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我们搬进了新教学楼。那时碧空澄澈如洗,花木繁盛,新铺上的草皮也泛着新绿。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橘色暖光穿过透明的玻璃窗,播撒到各个角落。这个灿烂的春天,预示着美好的明天。 不知是哪位热心的家长,送来若干盆吊兰,置于干净宽大的讲台旁。我们的教室,俨然成为一个春天的花园。 “春色满园关不住,自有禽鸟寻踪来”,几只好奇的麻雀落在窗棂上,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吊兰与书香相得益彰。它们长势颇好,远远望去,郁郁葱葱,茂盛挺拔。偶尔从书海里挣扎出来,望望吊兰,自会觉得心旷神怡,目明身轻。走近细看,叶片修长碧绿,婉转多姿。长些的轻伏在桌面上,短些的则倔强地昂首,似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吊兰总是热切地迸发出勃勃生机。 吊兰的绿意,悠悠陪伴着我们,陪伴着每一个日出日落,陪伴着我们欢笑、感动、骄傲。只是时光啊,未免溜得太干脆了,不容我们思考片刻,步履匆匆地把时间的洪流推向远方,只留下我们在学海拼搏 。课程难度的加深,学业压力的增大,迫使我无法再将多余的关注聚焦在吊兰上,于是便任由它肆意生长。 初二是学习的分水岭,仿佛是寒冬与春天的交集;仿佛是黎明前黑暗的瞬间;仿佛是随时被风雨打下的叶子。那天我参加了一次英语比赛,却在决赛时与奖牌失之交臂。顿时觉得依旧碧蓝的天穹浑浊黯淡;原本诗意盎然的广玉兰和梧桐也变得那么无趣;教室变成了狭小压抑的空间,桌椅歪歪斜斜,昏黄的光无力地映在教室的地板上。一切在我眼中仿佛已失去色彩,了无乐趣。 第二天我到教室,不经意地看见那吊兰也是枯黄脆弱,毫无生机。叶片不再修长光滑,甚至还有被虫子噬咬过的痕迹,低垂的枝条也凌乱地弯折,简直奄奄一息。只有那快要凋落的叶子只是微微地昂起,仿佛在寻找什么。我尝试着在破败的冬季寻找一丝春天的气息,也曾执拗地认为吊兰还有潜藏的绿意未被发现。但我的努力和执着在残酷的现实中化为乌有。 我怎么了?难道我的春天一去就不复返了吗?那些吊兰怎么了?难道它们是如此的脆弱吗?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没有再去留心吊兰,直到那一天。 “哇,快来看啊,吊兰好像长出新芽了!”霎时,同学们哗地围过来,纷纷讨论着。我仔细地寻找着这吊兰在何处散发着生机,散发着春的气息。忽地,一丝新绿把我的目光凝住了。我不敢相信这一株株濒死的吊兰竟能“起死回生”,重新焕发出生机。虽然只是一点点绿意,却像晶亮晶亮的眸子流露出对春天的希冀,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坎。 我是否也应该像吊兰一样坚强而乐观地生活呢?之后,我潜心于每一天的努力中。终于,我的进取得到了回报,不但阶段综合成绩排名第三,作文也在《作文与考试》杂志的“文学达人秀”栏目上发表――那春天摇曳着妍丽的裙摆,款款向我走来,笑语盈盈。 回家途中,清风徐徐,星光璀璨,我竟然觉得呼吸都畅快了许多,步履间,我心头依然萦绕着那幅充满着生机的画面,不禁动容,不禁感慨:吊兰犹如一位智者,不露声色地完成了命运的逆袭。原来枯败只是表象,这正是它积蓄力量的时候,它的生机,正潜藏在它枯萎的表象里。 哪怕在最艰难最辛苦的时刻,我们也决不能放弃希望,寻找潜藏的生机和绿意,像今夜的吊兰一样,绽放夺目的生机,令世人惊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