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阵清风吹来

[db:作者]  2019-01-27 00:00:00  互联网

一阵清风吹来
                               ——邹冰散文赏析

徐慧莉

 

    文学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邹冰老师的《村庄的年轮》,就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读邹冰老师的文章,就如坐在春日的暖阳下,闻着甜甜的清草香,品着淡雅的香茗,迎面突然吹来一阵清新的武宁风,怡人舒爽。一时间,武宁人那深深的情愫,浅浅的伤感,让我竟忘记自己身处何处,仿佛同作家一起去了趟美丽多情的小城,徜徉在美丽的箬溪边,品尝着武宁的小吃欣赏着富有传奇色彩的锄山鼓和采茶戏。更看见了那群水一般的善良多情的武宁女子,与她们同哭同乐同痴。

    在《端午回忆》中,武宁人除了吃粽子和咸鸭蛋外,还吃包子。那里,“定了亲的准女婿都要往丈母娘家送节”。而因为“我”家里穷,哥哥看中的女孩父母不同意他们的亲事,让哥哥“将一担节礼原封不动挑回来”,“几百包子无法保存”,“于是,一家人放开肚子吃,天天吃,餐餐吃,吃得我看见包子就反胃”。美味原来是用来品的,包子是稀罕的食品。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的农村几乎没有吃过包子。而这里,却让我感觉到吃包子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它饱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心酸。

    在《武宁粉皮》中,我们了解到粉皮是武宁人过年必备食品,“淳朴的乡民认为没有粉皮就不能算个完整的年。”为了把“白嫩嫩”的粉皮做成、做好,母亲可能要在“从凌晨三点就开始忙碌。”读来让人不由感叹,“儿女们的衣食耗尽了父母的心血!”的确如此。

   《那一年的锄山鼓》中,“劲歌狂舞是生命的奔放,绿茶红花是大地的的诗意”,“爷爷和一群朴实的山里汉在古楚的青山绿水间舞动山锄”,唱起了锄山鼓,歌声“穿云裂帛,飞出了连绵的群山,飞向高远的蓝天”,打动了邻村姑娌小麦子的心。于是,“爷爷唱山歌迷了路”,舍家抛子,“开始了他的卖唱生涯。”然而,命运总是喜欢与人开着玩笑。小麦子因难产而“离开她无限眷念的人间”,而“爷爷在一个牛羊都归圈的黄昏回到了他的山村”,“高洁而又略带矜持的奶奶,”拒绝接受背叛的亲人。结果,“岁月把一个热血汉子变成了耄耋老人”。而与爷爷一样老的学者走进爷爷的小屋后,“打鼓歌终于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武宁打鼓歌,以其特有的魅力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令人振奋的。然而,因打鼓歌改变命运的不仅有爷爷、奶奶,还有年轻少女小麦子,或许还有更多人的命运,这又不得不让人感叹,让人深思。

    《茶戏人生》描写的采茶戏,这个以哭腔为主调的地方戏剧种,“承载了太多的痛苦磨难”,秋生的父母因爱戏成痴,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的儿女就像流浪的儿童”,最终导致女儿红花年幼夭折,儿子“秋生因与上司发生矛盾”,固执的他“竟然在办公室自杀身亡”,以他为唯一依靠的母亲妙贞娘,在唱茶戏“七七四十九天后的那一个深夜,在村头的槐树下死去。”作家以曼妙的文字将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在享受美文华章的同时,却又不由得心情沉重,子女教育这个当下也是难题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世人面前,人们不禁要问:父母如何才能做到事业与子女教育齐头并进,引人深思。《茶戏往事》的丙生娘在遭遇“中年丧夫又丧子”的不幸后,“每天黄昏她就栓上门,对着一面破旧的镜子,咿咿呀呀地开始唱茶戏,”以发泄内心的悲苦,凭悼着自己的往昔,打发孤独无望的人生,这又让读者对武宁采茶戏有了全新的诠释和理解。

    邹冰老师的作品中,用墨最多的是武宁的女性。她们善良多情,忍辱负重,遇强不屈,但最终却并没有好的结果,让人不由伤感,让人不平,让人不由仰问长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红颜薄命”,抑或是一种宿命?

