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埙,土土的音乐

[db:作者]  2019-01-26 00:00:00  互联网

看一篇文章写到埙,早已耳闻,但其庐山真面目还未识,因为从未听到埙的演奏,就是它如何奏曲我都未知。于是在网上搜索一番,进入古曲网,点开埙曲,点开一些曲目聆听。一下心被攫住,宛如遭遇一场猝然而至的恋情,心不能已。

我无法理喻那么憨厚的模样,竟能藏掖如此震撼的音乐,一条音乐的河澎湃而出。我沉在音乐的河里独自摇橹。两旁高山耸立,绿树纷披,天空高远,只有鸟偶尔飞过眼前,其余都隐身,都藏在远远的地方,我将目光投远,将心思涂满河谷。

埙应是貌不惊人的。作者乍见到埙并未留意,只是在淘宝未着才将余光落在那个土土的物件,问店主,说是埙。一惊,竟是中国很有名的古老乐器,不相称啊。于是追问年代,说是战国。讶异,这么古远的物竟人未识,自己也自愧肤浅。赶紧想取走,主人犹豫,但经不住作者死磨硬缠,也碍于情面,只好割爱。作者宝物样携回家,藏之高阁,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好久未动弹。直到听到一位大师的埙演奏,想将宝物赠给懂它知它的人。但取出又犹豫,因为土土的模样实在不敢确定是不是惊世之作,于是自己试着吹奏一番,一股细细弥漫的灰尘,让作者连连呛鼻。他犹疑了,这么个灰尘满身的东西竟是稀世珍品,说谁都不信。但他想探个究竟,于是在清水中一遍遍濯洗,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拿去熟人鉴定,看到底价值几何,不能拿着廉价之物去哄骗大师。鉴定结果如原先的主人所说,确实是传世之作,战国制品。作者又犹豫了,竟不想转送了,于是复归原处。

埙尽管没有到懂它的人手里,但回到爱它的人手里,也是幸事。总比沦落灰尘形同土疙瘩要好。

于是点击搜索,想探寻埙的身世。埙其实源于生活,先民为便于狩猎,模仿鸟兽声而制作此物。开初只有吹孔,没有侧壁的六个音孔,后在逐渐演变中才变成如今模样,音色丰满的物。以陶土制作为主,就是说埙是土命,土的呼吸和土的吟歌。

土大家都知道,颜色是太阳和黑夜的综合色,偏于黑夜的肤色。但土默不作声的外表下却含藏着怎样的丰伟和磅礴,大家应是知晓的,应是众口一词的。凡是河流、风暴、鸟兽的发声我想都可归于泥土,是泥土滋养了它们的躯体,是泥土给了它们歌唱的激情和舞台。我们不能忽视土地的力量。我想埙真是汲取了泥土的力量,才这么磅礴、这么厚实,心跟着婉转低回。

土土的埙却吹出了高于尘土的音乐,在阳光弥漫的高空灿烂。我听埙曲,没有沉沦,没有悲哀,有的只是一种深沉的激情在怀中激荡,想到沙漠中跋涉的驼影,想到夜色中不曾凋落的灯光,想到那躬耕荒原的农民,想到村口依然的身影……一切高尚的物事。

我没有吹奏过埙,聆听还是第一次,但我想就此与埙结缘,与埙不离不弃。将埙曲播放,聆听到的同事说有点像佛教音乐,我有同感,确实有点类似,听着让人一下安静,一下沉入远想。但梵乐听着除了让人静谧,还让人有无为而作之想,有点遁世,而埙曲却让人入世,积极而为,亲近土地,亲近生活,让感情不抛离那个生活过的村庄,让感情不疏离那个等待自己的人,自己这么跋涉,是为了生活更美好,让梦圆满。

我想没有比埙更土里土气的乐器了,这么一身泥土,里外,这么朴实无华,可它却活在许多人心中,在许多人的感情园地里长成繁茂大树,在高雅的殿堂与钢琴齐鸣,与所有的金属乐器同台献艺。在瀑布般喷涌而出的众多乐器演奏中,我更倾向于埙,因为它接近我,使我想到我的身世,那个村庄,那片广袤的土地,以及泥土的情感。



http://www.00-edu.com/meiwen/5/2019-01-26/38471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