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开始阅读

阅读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11-10-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阅读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在信息时代,阅读更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构建学习化社会即是构建“阅读社会”。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强调学生应在“好(hǎo)读书”的年龄“好(hào)读书”。教师也渴望学生能在课外积累大量的知识,养成热爱读书、勤读好思的学习习惯。而对于学生家中、学校图书室没有足够的书源;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这种状况该怎么办?这不得不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面临这种现状,对此做了一些探索。  
  一、拨动学生想读而不知从何读的心弦,及时提供相应的课外阅读资料。  
  新课标的教材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课外去延伸、去发掘的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教师的参考书上也经常刊登有网址可供查询;学生也有强烈的获取知识的动力。而我地学生并不具备上网查询的条件,学校图书室及大部分学生家中又无可与教材相配套的相关资料、书籍,学生渴望课外拓展的愿望受到了限制,怎么办呢?于是,笔者在调动学生课前尽量多渠道查资料(对及时查找资料的同学及时表扬)的基础上,精心为学生编制了一套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渴望学生能在课外查询到的相关资料订成一本小册子,供学生阅读。这样一做,就在学生想读而不知从何下手的时机,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阅读的材料,自然也就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可逐渐减少提供资料的次数,而逐渐转为学生一种自觉的课外查找资料、积累资料的行为。学生的阅读范围得到拓展,阅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教师为学生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想读书的欲望。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准备、学生无意识的接受到学生主动的探求、获取。  
  低年级是人生阅读的起点,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进了小学,认识一些汉字之后,就会产生认读词语、短句的欲望。如果我们因势利导,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为他们持续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内在动力,一旦读书变成了自觉的要求、爱好和乐趣,将使孩子终生受益。为此,笔者根据儿童心理,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日开始为学生阅读一篇“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和古诗”;之后主要阅读叙事性作品和诵读优秀诗文。随着阅读的进程,到后来,逐渐由教师提供书源,由一生前一晚在家中准备一篇文章的朗读;最后,由学生自己提供阅读的材料;现在,由学生自主推荐阅读到的好书目。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  
  这一过程,“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充分领略了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的确,听的越多,孩子的阅读期待也就越强烈。那些第二天准备阅读的同学,并非只读了他为同学阅读的那一篇文章,而是翻阅了整本书的大部分文章,交流的乐趣也在其中。仅仅是听朗读,已不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许多学生已开始利用假日主动逛书店,开始有目的的阅读、购买图书了。阅读的兴趣已开始养成。  
  三、提供交流的机会,好书与大家分享。  
  1、教师除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外,还可与家长沟通,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时机,把教师事先已精心挑选的情节鲜明有趣、人物形象鲜活、语言节奏优美的好书目贴于教室内,供家长们参考。几年来,笔者在每一个假期中都是书店的常客,开学第一天,就有家长询问本学期有哪些好书适合孩子阅读了。  
  2、每周固定一节课开展阅读交流。前半节课让学生交流最近读书的体会、读到了什么好书、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后半节课让学生在交流后静静地看书,为学生阅读创造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倡导体验阅读。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激励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质疑,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提倡朗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让语文课堂上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而非将一堂课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所谓的课文分析上,花在“课堂提问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前人就用这种方法造就了众多的文坛泰斗。多读就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而对于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美文,则提倡摘抄,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因为,背诵也是一种最实在、最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经常背诵,会使人的知识越来越充实,大脑越来越聪颖。而少年儿童正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不背诵,就无以积累语言材料,头脑里没有一定的语言信息,想提高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有了阅读的兴趣,还必须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诚然,孩子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其心灵也已随书一同打开。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课内外自主阅读,其思维、感情、体验,徜徉在书海中,心灵获得洗涤、升华。  
  “让书香充满学生的心灵,让书趣溢满孩子的童年”。为此,教师还需再努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