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一定会运动B.20℃的水
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A、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原来静止的还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不符合题意. B、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20℃的水可以沸腾.符合题意.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内能增大,可能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发生物态变化.不符合题意. D、频率和波长的乘积一定,波长越小,频率越大,可载的信息量就越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考点梳理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一定会运动B.20℃的水”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沸腾及沸腾的特点、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关系、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二物理。
- 沸腾及沸腾的特点
-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 力与运动的关系
考点名称:沸腾及沸腾的特点
定义: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叫沸腾。 沸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即使同一液体,它的沸点也要随外界的气压而变。 在一定的外界压强下,沸腾只能在某一特定温度(沸点)并持续加热下进行。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时的饱和汽压跟外部压强相等。液体所受外部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反之沸点降低。不同液体在相同的压强下沸点不同。 蒸发的沸腾的区别:(1)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而沸腾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在液体表面上压强不改变的前提下)。
(4)影响蒸发的因素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上的气流快慢,液体的表面积;影响沸点的因素是:液体表面上的气压,液体的纯净程度。
考点名称: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电磁波的特征:描述电磁波特征的物理量是频率和波长。
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Hz=103Hz,1MHz=106Hz。
电磁波波长的单位是米(m)。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 注意: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相同。 有关电磁波的计算题目及答案:
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频率(f)三者的关系是c=λf。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就可用此公式计算出第三个。 例: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三套节目,第一套为新闻综合广播,发射频率为AM954kHz、 FM97.3MHz,其中AM表示_____;发射频率为 AM954kHz的电磁波波长为_____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发射频率为AM954kHz、FM97.3MHz,其中AM表示调幅,FM表示调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都是3×108rn/s,发射频率为AM954kHz的电磁波的频率f=954kHz=9.54×105Hz,故电磁波的波长λ=. 答案:调幅 314.5
考点名称: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即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但又有着本质区别。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
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
1、温度、热量和内能是热学中三个基本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都用“热”来表示,但三者的实质又有不同,十分容易混淆。温度描述了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描述了物体内能的变化量;内能表示了物体内所有分子所具有能量的多少。
2、热量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做功与机械能之间的关系一样。若两区域之间尚未达至热平衡,那么热便在它们中间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另一方传递。任何物质都有一定数量的内能,这和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无序运动有关。当两不同温度的物质处于热接触时,它们便交换内能,直至双方温度一致,也就是达致热平衡。这里,所传递的能量数便等同于所交换的热量数。许多人把热量跟内能弄混,其实热量指的是内能的变化、系统的做功,热量描述能量的流动,而内能描述能量本身,充分了解热量与内能的是明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键。
(1)“天气热”表示气温高,这里的热指“温度”
(2)“摩擦生热”表示用摩擦做功的方式消耗了机械能,增加了内能,这里的“热”指内能。
(3)“热运动”是指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里的“热”跟温度有关。
(4)“热膨胀”指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热”指温度变化。
考点名称: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关系:
条件 | 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 | 物体所处状态 | 运动状态 |
![]() |
—— |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运动状态不变 |
合力不为零 | 相同 | 速度增大,并且做直线运动 |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
相反 | 速度减小,仍做直线运动 | ||
不一致 | 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动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