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
题目
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 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 (1)此实验说明: (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有关. 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 A.停表 B. 长为0.8m的细线 C. 长为1.0m的细线 D. 铜球 E. 铅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 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选用的器材是(填器材前的字母): 具体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 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 ① ; ② . |
所属题型:实验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1)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A、B、C、D(或E) ①将铜球(或铅球)分别系于长为0.8 m和1.0m细线的一端,组装成如原图装置; ②在α(或S,或最大高度)相等的情况下,用停表分别测出铜球(或铅球)在不同细线长度下来回摆动10次(或20次、30次…)的时间,并分别求出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l、t2; ③比较tl、t2,得出初步结论. (3)①摆动的快慢可能跟小球的质量m有关 ②摆动的快慢可能跟小球摆动的角度α有关(或摆动的快慢可能跟S有关;或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最大高度有关) |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动能和势能的应用、 机械能转化与守恒、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动能和势能的应用
- 机械能转化与守恒
考点名称:动能和势能的应用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指物体作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通常被定义成使某物体从静止状态至运动状态所做的功,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就表明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物体的动能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影响。
动能的特征及基本性质
①动能是标量;
②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动能,动能是状态量;
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注意:“能够做功”并不等于正在做功。只要该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不论它是在做功,还是没在做功,做功的潜在本领始终存在,则说该物体具有能。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的标志是看它能否做功。
势能:在保守的内力场和外力场作用下的质点系统,由于它所处的一定位形而具有的作功本领,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势能是属于物体系共有的能量,通常说一个物体的势能,实际上是一种简略的说法。势能是一个相对量,选择不同的势能零点,势能的数值一般是不同的。单位是焦耳(J)。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受质量、被举的高度影响,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受弹性形变影响,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和势能的应用:
(1)水轮发电机,将水下落的重力势能转化成轮子的动能,从而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导线传出去,完成发电。
(2)撑杆跳,将助跑时的动能装化成重力势能,使人升高。
(3)秋千,是动能和重力势能互相转化的结果。
考点名称:机械能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意义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广泛渗透在各门学科这,并和各种产业及日常社会息息相关。机械能是这一主题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对今后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机械能转化的分析方法
对于学生而言,简单的机械能转化现象易于理解,如苹果从树上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可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机械能转化现象就会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分析,下面是有关机械能转化的分析方法。
第一步:看过程
在对机械能转化的分析时,一定看清题目所要研究的是哪一个过程。因为同一物体在不同的过程中,其机械能的转化是不同的。例如这一题,如果题目是这样说的就不一样了:“乒乓球从手中下落的过程中,说出机械能转化情况。”都是乒乓球下落,但是它们所研究的不是同一个过程,因此所得出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