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自古亦繁华,清水碧波上,菱荻漫开,孕育多少韵事。
渔庄今朝更清远,桑海荷塘间,苇柳绿荫,蕴藏几多风雅。
--为家乡新撰的一幅对联
前几天,老同学来电话,要我为她渔庄第三期扩建的门楼,撰写一幅对联。我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在这个人才辈出的小镇,我哪有这样的资格和水平来为小镇写对子了?好在,那虽然是件为家乡撰写对联的公事,但又是我同学家的私事。所以,我就抱着试试看(写得好,则用。写得不好,就让她再另请高明)的心境,接受了此项任务。
—— 题记(一)
夜深了,人也静了,窗外飘起了连绵的细雨,此时,我的情绪一下子进入了笼罩的雨幕之中。
这样的梅雨,只有江南才有。这样的季节也只有江南最会愁人。
那淅淅沥沥的绵雨,从屋檐上淋落下来,曾经酝酿着多少醉人的诗意,流淌出几许多情的惆怅。此刻,连天的雨幕,已醉了身心,愁了乡思。
在这个多愁的夜半,我早就把撰写对联之事丢在脑后了。而一股股思乡之愁却在心底慢慢云集,放映成童年那一幕一幕故事,并一点点凝聚成对江南特有的爱恋,和对家乡、童年的怀念。
您是龙王的小女,还是吴王的贵妃?/两千年沧桑,都被河水揉搓/涟漪的水波上繁育着避世的芦花//
微风中,荡漾的杨柳和油菜花/随放映菱角的诗意游来/一片片姹紫嫣红,依傍水人家花开//
阁楼中,那个穿长裙的姑娘/修长的背影/一如晚风中袅袅飘舞的西施//
从此,范蠡的兄弟在此养鱼/西施的姊妹在此养蚕……/画成陶潜笔下的一幅图画//
稻谷,饮烟成飘香/鱼跃,常在河荡舞蹈/一段段锦绣绣上龙袍……/天堂,从荻塘流向苏杭//
荻港啊,天堂间的女子/日夜,把乳汁挤下云端/孕育着一场场柔情似水的雨//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我为老家写的一首小诗,取名《荻港。我的故乡--荻花盛开的河港》。我的家乡就是这样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江南水乡。
(二)
“一家一户皆鱼塘,夫妻双双养鱼忙……”
“小小荻港村,住呀住上门,东南西栅街上人来往呀,北栅么有一个风水墩呀……”一幅江南的鱼乐图,就这样在千百年间呈现在世人的眼帘。
悠悠荻溪,悠悠我醉,悠悠吾吟……
江南的灵秀,来自江南雨水的灵气,
江南的清远,来自江南山水的秀美,
江南的韵味,来自江南人文的秀雅,
江南的艳丽,来自江南历史的凝重……
很多文人都说:未到湖州,不知“天下只合住湖州”的感慨。不临荻港,则不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而我却说,未出江南哪能知了江南的秀美?未离故土岂能感受乡愁的疼痛?
景色的一切美丽都来自心灵爱的遐想。
对我以及那些离家的游子来说,荻港的美不只是江南特有的灵秀,更是那粉墙黛瓦和青石板小巷留下的岁月,那是我们流淌在小镇的记忆,是血液中流淌水乡基因的情愫。
运河带着历史/流向太湖边这块最肥沃的平原/于是,你在吴越最大的湿地上/依着百里荻花、千顷桑田、万亩渔塘/筑起千年水镇//
傍水人家只是你这位诗人的一个别号/鱼米之乡才是你千百年来殷实的写照/七十二堂明、八十八石桥、九十九桥埠/把你构化成最古老的江南/失意的朱熹把你当成传颂儒学的学堂/改姓了的紫阳使你成为水乡的一个世外桃园/清宫中/乾隆被你南苕胜境的书声所震醒/六次下江南只是想在你那里寻得几位圣贤/一镇九阁老是你一个时期的辉煌/你的大家闺秀的才气,倾倒了代代骄傲/从此,历史把你定格为一幅水墨江南的画卷//
皓月当空的夜晚/我们还能看到三瑞堂上的御笔亲提/看到弘德堂下的高朋满座/爬满古宅的青藤/流淌历史的小河/傍河边座座屋檐下的书声/只是为了再次装点你的文化/如今/掀开你脚下的每一块石板/就能看到:什么是个江南//
这首作于2004年隆冬的小诗,现在看来,确实在诗歌的技巧和形式上,显得有些嫩稚,但她却是我故乡—荻港的真实写照。
那个冬天,因为有了她、有了这份情感,才有了丝丝暖意。她不停地驱散那个隆冬的冷意,给那漫长的冬夜,增添上了几多温和、几多温馨。
(三)
走进荻港,你就彷佛走进了那尘封的记忆。
