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江 东 去
何君华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除夕,苏轼结束了四个月的牢狱生涯,蒙神宗恩赐,大难不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年43岁。
次年二月,苏轼抵达贬所黄州——离汉口大约50里地的一片穷乡僻壤。州守徐大受早闻苏轼大名,遂待之甚厚,立即安排他到定惠院暂住。四个月后家眷抵达,苏轼又举家迁往城南临皋亭。临皋亭紧邻长江,风景秀美,在诗人眼里更是诗情画意,于是欣然前往。苏轼的生活至此似乎终于安定下来了。不过这仅仅是找到了一个住的地方,吃什么呢?
要知道现在苏大学士可是一介不能签署公文、毫无实权的八品芝麻官呀!不能签署公文,自然无人行贿,这就断了官吏的第一条财路;官居八品,俸禄当然少得可怜;这还没完,苏轼本身就是戴罪之身,人身自由都受到了限制。传说苏轼某夜在江中小舟饮酒,一时兴起,唱词《临江仙·夜归临皋》一首:“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便谣言四起。谣传苏轼在江边写了这首告别词,已经顺流而下逃走了。这谣言传到太守那里,他大惊失色,因为他有职责监视苏东坡不得越出县境。他立刻出去寻找,结果发现苏东坡尚卧床未起,鼾声如雷。这谣言最后也传到了京都,甚至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苏轼在黄州的生存境况由此可见一斑。
他曾写过一篇文字,自嘲自己和他的穷朋友马梦得是穷人中最穷的,是穷人中的冠军。他说:“马梦得与余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
说来说去,吃饭问题还是得解决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苏大学士也不例外。起初一年,还可以勉强度日,因为苏轼虽然很穷,多少还是有一点积蓄的。等他的钱用完之后,日子该怎么过下去成了困扰苏轼的头等难题。
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之后,苏轼作了如下决定:
一、压缩开支,编制预算。他在给秦少游的信里说:“初到黄,凛人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省,日用不得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钱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以待宾客。此贾耘者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也就是严格按照计划、控制消费。
二、躬耕务农,自食其力。在元丰三年,苏东坡开始脱下官袍,真正地当起一介农夫了。在友人帮助下,他请得东坡荒地,开始过起了开荒种地、自食其力的农夫生活。他仰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栽花种树于“东坡”的壮举,于是仿效前贤,自称“东坡居士”,不亦乐乎。在那时候写的《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他说:“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匿,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郡中情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随后他在东坡荒地上建起了后来著名的雪堂,也就是日后他来东坡务农时歇脚的临时住所。经过一番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后,农民苏东坡的耕作生活正式开始了。
三、广开源流,自创食谱。面对空前的经济危机,这一招大概只有我们的美食家苏大学士才能想到了。苏东坡发现在黄州猪肉价格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他颇引为憾事。他于是发明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即宋时的黄州),人们对于“东坡肉”依然津津乐道。他又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就叫做“东坡汤”。不远处的潘丙酒店,他发现那儿的村酒味道醇美。黄州产橘子、柿子、芋头,长到尺来长。因为江上运费低廉,一斗米才卖二十文。羊肉尝起来,味美如同牛肉……
虽然辛苦,但是基本上可以确保饿不着肚子了。成功应对生存能力极限挑战的苏轼在酒足饭饱之后,开始思考一些玄乎的东西了。比如人生啊,价值啊之类的。曾经那个“奋厉有当世志”的青少年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开始对自我进行一番新的审视。
其实对生命重新的思索从他踏入黄州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他在定惠院暂住时和庙里的和尚住在一起,日日研习佛经,他和朋友们谈经论道,试图在宗教哲学中寻求解脱。苏东坡一度认为,“乌台诗案”自己必死无疑。此番是死里逃生,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
这是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一方面,他不知道过去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一方面,他又不知道自己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苏东坡长久地陷入了这样痛苦的思索之中。
这个过程似乎并不成功,苏东坡依旧是往日的苏东坡,没有任何改变。
这可是个费神伤脑的事儿。百思无解之际,苏东坡只能倚门苦笑:“我真是拿自己一点办法没有。”
一日,苏东坡正躺在临皋亭的竹席上沉思。临皋亭紧靠长江,江上美景俱可收于眼底。苏东坡曾向一个朋友吹嘘道:“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这当然加进了诗人的浪漫想象。但是,我们的苏大学士却在江边过着一种衣食无忧却又愁肠百结的烦恼生活。这时一位当地好心人推门而入,用黄州方言跟苏轼说:“先生不要闷在家里了,前方不远就是当年周瑜破曹的赤壁古战场呀。先生不妨一游以消愁破闷。”
一语惊醒梦中人!苏轼“噌”的一声从竹席上坐起来,就是那个三国周郎——雄姿英发的周公瑾吗?
