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学会解读文本

教材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8-10-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进在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拐点上。我想,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了。所谓拐点,就是说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走;可能向上升,也可能向下坠,拐点上的人和事,面临着无数选择。
  但是,语文教学无论将作出何种选择,做为一线教师,始终不能放弃的信念是:先学会解读文本。
  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我们老师去响应、去对话、去引领。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
  学会解读文本,更是因为只有深入解读了文本,我们才有可能想出办法在语文教学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和谐统一起来。
  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重学习方式变革而轻文本解读的现象愈演愈烈,有的老师甚至将“形式”作为决胜课堂的砝码,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先确定形式,再找相应的文本来套用,明显带有形式主义倾向。
  啊,从摇摆走向平衡,让我们一起在下面的教学故事中感悟,夯实自身解读文本的功底,回复语文教学的真相和应有品位。

  一、发现《悲壮的一幕》里的弥天大谎——呼唤解读文本的应有意识。
  《悲壮的一幕》(苏教版第十册)一文记录的是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在他所驾驶的宇宙飞船失事前的言行,这是一篇极为煽情的文章。网络上充满了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和实录,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津津乐道于通过自己的教学,学生被科马洛夫的爱国和科学精神所感动了,课堂上尽情地读啊,动情地说啊,有的学生甚至泪湿衣衫。
  然而,殊不知,这是一篇三流地摊文人所编造的文章,这是一篇彻头彻尾凭空捏造的文章,这是一篇毫无科学根据的大谎言!
  要知道,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经过六个月紧张调查,才得出失事原因。而前苏联竟然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就搞清了“联盟一号”故障的原因,而且公布于众,真是“神”啊!不过真正“神”的应该是文章的作者。像这样的谎言,文章中比比皆是。
  一篇文章连起码的“真”都没有了,我们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读、去想象、去表演,这是对“善”与“美”的怎样一种玷污,哪怕这种玷污并不是故意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对具体的文本总是无条件认同,缺乏对文本的解读意识。
  其实,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具有文本解读的意识,设计之前,查找资料、研读课文、理性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虚假。一位老师发现这是一个弥天大谎后,课堂上提供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经历发现谎言的过程。这位老师的做法无疑维护了一个语文老师和他的语文教学应有的尊严。

