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左图),其中在B上应-八年级物理
题文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左图),其中在B上应放 置: 。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可以通过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和 。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一个倒立、 、实像。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会 。 (5)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5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为了能观察到此时所成的像,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 |
答案
(1) 凸透镜 (2)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上移光屏(下移透镜)等 (3) 物距 像距 (4)放大 变暗 (5)不能 撤走光屏,通过凸透镜观察像 |
试题分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实验前把烛焰的中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可以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物距和像距。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一个倒立、放大、实像。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会变暗。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5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为了能观察到此时所成的像,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撤走光屏,通过凸透镜观察像。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把握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主要考查你对 透镜及其分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透镜及其分类
考点名称:透镜及其分类
- 透镜及透镜相关概念:
名称 概念 说明 透镜 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下图甲所示,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下图乙所示,边缘厚、中问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按其厚薄的形状可分为两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主光轴 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 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如上图所示 用字母“O”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如下图甲所示。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如下图乙所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焦点,且对称,用字母“F”表示 焦距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如上图甲所示 凸透镜两侧焦距相等,用字母“f” 表示 -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凸
透
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光学性质: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基本规律、概念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折 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连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成像规律 物距:u>2f,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f<v<2f 物距:f<u<2f,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距:v>2f 物距:u<f,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凹
透
镜定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光学性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
用日常生活 照相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 投影仪: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 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原理 眼睛 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透镜 近视眼的矫正:佩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镜 远视眼的矫正:佩戴凸透镜制成的远视镜 科技 望远镜 显微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下图是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八年级物理
下一篇:小明和小华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分别用f1=l5cm和f2=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部分数据由这部分数据可初步发现(1)若以“透镜的焦距为单位”进行比较,-八年级物理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