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有时要求很高.有时要求不高.当精确程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当精确程度要求较高时,则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物理

放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移 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 调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凋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可归结为“螺母反指针”,也就是当指针向右偏,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即螺母调的方向与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 称 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质量后,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偏多,而取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偏小,这时应取出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游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线处.特别注意:被测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是“左物右码” 读 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标尺上游码的示数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即:m=m+m;游码的示数值以游码的左侧对齐格数为准;在使用天平时,若不小心按“左码右物”的方式放置,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砝码质量之和减去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值 收 测量完毕,把被测物体取下,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回标尺零刻度线处,即“取下物体,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3.天平的使用可用以下口诀记忆
(1)天平先要放水平,游码左移要归零,旋转螺母针指中,左物右码要记清,砝码要用镊子取,湿、液要用容器称,先大后小移游码,渎数两码要相加。
(2)测质量,用天平,先放平,再调平,游码左移零,螺母来调平,左物右码要记清,先大后小镊取码,平衡质量加游码。

使用天平常见的问题
1.游码未归零问题
    题型特征:游码未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就将天平调节平衡了,而在称量的过程中又移动了游码的位置。游码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其数值可以变化的小砝码,只要游码位置不动,就没有起到小砝码的作用.因而物体的质量与游码位置无关。但当游码移动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将游码向右移动,相当于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同理,若将游码向左移动,则相当于在左盘中添加砝码(或者相当于在右盘中减去砝码)。

2.物码错位问题
    题型特征:称量时误将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正常情况下,物体(质量为m)放在天平左盘,砝码(质量为m)放在天平右盘,且游码(质量为m)是作为小砝码在使用的,所以有m=m即m=m+ m;若物码错位放置,则等式为m=m+m,即被测物体的质量m=m一m

3.砝码不规范问题
    如果砝码磨损,其质量减小,用它来平衡与它示数相同的物体,必须向有移动游码,因此,读出的数值是砝码示数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它比物体质量大。如果砝码上粘有其他物质,砝码的质量比它的实际质量大,称量时,导致游码向右移动较少,读出的数值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

  • 天平使用时的几个为什么
    1.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为什么要采用“摆动法”?
         答:无论是调节天平空载时的零点,还是称量过程中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一般都采用横梁“摆动法”,这主要是为了克服天平的摆动惯性。尽管指针在分度盘上左有摆动的幅度会依次递减,但只要指针两边摆动的幅度基本相等,便可认为天平达到平衡。

    2.使用天平时为什么要强调物体必须放在左盘中,砝码放在右盘中?
         答:我们知道,空载时天平调平后,游码在标尺的最左端零刻度处;称量时,游码要向右移动。这时,游码所示的质量加上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即m物=m砝+m游。如果将物体放在右盘中,将砝码放在左盘中,游码所示的质量加上砝码的质量就不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而是游码的质量加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m砝=m物+m游。因此,这样称量,按常规方法读数,结果会偏大(这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为m物=m砝-m游)。因此,使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3.为什么使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它的称量? 
         答:每一种测量工具都有一个测量范围,天平也一样。天平的称量就是它所配备的所有砝码的质量再加上标尺上最大刻度值的质量。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了这个称量,显然天平不可能平衡,闪而测不出结果。其次,仔细观察天平横梁的支点,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十分锋利的刀口。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称量,就会损伤刀口,使天平摆动不灵活,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因而使用天平时,不能测超过它称量的物体。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也是为了避免损伤刀口及其他部件。

  • 考点名称:时间的估测

    • 目的:
      在生活中时间的感性认识,用于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估算题专题(二)
      1.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B.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个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m/s
      答案:C

      2.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3~5s的时间B.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1.5m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D.—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lkg
      答案:C

      3.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50kgB.他的身高大约是160cmC.他的密度大约是0.5×103kg/m3D.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答案:C

      4.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B.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D.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
      答案:C

      5.以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C.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约为1013hPa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0mm
      答案:D

      6.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6cmB.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C.人步行速度约5m/sD.你所处考场现在的气温约为10℃
      答案:B

      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8℃B.成年人的手掌厚度约为10cmC.—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为0.2s
      答案:A

      8.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身高1.68mB.质量50kgC.体温36.5℃D.步行速度10m/s
      答案:D

      9.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A.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B.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D.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的功率为500W
      答案:D

      10.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2000N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5c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D.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答案:B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台灯的额定功率约为500WB.手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C.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l03kg/m3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8×108km/s
      答案:C

      12.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对身边的事或物进行了估测,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估测数据是(多选)A.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0.8m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40kgC.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5℃D.某同学跑100m成绩为14s
      答案:ABD

      13.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
      答案:B

      1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将一枚鸡蛋举过头顶做功约为l0J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40℃D.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发光通过的电流约为10A
      答案:A

      15.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你认为下列估计中最不合适的是:A.中学生一次心跳的时间约为1sB.自己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15kPaC.自己跑上三楼做的功约为3000JD.通过自己的电流最大可以为100mA
      答案:D

    考点名称: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 认识刻度尺
           要做到“三看”(如图):

      (1)看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划线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进行选择。

    • 刻度尺使用方法:
      (1)会“选”,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l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