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美文 > 感人日记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为什么你的焦虑感这么重?——因为吹牛的人太多了

互联网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作者:刘晓光

  早期的互联网很单纯,那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时代,当时上网的人,都是真正的有钱人,一台电脑一万块,2000年大部分人是真买不起。

  2005年之前接触互联网的人,大部分都是高教育程度和高收入人群,他们却乐此不疲地创作各种段子,很少有人去贩卖优越感。2005年,安妮宝贝走红了,她在自己小说里写她坐在出租车的后排,小心翼翼地捧着哈根达斯,想到这昂贵而又精致的食物以后再无人陪自己分享,眼泪不由簌簌掉下。2006年郭敬明正式成立出版公司,写作风格全方位转型,从宇宙、星辰、阳光、45度仰望蓝天的青春疼痛文艺风格,转向了大金链子大金表、国际大牌满身的土豪炫富风:Dior、Armani、Prada等法语意大利语的单词频繁出现在他的作品里,看得人脑仁疼。这两位文化巨擘的走红和转型,标志着中国人的整体舆论,彻底走向了酷爱吹牛的风潮。

  2009年微博上线,2011年知乎上线。自2010年后,整个的互联网大舆论氛围彻底滑坡。全民集体大吹牛,“年薪百万不算人,月薪过万是乞丐,名牌大学随便考”的时代到了。

  很多人说他感到很焦虑。看到网上很多人很有钱,学历很高,觉得自己努力一辈子也比不上这些人。

  首先,有钱和学历高是两码事——现在不少学历高的人毕业了找工作也没那么容易,有钱是个小概率事件。其次,根据福布斯的调查,80后个人资产过亿的,总共也就六七百人,这六七百人里至少有一万个,是知乎和微博的用户,或是知乎微博用户口中的“朋友”。“我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亲戚”这类故事比比皆是。问题是,他们讲的是真的朋友,还是道听途说?一个“朋友”,变成一堆“朋友”;一堆“朋友”,变成社交圈;社交圈,变成我的生活;我的社交圈都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自己也是个很优秀的人。这就是知乎和微博的网民在吹牛编故事时,采用的基本逻辑。

  普通人在吹牛,大V在撒谎洗脑,收你智商税。而残酷的现实生活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一年结余几万块,不是很多。

  讨论生活压力和房价没什么问题。但是因为看了网上的人吹牛就产生焦虑,总觉得自己缺点什么,这不是积极向上艰苦奋斗,而是被人忽悠了。

  努力可以,焦虑不必。


    

http://www.00-edu.com/meiwen/6/2018-8-17/25954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