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 体味 内化 提高

诗词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8-08-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反复吟诵,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体现整委婉。虽不一定摇头晃脑,但却可以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读出节奏。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入忘我之境地,就会欣赏到优美的意境,通晓诗人的心情。这样的吟诵,给予我们的才是一神美的享受。

  诗歌在古代就具有“教师”的资格和职责,德国哲学家谢林曾把诗歌称为“人类女教师”,诗人的体贴和关怀教人懂得爱和柔情,在这样的诗歌抚慰和熏陶下,读者的感情世界就可能变得更加丰富、细腻,心理气质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清人江顺诒在《愿为明镜室词稿序》中也曾写道:“余性刚而词贵柔,余性直而词贵曲,余性拙而词贵巧……余性浅而词贵蕴蓄,学词冀以移我性也。”看来他欲以读词来修补其性格的某些不足,由此我们不难感知古诗词对读者心理的影响,它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提高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

  怎样去解读古诗词呢?有人把它当作古文去逐字解读,得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词语;有人把它当散文去欣赏,认为诗词如一种情感、一串思想、一种道德,但他们忽略了诗中还有意象、语言韵律的组合……

  孟浩然《春晓》语言浅显,浅可浅到三岁幼儿皆可诵读,一年级学生也可解读为:春天睡懒觉,听见鸟在叫,夜里刮风又下雨,许多花儿都落了。而深究呢?要捕捉其丰富的意蕴、题旨与情趣却非易事了。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须由读者沿着诗人的思维方向去丰富去补充。诗人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潇潇风雨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的凄迷意境;那处处啼鸟,远近应和,使人如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淡淡几笔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描绘了无边的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去体味那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诗中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犹如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反复吟诵,使人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这意境、这神韵哪里是几句话能表述出来的呢?

  那么,解读、感受这可意会而不易言传的意境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那就是诵读。反复吟诵,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出委婉,虽不一定摇头晃脑,但却可以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读出节奏。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入忘我之境地,就会欣赏到优美的意境,通晓诗人的心情。这样的吟诵,给予我们的才是一种美的享受。

  一、理解诗人,解读诗的内容。

  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人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以唐宋诗词为例。唐分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宋分北宋、南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如果对这六个时间段的主要特点心中有数,那么对诗作主旨的理解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诵读时感情技巧的处理也就有所依据了。

  当我们读“安史之乱”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词和之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词,情感的表达自不相同。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想象奇特,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有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好一个—乜”,好一个“落”,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真是万里一泻,末势犹壮。读这样的诗句,自己都有叱咤风云的感觉,自然胸也挺,腰也直,声调高扬,气势磅礴。

  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读这样的诗句,犹如黄连在口,苦涩、沉郁、深沉,方能读出诗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情怀。而读诗人十一年后写的《登高》时则不能如此,“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只有用满是沧桑的声调方能传达诗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只有用悲凉沉郁的声调才能让人感到诗人久客孤独的内心,悲秋苦病的情怀,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最后以“软冷”的语调收尾,诗意表达就更深沉了。

  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我们的诵读方式也自应不同。我们读到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陆游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就不能不想到南宋前期是剑与火的时代,血和泪的时代,仇共恨的时代。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爱国诗人们的作品是蘸着自己动脉中沸腾的血液写成的,它们光昭日月,气吞山河,不仅唱出那个时代最强音,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严峻斗争中,也曾教育和鼓舞过千百万人。读这样的诗词,我们自己都会热血沸腾,产生惊心动魄的感动。有了此情,即使读婉约派女作家李清照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会一改柔美明艳的语调,“拨动铜琵琶,叩响铁绰板,放开关西大汉的粗嗓门,高歌一曲”,让诗句喷发出火焰,表现出坚决抗敌的态度。

  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用更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古代的许多送别诗大都表现了“黯然销魂”的情感。但同为送别诗,由于作者所处时代不同,诗人际遇不同,风格就不相同,我们读来方式也不能相同。

  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少年的离别,诗人劝慰杜少府: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个在天边,一个在海角,而情感交流不和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这首诗一洗离别悲酸之态,意境开阔。我们读起来也应语调爽朗,节奏明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是深情体贴的离别,“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构成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画,读来绝不应是黯然销魂的那种离别情调。所以语调要轻柔明快,透露出一种轻快富于希望的情调。最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主人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包含着对远行者深情的体贴,殷勤的祝愿,临别的依依,复杂的感情尽在这句诗中。读来要深情而绝不悲哀,凝重而绝不暗淡,方能把这首诗的神韵表达出来。

  再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充满诗意的离别,是一种在愉快中分手,在向往中惜别的送别。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他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是在那繁华的季节,去那繁华的地方,一定会很快乐,他自己很向往扬州,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跟着飞翔,我们读起来,一定要灵动、愉悦、充满畅想,让听者随诗人神驰目眩,在灿烂的阳春三月,放舟长江。(示范朗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对于不同时代,同为豪放、浪漫派诗人的作品,读时也应根据诗人不同际遇、不同风格区别对待,不能一概以高八度的声调处理。例如李白和辛弃疾,同样的浪漫、豪放,同样有壮志难酬的苦闷,但李白不得志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被现实所困却不愿接受,反过来想征服现实。他愤郁、狂放,但又高昂、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辛弃疾却是北伐宏图蹉跎成空,其将才相略无处发挥,一腔忧愤尽托于词。“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用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这里的欢笑,比痛苦还要悲哀。“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这是醉后的狂言,清醒的抨击,他抑郁不平,但不失英雄本色,尽现出一股浑厚、苍莽之气。

  了解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生平,解读了诗词的内容,原则上是可以诵读了,但还要注意第二点。

  二、把握神韵,内化诗的内容。

  古诗词中往往贮存着十分丰富能贯通古今的人生意蕴。

  如果我们在读诗词时,能把其中蕴含的情感揭示出来,从而激活自身的情思和联想,那就算把握了神韵,这样的诵读方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方法有三:

  1.理解的诵读。
  朗诵是有表演艺术属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既然表演,不妨我们来当演员。扮演谁?作者!用自己的感受去触摸诗人的心灵,读出诗作的神韵。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常以雄文大手笔写豪迈之情,而这首词却是以柔婉的语言写出了悼念亡妻时柔肠寸断的感情,如何读好,必得抓住神韵。
  闭上眼睛,深呼吸,此刻我是苏轼——一个以豪放词著称的词人,但这是一首婉约词。我为什么要填这首词?我妻子死了十年,昨天晚上我梦到她了。我一个老人,此时欲哭无泪,欲罢不能,我不是“妻死不悲鼓盆而歌”的庄周,也不是“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李白,我是仕途失意,生活颠簸,过早衰老的“尘满面,鬓如霜”的词人;你是同往常一样“小轩窗,正梳妆”的妻子,我们苦苦思念十年后的相见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情感真挚朴实,却深如海洋。最佳结尾:“明月夜,短松岗”寄实情于常景,以景结情,余音袅袅。不见斧凿,不加藻饰,不用典故,不染铅华,这是诗作的神韵。领悟至此,再读就不会读成哭天抢地、涕泪纵横,或是拿腔捏调、无病呻吟了。(示范朗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