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闪烁“文本对话”的光芒

网友投稿文章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7-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段话可谓讲得精辟、深切,它使阅读回归了本位,让学生回归了读者的本位。这段话换言之,就是说文本阅读的过程是读者阅读文本,研究文本,寻找文本空白,从而真正实现“文本对话”的过程。那么如何让“文本对话”在语文教学中闪烁光芒呢?

  一、 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老师们学习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后,于是乎,课堂中原来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一言堂。一堂课,学生读、学生议、学生评、学生演,而教师却冠冕堂皇地光荣退居二线,或一个劲地拍手叫好,或一个劲地点头微笑,偶尔也穿针引线,但只是个过渡连接作用的破折号。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根本不能或不敢及时做出应有的反映,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也无法给出自己的评价,更不用说什么引导点拨了。这对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颠覆,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在教学中到底是什么角色,应发挥什么作用?估且不谈,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调控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给学生评价、指导、点拨。

  首先,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对文本进行个性的阅读、理解、提出富有个性的创见。事实上,许多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基础。

  其次,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因为语文教材很精彩:或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古人说,读书就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年龄和阶层的区别,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而阅读教学不正是把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而读书吗?那么教师怎样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那?

  1、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文本,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应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明确学习要求:⑴预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读书,查字典,基本扫除字词障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⑵精读。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即在老师讲解点拨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思考,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⑶感情朗读。一般用于课后,感情朗读部分课文或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读课文时,主要靠自觉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种朦胧的、散乱的,却是学生阅读思维激流中的闪光的浪花。这时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如在教《凡卡》一课时,我出示讨论题:“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他的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们经过紧张的思索,一番独立地探求,个个跃跃欲试,此时,我抓住学生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进一步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即使爷爷把凡卡带回乡下,能否摆脱苦难的命运?为什么?”这样层层深入,不断转换思考的角度,使学生对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使学生在强烈的情绪活动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深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主动深层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 作者——走近他,摆脱他

  课本选文是经典之作,凝聚着人类共同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它既是作者的,又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读者只有与作者、作品水乳交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我们要想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就要让他们走近作者,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就应该引导学生与背景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现实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中走进文本、读文悟意、感受体验,又要能跳出文本、引入生活、读出生活、读出自己。 

  1、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心灵碰撞。任何作品,都带有作家自传的性质,即所谓“文如其人”。但由于作家生活的时空与读者有距离,读者必然会对作品中所表述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文化背景产生疏离感。因此,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之前先走近作家的时代,走进作家的生活,走进作家的灵魂,才能使学生对其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也才能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主动与作家心灵碰撞,真正触摸到作品活的灵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丰富的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作家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创作道路等有关信息,让他们课前就走近作者,欣赏作者;有条件的同学我还推荐他们阅读作家传记及其经典作品,增加感性储备;在课堂上,我把课文的导入权交给学生,或从讲述突出作家个性的故事入手,或从作家的自述导入,或从摘引评述作家的名句名篇导入,或从评介作家的生活经历、作品人物、地位影响等导入;在课后,我让学生以“我与作家对话”“我与作家交朋友”等为题写小作文。以写促读,拓展学生的对话空间。

  2、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自我。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精神产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我们对它的理解、感悟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同时应该让学生摆脱作者的束缚,穿越时空,给作品赋予现实意义。

  首先,引导学生联想与自己相似的情感。如在讲《第一场雪》、《秋天的怀念》等文章的时候,我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在大雪来临时候的感受,思考一下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情。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不用伤筋费神,我们在上课时也只需做一个引导。这样再来学习课文,文中作者看着白雪皑皑的美丽世界时那种强烈的兴奋,早已融进了学生的心田;在母亲为史铁生默默承受一切时,作者所感受到母亲对自己深沉的关爱,也就移植到学生的身体里了。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如在学习《童年的发现》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肯定是多姿多彩的,是开心快乐的,学习的内容也就鲜活了。这样,当读到“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时,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三、 文本——它也能说话

  语文教学是活的,因为教师是活的,学生是活的,同样文本也是活的。《新课标》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对话”一词本身就表明文本是活的,它也能说话。

  首先,文本的“空白”召唤着我们去填补。所谓“空白”那是指文本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是文本已经实写出来的部分对读者所暗示的东西,它存在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细节描写等方面。那些藏匿在文本中的许许多多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1. 在情节“空白”处推想。有时候,作者由于构思炼意,布局谋篇的需要,常常在叙述事情发展过程时,省略一些情节。对于文本中前后跨度大、跳跃性强的情节空白,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物形象。《诚实的孩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妈妈叫他给姑妈写信,承认自己说了谎。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姑妈在信中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这里就隐含了一个情节空白: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怎样?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想象信的内容。在此处填补空白,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点燃了。经过合理的填充,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2、在符号“空白”处品味。标点符号的作用是表示语音停顿或表语气语调等。这些语气、语调传达出了文本的感情内涵。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富有情感的符号空白,引导学生体验和填补,在符号、学生、情感之间建立一种心理链接以后,就会激发他们产生共鸣。如:《荔枝》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母亲见到儿子买回那么贵的荔枝,批评儿子,但作者使用了省略号替代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我让学生细细探究,方能理解此处省略号为我们设置了一处“符号空白”,其中蕴涵无穷意味。细读前文,我们不难看出母亲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她买的沙果每个带着疤,有的还烂了皮,每斤只有5分或1角。而儿子买的荔枝却几元钱一斤。母亲自然会觉得儿子浪费,但同时,当她面对儿子的一片孝心,她又怎能不感动!“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这个省略号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

  3、在心理活动“空白”处猜想。《她是我的朋友》中的有这么一段话:“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作者通过小男孩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男孩复杂的内心活动,但同时就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出现了空白。我上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沉默时,小男孩想();忽然又放下去,小男孩想();然后又举起来,小男孩想()。这样,通过想象,学生们揣摩出了人物的心理,情感也随着人物的心理变化而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