的《野草》是中学时读到的一篇奇文:“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经老师解析,方知作者自喻野草,发泄对旧世界的失望与愤懑。我为二位敬茶:“幸会两位先辈,后生同感,不仅景仰野草,也愿化作草。野草富不淫、贫不移,遍地生根、开花,为火烧、人踏、牛羊噬,无怨无悔。野草,清心寡欲、平平常常,虽无甚光华,点缀春秋乡野,悠然浪漫之极……”
一束秋阳余晖照在我脸上,凉风乍起,略感寒意,眼渐渐睁开,呀!怎么又在草窝里睡着了,爬起来继续赶路,心里很满足,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