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学完有关光学的知识后,知道有平面镜、凹透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面镜、三棱镜这些光学元件.他发现:(1)其中______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请选填题目给出的光学元件)(2)生活-八年级物理
题文
小明学完有关光学的知识后,知道有平面镜、凹透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面镜、三棱镜这些光学元件.他发现: (1)其中 ______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请选填题目给出的光学元件) (2)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由这些光学元件组成的,以下光学元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请你各举出一例.例如:凹透镜---近视眼镜;凸透镜---______;凸面镜---______;凹面镜---______. (3)根据图中给出的射入和对应的射出光线在方框中填入恰当的透镜.(图中光线的单双箭头分别对应) (4)完成图中光路图. |
答案
(1)平面镜对光线不会聚也不发散,凹透镜起发散作用,凸面镜起发散作用,凸透镜起会聚作用,凹面镜起会聚作用,三棱镜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面镜. (2)凸透镜可做远视眼镜和放大镜用,凸面镜可做汽车后视镜和哈哈镜,凹面镜可做太阳灶和手电筒反射镜, 故答案为:远视眼镜、汽车后视镜、太阳灶. (3)第一图放凹透镜,第二图放凸透镜,如图: (4)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画; 对于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连接焦点与入射点,折射光线在两点透镜另一侧的延长线上,如图: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明学完有关光学的知识后,知道有平面镜、凹透镜、凸面镜、凸透..”主要考查你对 实像和虚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实像和虚像
考点名称:实像和虚像
- 实像:
1. 实像是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所以叫实像。
2. 对凸透镜而言,光源在主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呈现),是真实光线形成的像。
3.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虚像:
1. 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
2. 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如果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此时,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另一处(s')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 而实像则指既能被人看见又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3. 物体的实像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如图1,两个透镜共一根主光轴放置,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完成光路图.(图2用文字填写)-八年级物理
下一篇:完成下列光路或成像.(1)分别画出图中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2)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3)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八年级物理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