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八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指出下列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或用法。(1)于厅事之东北角于_______________(2)妇拍而呜之而_______________(3)其夫呓语其_______________(4)不能名其一处也其______________-七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下列各句中“其”指代对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八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D.往来而-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河曲智叟亡以应()(2)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6)是故所欲有甚于-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区别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不同用法。(1)以大易小()以君为长者()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下列各组中,黑体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C.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恕乎D.仁以为己任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七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解释“之”的意义和用法。(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八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官室、器皿、人物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八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3)思而不学则殆()(4)择其善者而从之()-七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虚词。(1)以丛草为林()(2)心之所向()二虫尽为所吞()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物外之趣()(3)蹲其身()(4)怡然称快()必细察其纹理()果然鹤也()-七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____________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七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七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为下列“而”字的用法选择正确的答案。(1)黑质而白章____________(2)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3)启窗而观____________(4)则弛然而卧____________(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之:相当于“的”B.举大计亦死——举:举行、发动C.扶苏以数谏故——故:故意、特意D.未知其死也——其:他(指代扶苏)-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
下面各项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有人于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C.先生之衣何其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九年级语文 文言虚词 2017-12-28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