当你看到那个具有古典式样的江南小镇,你就会感觉到,她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古朴,而富有文化和江南的气息,宛如儿时嬉戏的江南小镇、宛如当代鱼米之乡的世外桃源。
从残照烟柳的演教禅寺,到御赐“玉清赞化”金匾的道教胜地南苕胜境;
从沿河而建逶迤连绵的靠街走廊,到乾隆御封的“三瑞堂”那老宅内众多的人文古迹;
从朱、吴、章三家铺设的纵横不一的石板路,到积川书塾依然清晰的八角放生池;
从烟雨朦胧的渔庄胜景,到凤冠霞帔原汁原味的农家婚庆,再到庆祝丰收的“鱼汤饭”,和那可可的“陈家菜”.......无不隐匿着传承江南水乡――荻港的古风遗韵。
幽静的环境,曾经的繁华,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水乡,这跟她的历史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唐宋时期,她就成形于江南。是古时依水、傍河而建的小镇。
河港纵横,四面环水,青堂瓦舍。
千百年来,她一直静卧在太湖之滨,屹立于杭嘉湖平原,距湖城只有二十里之近,依荻塘龙溪而筑,盛于明清,以朱、吴、章三大家族最为昌盛,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盛时有一万之众。
因河港如织、水中芦苇丛生而得名—荻港。
历史上名人辈出。
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
门前屋后,绿桑成荫,鱼塘连片,小桥、流水及逶迤的街面廊屋,构成了独特之景观。著名文学家舒乙有“这是最好的江南小镇”的赞誉。
“小桥、流水、人家” 的意境,
“恬静、优雅、古朴” 的风味,
“民和、家兴、业旺” 的繁华,
展现出天地人和、人杰地灵的世外桃源风情。时时飘逸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让人心回到了远去的江南,真的有一种只愿醉卧其中不愿醒的感慨。
小小的荻港村,放眼尽是园林式的古典建筑,渔庄的新姿,与古镇的旧貌,两个新旧文明在这里碰撞,而又合理的融合,人与景,景与情相得而益彰。
一座座古桥,苍老而纵横,平卧在小小的村落中,象流经小河的血液,融合着居民间的感情,增强着邻里间的友谊。
站在石桥上,俯首注视,流水迢迢,凭栏处追寻小镇的历史。一座石桥就是一个见证,一座老屋就是一次风雨。感悟沧桑几度,沉淀了多少风流轶事,走过了多少名人雅士。
无声的岁月,常伴着河水悄悄地流逝……
有情的光阴,却让我们在屋前田后道古说今……
虽然,荻港--这座依河而建的古老小镇,曾经的繁华,正随着岁月的流逝,一点点远去……
然而,当你走进沿河的老式廊屋,徜徉于纵横交错的石板路上,在那青堂瓦舍、小桥流水间流连往返时,仿佛又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曾经的繁华,曾经的沧桑,诞生了多少神奇的故事,演变成一个个动人的传说。而章宗元、章宗祥、章鸿钊、朱五楼、章荣初、陆润庠、吴澡雪……这些名字,今天正在渐渐地离我们而去。
今天的荻港,以水乡古镇蕴涵的古朴、以渔庄特有的江南韵味,正秉承着世代文化的神韵,传承着先辈的水土精气,以江南水的柔情和执着,在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报效这块生我养我的水乡。
我好想用我那首《携你,听雨去》,邀你一起来荻港游玩一日。
如果你第一次来江南,
就让我携你听雨去……
找一个细雨霏绵的清晨,
划一艘小小的木船,
穿梭在芦荻荡漾的小河。
此时,您最好也穿上蓑笠,哼起吴歌……
湾湾的小河种满了诗雨。
宝啊,请不要尖叫!
江南的恬静会被你惊醒,
梦的雨滴也会被你打断……
――那是爱的雨丝。
请握着我的手,
徐徐穿越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
拾级于历史的深处……
此时,你已成了江南的儿女,
被雨的柔情滋养。
当七色的彩虹悬挂天穹,
蝉的叫鸣又一次把蜻蜓和蝴蝶叫醒,
在清丽的空气下飞舞。
噢,绿的清甜已把初夏醺醉,摇回我的童年。
再下一夜绵绵的梅雨,
让你我静坐在老宅下,
细细地听存封的淅沥。
那夜,我爷爷与奶奶就这样走进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