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狼》,回答问题。1.下列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B.①一狼得骨止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①其一犬坐于前②狼不敢前D.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人-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课文《狼》,回答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初读理解。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上膏微-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课文《醉翁亭记》第3~4段,回答问题。1.解释加粗的字。(1)临溪而渔____________(2)酿泉为酒____________(3)宴酣之乐____________(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___________2.概括选-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瑞鹤仙黄庭坚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初读理解。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前赤壁赋苏轼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子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初读理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1)本文在写景过程中,既有客观描写,也有主观感受,谱写出主观感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小石潭周围极幽极佳的景致的句子是:_____-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理解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东坡食汤饼①陆游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文言文阅读。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自夸)。尝射手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斜眼看)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点头)之。康肃问曰-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①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②,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③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崇宁、大观③间,海外诗④盛行,-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精段精析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根,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乃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大窘,恐-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
类文阅读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蜂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 2017-12-29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