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阅读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尤其是自学能力。
什么是自学?是自主学习,还是自己学习?抑或是兼而有之?我认为是兼而有之,有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才能学会独立学习,不须老师教而自己能学懂学会。因此,必须遵循新大纲所强调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从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着手。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得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同任何事件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我常想:几个月能培养出一名熟练的汽车司机,二、三年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就在于他们学会了知识后天天实践。小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自学。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尽让学生吃米糊,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真正的学习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指导学生提问题,于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采用猜谜、讲故事、录像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难,它既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需要,也是课堂民主的表现,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认真读书、独立思考、乐于提问的习惯。
2、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小学生由于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不足,依靠兴趣还是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用提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也正是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自学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启迪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1)从课题之处提问题。课题是文章的眉眼,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密林怪客》这一课题,“怪”是题眼,引导学生从这个字上思考,学生就会问“怪客”是谁?它做了什么事?等。
(2)从矛盾之处提问题。在课文内容中安排“矛盾”之笔,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精警之笔。教师要善于捕捉矛盾之处,让学生提出问题。如《海滩上的小姑娘》一文,小姑娘看到美丽的贝壳,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既然小姑娘这么喜欢贝壳,画家给她贝壳,她为什么不要呢?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了提问题的方法,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认真阅读,在潜移默化中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不断深入的读书实践中自学。
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是不断深入的过程,历经初读、精读、积累与运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学,并体现不同阶段的特点。
初读,是读一读全文,了解全文大概的意思;学一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读懂部分生词的意思;读懂课文部分内容,对读不懂的词句作个记号,留到精读时再学习。初读阶段老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课题的探索开始,也可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课文内在的情趣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是交代自学任务,指点自学方法。
精读,是抓住课文的重点,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指导学生深入学习。学生初读时遇到困难,要在精读时解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在这阶段深化。有些老师认为精读阶段任务重、难点多,学生难以自学,主要靠老师讲解。其实,这是形而上学。精读阶段的任务,犹如树上的果子,老师不一定要摘给学生,给学生一根竹竿或者一架梯子,学生就可以打(摘)到果子吃。对课文的重点句段,学生理解的难点分散,或者指点具体的方法步骤,学生还是基本上可以学懂的,关键之处,老师再来个画龙点睛,学生就能学得很深入。
如《田忌赛马》一文是有关人生智慧的教育,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主要是:从田忌赛马这件事可以得到什么启发?精读时如果直接从难点切入,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但若老师指点理解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则能通过自学解决这一难点。精读时指导自学过程如下: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2.孙膑的计策为什么能取胜?计策是怎样想出来的?3.田忌赛马这件事给你什么启发?1、2题逐题自学,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3题则是对1、2题答案的引申,有了1、2题的思考作答为基础,学生就能较顺利答出第3题。
积累运用阶段,也可以引导自学。积累的基本方法是熟读成诵和摘抄词句。精读后,可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再把它熟记。如《五彩池》,有的学生喜欢比喻句,有的则对某个内容的描写更为喜欢,老师可凭学生兴之所致去摘抄、诵读。
运用也是这样,对课文中所学的词语,少作造句之类的练习,而可提供几个情境让学生选择或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说(写)几句话,用上课文中的新学的词语。这也是自学,自己学习运用,要用的词语是自己挑的。
三、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生大纲所提倡的一种学习形式,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新大纲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有一个前提,即以学生的自学即读书思考为基础,没有这一前提,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有一个重点,即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因此,合作学习中的自学,是在读书思考基础上的更加深入的读书与思考,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再读书再思考,是展现个性的自学。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更深入地自学,问题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是学生本是模糊的认识须经过讨论交流才能明确的,或者是学生本是肤浅的认识须经讨论才能渐趋深刻的,或者是要鼓励求异,导出丰富多彩的答案,因此问题可以是就课文的疑难处出题,也可以是引导想开去的题目。如《一定要争气》文中童第周深含哲理的一段话,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效果是不一样,因此教学中可先分小组交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再在班上交流。如此一来,学生既用自己的也结合别人的经验来理解这段话,自然深刻得多。又如《田忌赛马》一文,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田忌要不要再比,说说理由,学生要说出个理由,就要再回到课文,读书、思考,这是更深入的自学,带有一点点思辨色彩的自学,创新意识也在这种自学中萌芽。
总之,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阅读教学进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解放了学生,有“救活”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自读 感悟 体验——阅读教学刍议
下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提问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