    初读《杨梅杨梅》,干净的文字,优美的语言,拟人化的叙述,让人感觉好美。善良的卖杨梅老人,可爱的卖杨梅女孩,让人眼前一亮。可读到同事的初中女同学想考大学,“觉得念书一点都不难”,然而家人却让她早早嫁人,因为哥哥在等着她的见面礼娶嫂子这些情节时,“早已被世俗冰镇的内心,习惯于提防这种感动”的“我”,也禁不住泪流满面。“我”“梦魇似的,一直惦着,记忆中的女孩,她有没有承包大片荒山种植杨梅发家致富,”“她会不会成为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庄园主?”尽管,“我知道这是励志作品的情节,生活跟文艺不同”,但是“我”更知道,“汁液掉在衣服上,会留下难以清洗的痕迹”。一路品来,杨梅的“汁液”也已深深地掉在我记忆的衣服上,留下深深的痕迹。我相信,看过这篇文字的人,一定会被那“辫上挂着一寸长的枯草”、“眼睛澄澈得像一泓清泉”、“送给我一只拙拙的蚂蚱”的卖杨梅女孩所震动,甚至在想她与同事的初中女同学是不是同一人?当然,最好不是,因为女同学的命运太让人揪心了。同时,我们也在为自己庆幸,庆幸我们是生活在城市里,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女孩子们已经可以快乐读书幸福地生活,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读着自己喜欢的文字,生活如此美好

    读《梳》时,麻布街的阿香婆立刻活在我的眼前。年轻的阿香有“油光水亮的披肩长发”,娇好的皮肤,“还有一双三寸金莲”,“这哪是凡人,分明是七仙女下凡。”可是,这样的妙人儿却被吃了败仗的日本兵带走了相好。“我等他,我走了,他找不到我的,我等他”,然而“她的炭客没有来”。在漫漫的等待中,阿香常常孤独地梳着她的长辫,“梳子的排比句在长发间耕耘,梳齿与发握手,依恋,紧紧纠缠,颓然分开;又一轮握手,依恋”,“梳着梳着,阿香梳成了阿香婆”,“长成了村庄的一棵树。”拟人化的描写手法,诗一样的语言,梦一般的女子,让人不由想知道“梳的秘密,阿香婆的秘密,麻布街的秘密,村庄的秘密,山的秘密。”然而,“一切的一切都隐藏在岁月的地老天荒里。”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对阿香命运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叹,对日寇侵略者的强烈谴责。

    《穿大襟衫的母亲》已成历史,“现在走在大街上再也看不见穿着大襟衫的女人。”那时的母亲,“穿衣总是边走边扣”,她总这做是因为忙,“她要协助父亲养活八个子女。”“母亲从山上挖来一种叫葛藤的植物,卖给供销社”,好不容易挣了点钱,就去粮站买油,可是因为欠了粮站刘主任的钱,刘主任上来抢油,“母亲护着我和油瓶后退,不料,母亲后退时被石头绊了”,“油瓶碰在石头上”,“一股黄色的液体溅满一地”,母亲气极之下与刘主任撕打起来,“刘主任狠狠地扇了母亲一巴掌,又扯掉了母亲大襟衫的布扣”,“惶恐的母亲一边哭一边牵着我回家”。受到这样的侮辱后,一般人是要反目成仇了。可是,在疯了的刘夫人掉进三月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后,“母亲想都没想也跟着跳了进去”,“岸边迅速来了许多围观者,有许多男人,也包括刘主任”,“他们只是袖手旁观”。“许久之后,母亲终于上岸了,抱着昏迷的刘夫人。”“母亲把刘夫人交给刘主任时,看都没看他一眼。”此刻,我觉得“母亲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作者详细的描述,小说般的细节描写,使母亲鲜活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顷刻在读者心中高大起来,让大家也“记住了穿大襟衫的母亲的美。”让人忍不住会想,并不是只有华装艳服才美,穿大襟衫原来也可以是美的,因为穿它的人有一颗高贵而滚热的心。

