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物理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这就是雾. 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人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熔化形成雨.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这就是冰雹. (1)请根据短文提供的资料,说出以上自然现象主要涉及哪些物态变化过程?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生产、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自然现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灾害,并提出合理利用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降水和减小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建议和措施. |
答案
(1)由文章的标题即可知道包含了以下自然现象:云、雨、露、雾、霜、雪、雹. 由题意知:①水蒸气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这就是雾.所以露和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 ②水蒸气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所以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 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故云的形成既包括了液化又包括了凝华.这两个过程放热. ④冰晶就熔化形成雨.所以雨是冰晶熔化形成的.熔化吸热. ⑤小水滴在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故知,冰雹水小水滴凝固而成.凝固放热. (2)为了防止干旱,采用人工降雨.利用防雹弹预防冰雹的形成:将药物催化剂(如干冰或碘化银)撒到云里,使过冷水滴变成很小的冰晶,这样冰雹就难以形成,借以达到消雹的目的.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空气中..”主要考查你对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凝华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凝华现象
考点名称: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 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 特点:
液化放热。
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 - 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 “白气”
1.含义:“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见的。当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例如:冬天,从口中中呼出的“白气”;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夏天,我们看到冰棒冒的“白气”;冰箱门打开时冒出的“白气”;飞机的白色尾气。
2.分类:“白气”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冷物体冒 “白气”;另一类是热物体冒“白气”。尽管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但水蒸气的来源却不同。例如: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源于冰棒之外)遇冷液化而成;烧开水时,壶嘴冒 “白气”是从壶中产生的水蒸气(来源于壶内)遇到壶嘴外附近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切记:共同的特点都是水蒸气要遇冷。
考点名称: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凝固点;②继续向外放热
注意: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
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数形结合法在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的运用
在物理中常采用数学图像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如用温度一时间图像表达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沸腾的特点。涉及的图像有晶体(或非晶体)熔化图像、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等。图像法具有直观、形象、简捷和概括力强的独特优点。它能将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物理状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例下表是研究冰熔化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1)在图中作出冰的熔化图像;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
(3)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d,冰的温度是____,状态是____。
解析:作图时,步骤是先描点再连线;在8~ 16min时,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故其熔点为0℃;熔化过程经历了8min;由表知,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n,冰的温度为0℃,此时冰已持续熔化了4min,但并未熔化完,故为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1)冰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2)0℃ (3)8 (4)0℃;固液共存状态
图像法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