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追求渐远的信仰

互联网  2015-02-26 00:00:00  互联网

 身处物质世界的人们,穷尽一生的努力,而追求的却不单单是物质,还有“信仰”。这个看起来虚缈的东西,并不妨碍人们拥有各自的理解。人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他们对信仰的追求;而自己心中的期盼,又被别人理解多少呢?
  人是需要信仰的。在万念俱灰时,信仰是唯一能支撑他最后活下去的立足点。
  “基督教要求人们在一个充满邪恶和不公、痛苦和恐惧的世界里有担当地生活,其中真谛就在于承受苦难与爱他人。”
  德兰修女认为:人类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因此,她用她的一生,为贫苦百姓传播了上帝超越世俗的大爱。
  人就像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尽管外表看起来无比强大,内心却早已像飘摇欲坠的玻璃瓶。而心中的信仰,就是它唯一能坚持到最后的立足点,只要拥有这个支点,他们就拥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好市民方俊明,一个见义勇为的救人举动,纵身一跃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9年来,瘫痪的他全靠84岁的老母和女儿照顾,世俗的偏见让他受尽了人生的折磨。是什么支撑他活下来,并获得今天的殊誉?
  方俊明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可是他同许多人一样,同样找到了生命的支点,那是人民。他从28年渐远的社会实践中,追寻到“生命是合理的”。这成了他的信仰,他的精神动力。有了这个支点,他才能够直面死亡,正视人生,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为他28年能活下来追寻到了新的解释和意义。
  这时,我想到了《人间草木》中的一句话:“信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在信仰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入世的使命;信仰生命无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同样在信仰中获得安宁与出世的使命。”

http://www.00-edu.com/zuowen/2/3/2019-11-12/167289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