当即置酒,呼来三五好友,泛舟游赤壁。
面对滔滔江水,苏东坡再也难以抑制胸中如江水般汹涌奔腾的情思了,连日来的愁绪一扫而光。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喷涌而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突然之间豁然开朗了。人间如梦、人间如梦啊,我何必再苦苦和自己过不去呢?当年那些风流人物如今在哪儿呢?都随大江东去,浪淘尽了啊。
苏东坡几乎是在瞬时之间忘了那些想要置他于死地的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们了,他也不去想所谓的江山、社稷、君王、百姓了。这一刻他是糊涂的,但这一刻他也是最清醒的。他只向身边的朋友作了一个简单的手势——拿酒来!
但是你哪里知道,苏东坡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赤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山寨版”赤壁,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在湖北蒲圻(今更名为赤壁市),距离此地尚有数百里之遥!
其实苏东坡心里是知道眼前的赤壁是个冒牌货的。他在词里明确说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有人跟我说,这里是三国周郎破曹的赤壁。但是我们的苏大学士在明知此地并非赤壁的情况下,依然难以平抑心中的波涛,大毫一挥,写就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来,黄州方言“赤鼻”发音近似“赤壁”。那位好心人所说的“赤壁”是指黄州城西北边的“赤鼻”,即长江边上的一块巨石。因为岩体呈赭红色,状若悬鼻,所以叫做“赤鼻”,此地便被人们称作“赤鼻矶”,又省作“赤鼻”。天长日久,人们以讹传讹,以为此地便是当年赤壁之战的交战地,“赤壁”的名声由此就远远近近地传开来。
令当初那位好心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讹传反倒成全了一桩美事,那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后来东坡重游赤壁写就的前后《赤壁赋》在文学史上光耀千古。
更令东坡没有想到的是,他三次抒错情表错意的“愚蠢行为”竟然生生造就了黄州一处后来闻名天下的名胜古迹——文赤壁。因为一词二赋,苏东坡生生将赤壁古战场从湖北蒲圻搬动了数百里,稳稳当当地放在了湖北黄冈。也许是苏大学士后来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吧,人们开始遗忘当初那个真正弥漫过硝烟的蒲圻古战场,纷纷投向黄州的“山寨版”赤壁,一睹它的风姿了。也许是人们对东坡诗文太过热爱了吧,人们后来甚至相信当年的赤壁大战就是在黄州发生的,黄州赤壁才是真正的赤壁!
文学史上一桩极为荒谬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历来都是先有名胜古迹,后有咏怀古迹的诗文名世。苏东坡倒好,整个弄反了,先在黄州写了三篇咏怀古迹的诗文,人们由此在黄州生生创造了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赤壁”古战场!
真是太荒谬了!几百年后这事儿惊动了皇帝。民间的说法越来越离谱了,眼看着人们就要把赤壁古战场的匾额挂在黄州了,皇帝觉得有必要站出来平息这场争议,以正视听。于是至清康熙末年,此地正式更名为“东坡赤壁”。
从此天下便有了两个赤壁,一个武赤壁,在湖北蒲圻;一个文赤壁,也就是“东坡赤壁”,在湖北黄冈。这倒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当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好不容易打出了一个赤壁,我们的苏大学士仅仅依靠一词二赋,无须一兵一卒,生生创造了另一个赤壁。
这些都是当年泛舟游江的苏大学士没有想到的。他想到的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春,神宗皇帝亲书圣旨,把苏东坡由黄州调到汝州。从此东坡离开了黄州,离开了赤壁,离开了曾给他无数情思的滚滚长江东流水。
临去世前夕,东坡曾在《自题金山画像》里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心如槁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为最,可见他一生最钟情的,还是那一汪东去的长江水呵。
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朝代已经是南宋,陆游到黄州,面对浩浩江水,寻访东坡遗迹。此时,东坡离开黄州已经八十六年,北宋灭亡也已经四十三年了。
公元2009年春,当我走近东坡赤壁时,时间已经流转到一个新千年。江水幽幽之间,一千年已经悄无声息地流逝。
如今,东坡赤壁已经没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了,长江早已退到五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