    在《永远的鼓声》中,因为一次特大的泥石流之后,父亲离开了他挚爱的大山和他永远也唱不完的锄山鼓,母亲当即精神失常,“十八岁的姐姐用纤细的双肩担起这个苦难的家。”后来,姐姐得了“世界上最脏的一种病。”又一年初夏,哥哥“带回一个冰冷的骨灰盒,那里住着姐姐。”“我”缀学了,“为了生活,我日夜在异乡的大街上匆忙行走。”有一天,在大街上“我”听到了阿姐鼓,幽怨、缠绵,如泣如诉的鼓声,让我突然想起了姐姐。“忧郁、寻找的鼓声和父亲的深沉、昂扬的鼓声在我内心里融合在一起,一声一声,敲打着我的灵魂。”我终于确认了姐姐在心中的位置,其实姐姐“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人。”苦难,能毁灭人,也能造就人。姐姐以自己的牺牲,养活了全家人。在与作家一起感伤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为中国女性自古就有的忍耐、奉献精神而感动。

     而《菊花茶》中的六指娘,因为别人别有用心的一句笑话,而被六指在夜间“用剪刀在她白皙的脸上留下了两道丑陋的疤痕。”一场洪水过后,六指在洪水中钩杉木,但由于水的巨大冲力,被拽下了河。在安葬六指后,六指娘把自己锁在空宅里。“空寂的小院里开满了星星点点的菊花,”“六指娘把带泪的菊花儿一朵朵采下,放晒箕上阴干,”腌制成干净、精致的菊花茶,“几天后左邻右舍都获得了六指娘赠送的瓶装菊花。”读到这里,美丽的六指娘立刻高大起来,她不但人美,更有一颗高洁的心,这为后文“我”能上学作了很好的铺垫。在妈妈不让我上学时,六指娘忍着母亲的奚落,暗中安排她那任教师的表妹“把我领进学校的大门”。读到这里,文章的主题豁然明朗。六指娘的美丽,善良,高贵,成人之美,不啻就是一尊女神了。不由人不想起蒲松龄《聊斋志异》里那些美丽的女子们,六指娘可不就是那千年狐仙么?

    在邹冰老师的文字中,有关移民那一部分文字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水下的故乡》一文,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移民群体之痛,感同身受。“柘林水库蓄水后,家乡箬溪要整体搬迁。”消息传来,“爷爷说,我好像被人摘了心。”“爸爸说,箬溪的土地,插根筷子都能发芽。”“凡英婆说,箬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哪儿也不去,水蓄上来,我就化成箬溪的鱼儿。”“村支书说,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移民也是为社会主义作贡献。”文章通过若干人的话,表达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又通过村支书的话,让文章的主诣得以升华。让人读着,品着,感叹着,油然而生一份感动,一份理解。多朴实的箬溪人,多好的移民群体,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大局,永远地离开了生养自己多年的故土。但失去家园之伤,移民之痛,却不是轻易地就能抹去的。

    于是,在《一条小鱼和它被改变的命运》中,作家“在杨洲寺下的一条清澈的小溪”捕获了一条鱼,然而“水是陌生的,鱼缸是陌生的,空气是陌生的,看它的人是陌生的。”想到自己“无意间改变了它的命运”,“我”十分自责,于是将其“放到家门口的庐山西海里。”最后,作家用禅一样的语言为该文作结:“从此,它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了。”读完上文,立刻有一种淡淡的乡愁慢慢地从我的心底升起。“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离开故土的人们走了多远也会记着回家的路,想着故土的一切。所以,对于移民群体,除国家给予政策优惠外,我们普通人要做的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让他们感受来自新居住地人群的温暖,五湖四海皆兄弟,锤炼于心,付诸于行。同时,作家文章构思很巧妙,立意也很高,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而是发人深省,让读者掩卷后不得不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就是邹冰文字的魅力所在。在这里,由于篇幅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给大家留个念想。

   “城市在飞速长大,一环二环三环,那是城市的年轮。”“抠开硬硬的墙皮,那里藏着村庄的年轮。”在村庄的年轮里,“会有一些人出去,出去又回来。回来还是来到墙根下。”村庄的年轮比较容易发现,岁月的年轮也会在时间的飞奔中长大,而我们也会在自己的年轮里慢慢变老。祈愿这本书中诗一样的语言,飘逸的文字,详细的描写,为我们永远地记住那些美好的事物,记住那些美丽高洁的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


 


 



http://www.00-edu.com/meiwen/5/2019-01-27/41696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