  二、《落花生》里话人生——提高解读文本的应有能力。
  有了解读文本的意识,但是如果没有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那么在张扬个性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独特体验了,教师却无法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课堂达到怎样一种状态。
  教学《落花生》一文,几位上课教师同样问:“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做人要像像落花生那样,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有的说:“我觉得做人要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不但外表好看,而且实用。”
  一位教师果断下了结论:“做人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虽然不起眼,但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一位教师理性总结:“向谁学习没有对错之分,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么做像落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要么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
  一位教师则不断地引导点拨学生深入思考:“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可贵,但她一味等待别人来发现的思想不可取,因为如果没有人发现,不就埋没一生了?因此,该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得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该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踏实工作,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最后教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扬也好,内敛也罢,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听这三位不同水准的教师上课,他们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恰似佛家入境的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文本原始的价值取向是要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可人们的价值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当时的观念已很难被现代人所接受,但“做有用的人”这一点却是永恒的,如果教师不能体会到这个层次,面对学生的精彩就会捉襟见肘。教学中如果不能恰当及时地进行引导、点拨、指正,那么有时“无知成了有趣”,“独特体验”不知不觉中成了荒唐和肤浅的保护伞。
  那么,解读文本时需要究竟注意些什么?或者说,注意些什么?自己的解读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呢?
  1.“曹冲当时为什么不用这些方法呢?”——防止文本解读的表面化。
  小学语文教学当然要追求“深入浅出”,但绝对要防止“肤浅”。
  有老师上《称象》,问学生:“假如你在场,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个学生说:“造一杆大秤,用大吊车来称。”老师表扬:“你真聪明,还知道用现代化工具”。一个学生说:“搬石头太费力了,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把猪、羊赶上去就行了。”老师非常高兴,对学生说:“你更聪明”。还有一个学生说:“用人来代替石头,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老师欣喜异常,对学生说:“你是最聪明的孩子。”
  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老师未必是“聪明”的老师,因为他对文本的解读已经降到了学生的水准。因为他对文本肤浅的解读,导致了这堂课失去了一次引领学生攀登思维高峰的绝佳机会,这样的机会把握住了,课堂将会充满智慧的味道。如下:
  师:假如你在场,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造一杆大秤,用大吊车来称。(笑)
  师:大吊车是现代工具,我们应该回到古代想办法?大家不要急着回答,先静静地想一想,也可以在学习小组先讨论讨论。(内容启发、元认知启发)(生思考、讨论)
  生:老师,搬石头太费力了,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把猪、羊赶上去就行了。
  师:这个同学提供了一个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真聪明!朝着这个方向想我们试试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生:用人来代替石头,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鼓掌)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哎?你们说,曹冲会不会当时也想到了这些办法,但后来没有用吗?他为什么不用呢?
  生:我曾经看过称象的动画片,曹冲为了把大象赶到船上,想了很多办法,动物是不太听话的,要把这么多猪赶到船上,可能很难。(评价启发)
  生:老师,我觉得人比石头大,但比石头轻,可能船上站满了人,船也不会下沉到划线的地方。
  师:同学们,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想,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曹冲确实值得我们佩服,你佩服他什么呢?(研读)
  生:曹冲爱动脑筋,因为……
  生:曹冲善于观察,因为……
  生:曹冲富于联想,因为……
  深入解读文本吧,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根本不会有课堂上的“浅出”,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只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外围兜圈子,即使是评价,也只能是干瘪机械的“你真棒”、“老师真喜欢你”,笑容是刻意修饰的,动作是夸张矫情的,那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2.“养蜂人的生活诗情画意吗?”——防止文本解读的概念化。
  所谓概念化,就是总用一种神圣而伟大的情操去观照文本,总是从崇高的思想上去看待文本。概念化的解读方式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学生与文本隔开,取代了活生生的人的体验,消解了审美主体的再创造的过程。
  《赶花》是浙教版第十册的一篇新增课文,上海的S版教材也有这篇课文。大部分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着力引导学生体验养蜂生活的“诗情画意”,理解养蜂人不辞辛劳为人们贡献“甜蜜生活”的奉献精神,感悟新社会新生活新气象。但是,每一次公开课,我总是会发现有学生流露出怀疑的眼神,我总是会发现有学生欲说还休……他们在怀疑什么?他们究竟想说什么?
  其实,作为老师的我在解读这篇文章时,也有所怀疑,也想说些什么。我想说:作者在描绘养蜂人的生活状态时,全篇充斥着脱离生活实际的语言和不食人间烟火的小资情调。文人雅士认为一年四季追赶着花开的时节,徜徉在花海中,与群蜂共舞,与花香同醉是一种浪漫陶醉的生活。但是在养蜂人眼里,这种四处奔波、风餐露宿的日子,只是为生活不得已而为之的艰辛。同时,我不禁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位作家去苗圃里采风,问一位花农:“你每天穿梭在这些美丽的花丛中,是不是会欢快地奔跑着?是不是特感到特别兴奋啊?”那位花农说:“不,只有我们家的那条小狗才会这么做!”
  让我们更为真诚地解读文本吧,让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解读文本吧,不要刻意追求“高、大、全”的中心思想。曾经听过一堂课,学生说:“我认为,养蜂人这样艰辛地东奔西走,是为了赚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老师抱以微笑。学生还说:“养蜂人在路途中不但会遇到风霜雨雪,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地霸……”老师说:“是啊,所以,我也觉得养蜂人最让人佩服的是为了生活吃苦耐劳的精神。”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概念化的,面对学生如此“节外生枝”,她还能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游刃有余地与学生对话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