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返回 打印

火红的身影

[db:作者]  2019-01-27 00:00:00  互联网

  一

   一片枫叶悄然坠落,如一声哀婉的叹息。这火红的叹息,因炽热而成熟,因成熟而持重,慢慢地接近地面,然后静静地贴在那儿,找到了它安息的所在。

   枫叶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它累过,病过,它经受了冷风的吹拂,甚至霜雪的冰冻,在冬天到来的时候,它成熟了,紧接着,它坠落了。

   我看到,一阵又一阵的寒潮,魔鬼一样,迅速地来,凶巴巴的,带着一副狰狞的面目,用扫把一样的大手,扫过来,扫过来,它把目标瞄准高大的枫树,施以魔法,让它们感到彻骨的寒冷。它扫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扫过大会岭,扫过龙川岭,扫过松龙岭,扫过岩庵岭,文成的70多条山岭古道统统扫过。高大的枫树分明就是大山里的男人,面对寒冷,它们首先站出来,用自身当火把,在冬天里点燃,点燃,以致70多条山岭古道熊熊燃烧。

   你只要闭上眼睛,就会看到文成的山头燃烧着一条火红的身影,它像极了一条矫捷的火龙,在重重青山之间游走。

   这就是浙江文成的红枫古道。

   文成的文友告诉我,在古官道两旁栽种枫树,就是古人想利用枫树火红的颜色来指引道上的行人,不要迷失了方向,沿着枫树的方向、火红的方向行走,就能够走出大山。

  二

   我看到,675年前,一个火红的身影,也是从红枫古道走出去,走到县城青田,走到府城处州,走到省城杭州,再走到元大都(今北京)。

   他就是刘基,字伯温,那年,他23岁。

   他知道,在蒙古人坐天下的“大元”时代,作为第四等人的“南人”,要在极其有限的科举名额里取得功名,绝非易事。但他自幼在父亲精心教育下,博通经史,“诸子百氏过目即洞其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况且,是年会试揭榜,他中了三甲第二十名进士,为当时士流赏识。有慧眼者称他为:“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其时正当元末,朝政昏乱、奸佞当道、社会黑暗、天灾频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在各地酝酿。但青年刘基好像并不灰心,在进入仕途的最初几年,怀揣家乡红枫一样的用世热情和救世情结,尽于职守,不怕丢官,不避强御,一往无前,虽不断地起起落落,但终究做了许多好事实事。

   而且他不断地向当局进言,论及当时经济、军事、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纠正的改革之道。然而,日薄西山的元统治者并不买账。

   真正的严冬终于来临。

   元至正十三年(1353),刘基因为反对招安方国珍,被上官扣上“伤朝廷好生之仁,且擅作威福”的帽子,被羁管于绍兴。这次意想不到的打击使他感到绝望。他的同时代人黄伯生《故诚意伯刘公行状》说他发愤恸哭,呕血数升,想要自杀。“家人叶性等力阻之……遂抱持公得不死,因有痰气疾”。

   如此悲愤的一劫,是青年刘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课,就像严冬的第一场大雪,兜头泼向他家乡古道上的高大红枫……

  三

   必须进行自身的蜕变,否则难以抵御严寒,难以在冬天里展示火红的身姿。

   可蜕变何其艰难,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他一方面痛彻地诅咒元朝这座“坏宅”无从修葺,即将坍塌,但这种诅咒本身说明了他的难以割舍之情。以至于当朱元璋礼聘他出山的时候,他一拖再拖,延迟了一年多才带着老家处州青田一带的割据武装归附朱元璋幕下。

   元至正二十年(1353)三月,刘基和宋濂、张溢、叶琛同赴金陵,向朱元璋呈时务十八策,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视和礼遇。闰五月,陈友谅引兵攻建康,刘基竭力主战,以为“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朱元璋采用了他的建议,“乘东风发,伏击之,斩获凡若千万”。从此,刘基开始了明朝开国军师的生涯。

   刘基终于从痛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就像家乡古道上的枫树,那些鲜艳的色彩其实一直隐藏在体内中,现在退去绿色的外衣,露出了里面火红的衣衫。重要的是,完成了蜕变的刘基,内心重新燃烧起了一股火一样的激情。历史学家总结了刘基在明朝立国中的三件殊勋,一是劝朱元璋彻底与小明王韩林儿割断关系,自己另立山头;二是在战略上采取了先打击消灭陈友谅、后张士诚的方案;三是在与陈友谅的决战中,贡献了他的影响全局的个人谋略。

   刘基的才学得到了朱元璋的万般赏识,也实现了“处于幽谷,迁于乔木”的人生追求。但“树大招风”,伴随而来的却是“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和痛苦。

   在朱元璋身边待久了,刘基已经感觉到了“伴君如伴虎”的忧惧。历史记载这个时候的刘基,已不是出仕元朝时的那种“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的精神面貌,年轻时的锋芒已被朱元璋的专制摧辱消磨得差不多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侍臣形象。

   “徼福非所希,避祸敢不慎?富贵实祸枢,寡欲自鲜吝。蔬食可以饱,肥甘乃锋刃。探珠入龙堂,生死在一瞬。何如坐蓬荜,默默观大运。”晚年的这首《旅兴》充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苍凉悲叹,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极其苦闷。

  四

   明洪武八年(1375年)春天,一个瘦弱的身影出现在浙南文成的红枫古道上。朝着故乡的方向,他的步履蹒跚。

   3年前,他已经解甲归田,回到老家,韬晦自保。因为,大明建朝以后,他时时感到皇帝对他所产生的“不安”。朱的不安主要来自于朱自身的性格缺陷,但刘的“身份”是造成朱的不安的重要诱因。首先是刘本为元朝旧臣,而且是一位元朝的忠臣;其次是刘在家乡是有实力的人物,曾经拥有武装;更重要的是刘能文能兵,谋略过人,而且通“天文数术”,被认为懂天书能“预言”。这样的人,即便解甲归田,多疑成癖的朱元璋也难免产生放虎归山的错觉。

   谈洋问题终于发生。

   谈洋是福建浙江之间一块三不管的地方,刘基曾向朱元璋建议在这里建立巡检司。后来这里发生纠纷,有人说此地有王气,刘基想据为墓地,以图后代发达。胡惟庸把这个诬告转奏朱元璋,正中朱之下怀,马上夺刘基俸禄。

   这意味着什么?发展下去将会怎样?凭刘基对朱元璋的了解,答案非常清楚。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回到朱的身边,让他看着自己,使他放心。

   那一年冬天,刘基最后一次踏上红枫古道向山外走去,红透的枫叶不断在身旁坠落,坠落成一个个沉重的叹息。

   回到京城不久,刘基感染了风寒。三月下旬,病重的刘基,由大儿子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

   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大明开国元勋、一代文韬武略——刘基,走完65岁的生命历程,病逝于文成故里。

  五

   那一天,和文成的文友们爬大会岭红枫古道。古道上的游客络绎不绝,走得快一些,一不小心还会人碰人。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平静祥和的时代,我们眼中的枫树,是姹紫嫣红里的一种。有几个人能想到,为了变红,它的整个后半生要在越来越紧的寒风中度过?又有几个人能想到,600多年前,这条古道上曾经走过一位建立盖世奇功的伟人?而这位伟人,为了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而受尽了内心的折磨……

   或许,只有火红的枫树知道!

 



http://www.00-edu.com/meiwen/5/2019-01-27/41583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