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随着旅游的升温,江南水乡变得越来越火,当笔者走进周庄,确实有一种士别数年即刮目相看的感觉。昔日古朴宁静的小镇,就像一个羞涩腼腆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打把式卖艺的江湖侠客,商气人气旺旺一派红红火火。
慢镜一:小桥的故事。
就在陈逸飞先生著名油画《双桥》的原址,一位导游正在讲述曾发生在小桥上的故事:某大人物来此,负责接待的乡官一句巧妙的奉承话令大人窃喜,日后得以连升三级。顿时,游客中发出一片嘘声:马屁精。其实,借桥说事还不止周庄,内容也大都是五花八门荒诞离奇的传说,如上桥走左走右决定生男生女,桥系升官发财之路等等。总之,故事能让游客一听一笑添了人气,只是苦了小桥默默地替他人做嫁衣裳。
慢镜二:流水的自语。
幽静的小河潺潺的流水,船在水上游人在画中行,这是水乡独有的一道风景。不知从啥时起,古朴的小船变成了大游船,秀丽苗条的小河看上去有些呆板臃肿。船工是清一色体魄强壮的中年妇女,显然摇橹是个力气活。突然,远处一船工大姐即兴引吭高歌,粗犷的流行歌曲虽唱得有些跑调,可那大嗓门穿透力极强,一举打破小河的幽静。流水自语:这就是再版的“东方威尼斯”。
慢镜三:人家的红火。
要说水乡最火的还属人家,前店后家生意红火拉动了古镇的繁荣,红火得让人感觉有些嘈杂。一进周庄满眼尽是“万山蹄”,地方特色亦在情理之中,可那震耳欲聋的文革歌曲,兜售像章军帽宣传画的店铺,就显得不靠谱了。这似乎与西塘的纽扣、根雕等收费展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绑定的只是金钱和利益。古镇叹息:这些无缘无故的“怀旧”和“艺术”非我所有。
画外音:笔者不懂经济也不懂旅游文化,对今日水乡的解读难免会一叶障目。不过,按说旅游开发会带动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旅游文化品质的提升,这是人文社会进步的普遍规律。可眼前商品经济的滚滚热浪,是展示了古镇生息文明的内涵,还是提升了江南水乡文化的品质呢?笔者杞人忧天,怕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坏了江南水乡的美名。
以上的话对江南水乡或有不恭,其实,笔者对江南水乡一向情有独钟。如果说,恬静的小桥流水人家,诱人的银鱼闸蟹黄酒,在笔者眼中是一幅画一首歌,那么江南水乡尚处开发阶段时,古镇那至真至纯宁静祥和的神韵,就是笔者心中永恒的记忆。也许正是因为爱的太深才会有怨,才更期望这镶嵌在长江三角洲上的颗颗绿宝石完美,晶莹剔透得没有一丝瑕疵。
相信,江南水乡一定能用自己丰厚的文明底蕴,铸就自己的时代繁荣,为世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