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弟弟一起到海水浴场玩耍。(1)路上,买了两支冰
题目
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弟弟一起到海水浴场玩耍。 (1)路上,买了两支冰糕。弟弟发现小明的冰糕纸袋上结着霜,而自己的则是细小的水珠。小明向他解释:纸袋上结的霜是________发生________现象造成的,而水珠是发生________现象的结果。小明进一步解释:吃冰糕时,冰糕发生________现象,要从人体________热量,从而人感到凉爽。 (2)弟弟赤脚跑到水中,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这是为什么?小明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带回家和弟弟一起进行了探究。在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上了100 g的水和沙子,让太阳光同时照射,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 |
分析实验探究中收集的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般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能力的不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3)水在这段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
所属题型:探究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难
答案
(1)水蒸气 凝华 液化 熔化 吸收 (2)质量 不同 比热容 (3)1260J |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弟弟一起到海水浴场玩耍。(1)路上,买了两支冰”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热量的计算、 熔化现象、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凝华现象、 比热容的概念、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热量的计算
- 熔化现象
-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 凝华现象
- 比热容的概念
考点名称:热量的计算
热量的概念:
热量是指由于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也是指1公克的水在1大气压下温度上升1度c所产生的能量 ; 在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即使在等温过程中,物体之间的温度也不断出现微小差别,通过热量传递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所转化的能量;而该转化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公制为焦耳。
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
Q=c·m·Δt.
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
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为纪念科学家焦耳而立)。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4.184焦。
注意:1千卡=1000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4.184千焦
某一区域在某一时段内吸收的热量与释放、储存的热量所维持的均衡关系。
△T=(t1-t0)
②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 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 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 J/kg ),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
W=Q放=qm=Q放/m W=Q放=qV=Q放/v (W:总功)(热值与压强有关)
热量的单位:
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焦耳 J
m———表示某种燃料的质量———千克 kg
q———表示某种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 J/kg
考点名称:熔化现象
熔化的定义:熔化是指对物质进行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比较常见的类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 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的逆过程是凝固。
熔化的规律:
温度达到熔点;
达到熔点后继续加热。(吸热) 生活中的熔化现象:
举例:初春,冰雪消融汇成了溪流、冰棒含在嘴里化了等。 熔化、融化、溶化的区别:
“熔化”指金属,石蜡等固体受热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铁加热到1535℃就熔化成铁水了”“激光产生的高温,能熔化金属”“块状的沥青倒进大锅,加热后就熔化了”等。 “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例如:“初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积雪融化得慢”。 “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他液体里。例如:“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颜料放进水杯里,一会就溶化了”“把一种胶块放在酒精里可以溶化”。
考点名称: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定义: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反之,汽化是吸热过程。 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变成原来的几千分之一,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温度和压强的液化临界点,因此加压的同时必须冷却以吸收热。有的气体如氨、二氧化碳临界点较高,在常温下加压就可以变成液体,而另外一些气体如氢、氮的临界点很低,在加压的同时必须进行深度冷却。 液化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降低 温度(一切气体一切温度) 方式二:压缩 体积(某些气体一定温度<一般为常温,特殊的须先降温再压缩体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