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家,一个是我的出生地——浮山县东鲁村,一个是我成长地——王家山村。我有幸生在秦家,却侥幸长在李家,但两个家的后人,却寥寥无几,只有同父母的姐姐和我,姐姐大随爸爸姓秦,我随继父姓李。
解放前,爸爸随军南下,好几年没有音信,为了生存,妈妈带着幼小的我和姐姐走进养父的家,养父用他那博大的胸怀收留了我们娘儿三人。村里人说三道四,一下子加三口,你能养活得起吗?养父说:“有我吃的就有她们三人吃的”。养父硬是凭着他那顽强的毅力,起早贪黑,开荒种地(山区县荒地多),维持着我们一日二餐的最低生活水平,典型的家庭环境,使养父受了好多苦。解放前,大多数农民家,都是缺吃少穿,在那样饥寒交迫的年代,收留我们娘儿三人,确实是个很了不起的举动,邻村的人都夸养父是个大好人。
清贫善良在我们村有口皆碑。妈妈纺线织布缝衣,解决了我们全家人的穿衣问题。妈妈心灵手巧,织出的布,花样大方又好看,成了村民们传说的好媳妇。在这样辛劳循环中度过了几年,一转眼便到了我们上学的时候了,别人说:“女娃长大嫁人走了,供她们上学也白供。”养父说:“我是睁眼瞎子,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我要供她们上学,让她们替我识字。”怀着这种心情,养父卖掉家中唯一的家产——一担木制水桶,送我和姐姐入学读书。我家住在村外,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下晚自习回家很害怕,养父就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接送我们上学,冬天北风呼啸,路面很滑,我走一步跌一跤,走一步跌一跤,养父背着我小心翼翼的把我接回家。
解放了,爸爸从云南回来了,打算领我们去云南读书。妈妈不同意我们姐妹俩全去,决定姐姐跟爸爸,我随妈妈,从此家里少了一口人,也少了一份快乐,对姐姐的亲情也转移到我身上,妈妈养父对我更是关爱有加。
养父省吃俭用,爸爸也常给我寄钱,继续供我上学读书,虽然少了姐姐的相伴,但收到了父爱,使我感到无限的满足和愉快。自从踏进养父的家门起,养父从来没有打过我,更没有大声训斥过我,也不是我做得全对,主要是养父很会教育人,他脾气有点怪,性格内向,生性寡言少语,可一旦开口讲话,总会让你心服口服,给人以憨厚朴实的印象。
他没有上过学,名字还是我教会的,可他凭着自己的悟性和毅力,会自制笛子,能吹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会自制二胡,能拉出如泣如诉的声调。村里的年轻人,下雨天不能下地干农活,都围在我家里,让养父教他们吹,教他们拉,吹吹拉拉,拉拉吹吹,把我们家闹得象办喜事一般。
六五年妈妈走了,清贫的家可谓雪上加霜,处理完妈妈的后事,我准备去上学,养父从内衣口袋里掏出给妈妈办后事的礼钱,对我说:“出门在外不方便,把这些钱带上可急用,”我含泪推开养父的手说:“你留着在家用,我上学有学校发的助学金够用了”,(因为爸爸是军人)养父嘱咐我:“离家远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忙,不要与人争高低,更不要沾别人的小便宜。”我带上养父的关怀和叮嘱也带上对养父的牵挂离开了家。
我劝养父不用送了,他不听,我走几步回头一看,他跟上来了,我说,你送又替不了我走,好说歹说,养父总算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我前行,微风轻拂着他稀疏的银发,妈妈走了,仅几天养父显然苍老了许多。
每星期六我满怀喜悦踏上归家的路,探望一直对我牵肠挂肚的养父,一转弯就能看到养父站在院门外朝大路眺望,一股暖流顷刻间遍布我全身。孤独的养父一个人在家受苦了,想着想着,我泪流满面。我强装笑脸喊养父,他拉着我的手,亲热地问长问短。细看养父,我悲喜交集,满头白发,记录着生活的风风雨雨;满脸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稍弯的腰背遗留下时光的痕迹,孤独和煎熬使养父更苍老了。
我把太多的不幸都抛在时光的后面,送走了一年又一年,终于盼到了毕业,分配到临猗县报道,对未来的向往,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我只剩了生活费,其余的全部给养父寄回去,姐姐从云南也常给养父寄衣服、汇款,还让他坐飞机游北京,那些年,养父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人,也是我们村唯一坐过飞机的人。
走过岁月的种种坎坷和艰辛,养父的身体慢慢垮了,接到养父有病的电报后,我马上赶回家,见到养父,他已经病入膏肓,口不能言、手不能动、饭不能咽、身不能站,只能平躺在土炕上,用含泪的眼,紧紧地盯着我,紧握养父无力的双手,我惭愧万分,养父向我要凉水喝,侥幸的我认为老天不会带走这样的好人,盼着养父慢慢好起来,不让他喝凉水,把我买的人参营养液给他喝了三支,他仍向我要凉水喝,我不知道这是下世人的前兆。
那一刻,养父哭了,内心烧得,肯定如刀割难受,可是我不理解,没有满足养父生命最后几分钟的一点点要求,过后相亲们才对我说:“你让他喝冷水,也许会好”,我很后悔!时至今日说起来我更后悔!回到家里仅十个多小时,养父便离我而去,村里人都说:“养父一直在等着我”,我跪在养父的灵堂前以泪洗面,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与养父相依为命几十年,瞬间失去了我唯一的依靠,只觉得孤苦伶仃,与养父风雨相伴充满温馨的日子,随着养父的离去,便永远的终结了。
我在孤独中将生命守望,一步一泪只自伤,从此,在我不成熟的年龄里一切靠自己驾驭。作家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朴实的语句一言道破了人生起步的青涩,亲情在我不留意的童年随风而逝,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倍觉可贵。我也感谢苦难的命运,是苦难给了我磨炼,使苦难给了我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人生。
童年的点点滴滴将成为我永恒的回忆,与养父共同度过的陈年往事,不停的在我脑海里重复出现,养父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好心肠,时时感染着我,在学校我帮助过我的学生,在社会上我主动帮助过老人小孩,路遇伤残乞讨,我都要施舍。养父给了我所能给予的一切,如今的我有党的关怀培养和教育,主要是养父的功劳,养父永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