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真情论坛上认识化蝶,非常欣赏她的小说和散文,在她的作品里充满了睿智和真情,有一种诗意的美总让人慢慢回味。但对于诗歌她却很少涉足,前两天她给我留言,告诉我她写了这首《轻唱》,并想听听我的评论。其实我并不懂诗歌理论,这里只是谈一点读后感,一家之言,唯恐贻笑大方了。
通读全篇,仿佛看见一个宛若天仙的女子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雅韵中,向我们娓娓倾诉着她那柔情似水的爱恋。虽然最终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但她那真挚的情感,动人的叙述,为我们演绎了那段隔世离空的爱情传奇。可以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诗一开始,就开宗明义作了这样的假定:如果生于秦时,“我”会怎样?“我会在洞庭依水而居,在那竹雕细花半开的小窗,在朗朗的明月小楼里”,“我”端坐如云,素手拨弦,为心中的爱人弹奏一曲阳春白雪的《高山流水》,这里引用了钟子期、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结为千古知音的佳话,但也暗喻了曲高和寡,知音难求的愁肠。如果真的知音的人儿来了,又如何呢?作者表达了这样的喜悦:
我要为你融雪烹茶,青梅煮酒。
我要用思念斟满你的酒杯,
还有我的笑意在你杯底温柔如花儿绽开。
在这样的心境里自然:“风也怡然,云也灿烂”,“我”当然会醉了…….
顺着时空的推进,来到了唐朝,“我”又是怎么呢?请听作者的描述:
我定是姣花照水弱柳扶风的女子。
在江南的杏花春雨里,
日日挽一束青丝,
点一瓣心香,
等你到烟树苍苍,雾霭茫茫。
在如此的等待中心上的人儿“你会不会羽扇纶巾 自千山万岭吹笛而来”?作者这里又借用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境,发出了谁“与我西窗共剪?”的感叹,并给人以不尽的联想。假如来了“我要为你沏一壶茶,燃一盏灯,捧一卷书,”还要“展开阳春的白卷,就砚研墨,一笔一笔临摩你儒雅沧桑的容颜。”而此时的“我”定然是“春暖花开,心意璀璨”了。
时空进一步推进,又到了宋朝,而此刻的“我”:
也许凭栏,在西楼;
也许相思,在花间。
再也许,在料峭的春寒里,
着一袭飘袂的白衣,
静伫在芳草萋萋的河畔。
思恋的空间由西楼、花间转而到了“料峭的春寒里”和“芳草萋萋的河畔”从而更多了一层哀愁和绝望的凄美。自然而然地发出了这样的心声:
你会不会辑一叶轻舟自千里烟波外踏歌而来,
与我同声相唱?
我要与你月榭相依,遥看碧海青天;
与你携手兰舟,软语桃花渡。
在碧波的桨声里,
诉说你亘古不变的永远,
演绎我们隔世离空的传奇。
最后一节,作者笔锋一转,在梦幻般想像中回到了现实:
不觉拈花一笑,已过千年。
而我,只是生存于现在。
在绚目的霓虹下......
在钢筋水泥堆砌的城市中,在纸迷金醉的霓虹灯下,秦时歌舞、唐诗宋词,已离我们多么的遥远啊,冷酷的现实中,我们还能找到美好的令人迷醉的爱情吗?所以只能在这样的夜晚,用我微凉的指尖在键盘上轻唱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