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夏天在室内洒水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导体,绝缘体/2010-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目

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夏天在室内洒水能降低室内的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B.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做──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能好
C.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带有电
D.机器的底盘常用生铁做──因为生铁的密度大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A、夏天在室内洒水能降低室内的温度,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室内温度,与比热容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是因为它们的导电性能好,电阻小,导线上损失的电能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它们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电荷,从而吸引碎纸屑,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机器的底盘为了增大其稳固性,选用密度较大的生铁来做,是因为相同体积下,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夏天在室内洒水”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 摩擦起电现象 导体,绝缘体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
  • 摩擦起电现象
  • 导体,绝缘体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考点名称: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

水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最大的物质是水。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103J/(kg•℃),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水的比热容的应用

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一特点是()。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解析: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水分的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即蒸发吸热.

解答: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防冻,要向稻田里灌水,不符合题意,故A错;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不符合题意,故B错;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不符合题意,故D错.

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蒸发吸热、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问题.

考点名称: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想象(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的原理及实质: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直接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组成。

从原子结构可以看出,物体本身就存在电荷,通常情况下原子的电子数量和核内质子数量是相等的,也就是正负电荷量是相等的,对外不显电性,这样的原子称为中性原子.这样的物体就是中性物体。

两个不同材质(注意绝缘)相互摩擦,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电子便从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一方,转移到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一方.这样双方的原子都因得失电子而打破了原来的中性状态,得电子的一方因电子数多于质子数而带负电,另一方则因失去电子,质子多于电子数而等量的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