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明多测了几组小灯泡

题目

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明多测了几组小灯泡两端电压低时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小灯泡规格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灯泡亮度
额定电压U=2.5V 0.5 0.06 不发光
1.0 0.10 很暗
1.5 0.14 较暗
2.0 0.16 较亮
2.5 0.20 正常发光
2.8 0.22 很亮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于______.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等于______.
(2)小明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一个关于电阻的猜想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小明选择一段钨丝,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探究的课题是______;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保持钨丝两端电压不变,改变______,观察通过钨丝的电流是否发生变化.
(4)小凤同学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接线后,发现开关没有闭合,灯泡就已发光,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开关闭合后,灯泡反而熄灭,电压表示数减少为零,电流表示数变大,但没有超过量程,你认为他接线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
(5)小红同学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连接电路完毕并闭合开关,当调节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增大(器材是完好的).想一想,怎样连接才会出现这种现象?______.零零<a href=http://www.00-edu.com/edu-info-43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信息网

所属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1)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U=2.5V,I=0.2A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0.2A=0.5W;
灯泡的电阻为:R=
U
I
=
2.5V
0.2A
=12.5Ω;
(2)灯泡不发光时的电阻:R1=
0.5V
0.06A
=8.3Ω,
灯泡发光很暗时的电阻:R2=
1.0V
0.1A
=10Ω,
灯泡发光较暗时的电阻:R3=
1.5V
0.14A
=10.7Ω,
灯泡发光较亮时的电阻:R4=
2V
0.16A
=12.5Ω,
灯泡发光正常时的电阻:R5=
2.5V
0.2A
=12.5Ω,
灯泡发光很亮时的电阻:R6=
2.8V
0.22A
=12.7Ω,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从灯泡不发光到灯泡很亮的过程中灯丝电阻是不断增大的;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即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变化可能与灯丝的温度变化有关.所以本次实验探究的课题应该是:导体电阻跟导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导体的电阻大小要通过观察导体中电流的大小来判断,而影响到电流大小的因素还有导体两端的电压高低,因此在做实验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钨丝的温度,通过观察钨丝的电流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钨丝的电阻是否发生变化.
(4)开关未闭合灯泡就发光,说明开关没有与灯泡串联;闭合开关,灯泡熄灭,电流表有示数,说明除灯泡以外的电路是通路.由此可知,开关与灯泡并联.
(5)如果电压表与电源并联,示数不变;如果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变小.事实与这两种情况都不符,所以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
 故答案为:(1)0.5W;12.5Ω;
(2)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导体电阻跟导体的温度是否有关;钨丝温度;
(4)把开关S并联接在灯泡的两端;
(5)把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明多测了几组小灯泡”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测量电功率的实验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测量电功率的实验

考点名称:测量电功率的实验

测量电功率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1. 实验目的:
1)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2)测定小灯泡略高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3)测定小灯泡略低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2. 实验原理:P=UI
根据公式P=UI,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小灯泡中的电流,利用公式P=UI计算电功率,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电功率就是额定功率。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又被称为“伏安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