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词语教学浅谈

词语教学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11-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只有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形成一个具体可感的内部语言环境,才能更好地去听说读写。然而,当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却因过分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而出现了被弱化、浅化的现象。目前,有不少教师认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大多数词语他们完全可以通过预习课文自行掌握。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必须摈弃成人意识中的“想当然”,并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中和学生一起去强化、深化和活化小学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

  一、一唱三叠——在反复中强化
  课文中那些难读难写但又不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词常常会让教师手足无措——一个一个挑出来读既怕落入俗套,又怕肢解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不指导学生读又觉得不踏实。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在读与不读中作出选择呢?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片段——
  师: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我们没有听过,或听过但没有见过,或见过但没有吃过的东西。
  (教师多媒体出示:嫩蔷薇枝、才开放的映山红、青豌豆、青枣、青玉米棒子、马齿苋、野葱、灰灰菜、荠菜。)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
  (学生读,教师随机正音。)
  师:大家读得真棒!大家发现没有,这些东西都是植物,而且还是作者小时候吃过的植物。当作者饥饿时,她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生(齐读):嫩蔷薇枝、开放的映山红、青豌豆、青枣、青玉米棒子……
  师:作者张洁饥饿时,她能吃到的也只能是——(学生接龙读“嫩蔷薇枝、开放的映山红、青豌豆、青枣、青玉米棒子”
  ……)
  师:饱尝饥饿的张洁对这些植物肯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家认真体会张洁的感情后再读一读这些植物的名称。(学生齐读“嫩蔷薇枝、开放的映山红、青豌豆、青枣、青玉米棒子”……)
  如此众多的词语,在执教教师的引导下就形成了一个作者小时候饱受饥饿的“场”,进而使学生明白了这些词中饱含着作者的特殊感情。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这份情,读起课文来就会声情并茂。

  二、嚼词品情——在品味中深化
  语文教学需要在嚼词品情上下工夫。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词虽然大多属于常用词,但学生只有正确理解这些词的意思,才能为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和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对于那些远离学生生活且学生又必须理解的词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用心玩味,以便让词语抵达学生的心灵深处。
  例如,《打碗碗花》一课中的“一茬接一茬”比较抽象,如果不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其意思的。教学中,我们就可按下面的方法突破这一难点。
  (教师板书“一茬接一茬”。)
  师:课文中的“一茬接一茬”写的是什么?现在大家找出包含“一茬接一茬”的句子读一读。(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后教师指导学生读。)
  师:哪里有这样的野花?
  生:田埂边和荒地里都有。
  生:水库边的草地上也有。
  师:现在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野花“一茬接一茬”地盛开时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作点评。)
  师:是啊,野花“一丛接一丛”“一片接一片”地盛开就是“一茬接一茬”。现在,谁想用朗读展现一下这份美呢?(教师指导学生读句子。)
  师:还有什么也可以用“一茬接一茬”描写呢?
  生:韭菜也是“一茬接一茬”地生长的。
  师:“一茬接一茬”不仅可以指有生命力的植物,俗语中还可以指人和其他事物。大家能说几句吗?
  生:买菜的人“一茬接一茬”地离开了。
  生:我们用的教材“一茬接一茬”地换,让我们很烦恼。
  师:每个词语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精彩的世界,只有爱读爱想的人才能看到这个世界。
  运用“联系文本——融情想象——适度追问——深入思考”的方法引领学生在语境中揣摩语言,可使学生在拓展中深刻理解语言。

  三、润物无声——在联想中活化
  词语不能作为没有生命的符号僵死在人大脑的某个角落。人的意识中都有词的形象,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重现语言形象,使其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请看下面两位教师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饱经风霜”一词的处理。
  【教例一】
  (课前学生已通过查字典理解了“饱经风霜”。)
  师:什么是“饱经风霜”?
  生:形容人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磨难。
  师:车夫的脸为什么要用饱经风霜形容?
  生:因为车夫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磨难。
  【教例二】
  师:大家先把眼睛闭上回忆一下生活中曾见过的“饱经风霜”的脸,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作进一步的引导。)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车夫的脸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作进一步的引导。)
  师:从这张脸上大家能看出什么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作进一步的引导。)
  师:是啊!车夫就是这个样子。同学们,假如你们当时也看到了他,你们会怎么做呢?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做法。)
  课后,当执教者都出示油画《父亲》让学生填写“()的父亲”时,接受教例一教学的学生能填写“饱经风霜”的仅占19%,而接受教例二教学的学生能填写“饱经风霜”的却占到了94%。这是因为教例一中学生对“饱经风霜”一词的理解是抽象的、静止的和教条的——他们只是用一种抽象的语言解释了另一种抽象的语言;而教例二则深深地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饱经风霜”进入了学生的精神领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