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与素质教育
诗词论文我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对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古诗“兴观群怨”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诗歌具有抒发感情、认识自然和社会、团结群众、针砭时弊的重要功能。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是把诗歌作为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来看待的。这也是我国古诗千百年来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虽然大都是一些五言、七言绝句,但却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对这些古诗的内容稍加分类整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1、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白居易的《暮江吟》,杜牧的《山行》,张继的《枫桥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在这些诗中,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吟唱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壮丽风光。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河山之美,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2、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如骆宾王的《鹅》,孟浩然的《春晓》《宿建德江》,杨万里的《小池》,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鹿柴》,王安石的《梅花》,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柳宗元的《江雪》等。这些诗或描写动物,或描绘四时之景,或吟咏幽境别趣,写得生动、逼真,美不胜收。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自然,领略自然之美、天成之美,学习观察自然,培养爱美的情趣。
3、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如李绅的《锄禾》《古风》,张俞的《蚕妇》,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等。这些古诗,有的赞美劳动,有的歌唱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有的揭露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遭受的剥削。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勤劳节俭的美德。
4、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示儿》,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这些古诗有的抒发了在异族入侵、战争离乱中对故国的深深思念,表达了收复失地、盼望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的抒发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有的表达了朋友之间或亲人之间深厚、淳朴的感情。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5、阐发生活哲理和自然规律。如白居易的《草》,苏东坡的《题西林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这些古诗用生动的形象和浅近的手法阐发生活的哲理或自然发展的规律。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学习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6、描写儿童生活。如《所见》《小儿垂钓》等。这些诗通过捕捉儿童生活的一个场景,生动、逼真地刻画了儿童的天真和童心、童趣。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促使学生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虽然数量不多,篇幅不大,但每一首诗都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着重要作用。认真搞好古诗教学,使学生理解古诗内含的思想,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我国古代诗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日臻完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这些古诗,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充分认识这一点,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音乐美。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格律要求很严。每首诗读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感。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读出古诗的节律和音韵,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背诵,在吟诵中体味古诗的节律和音韵之美。还可以借助一些被谱了曲的古诗的演唱录音带或一些著名演员朗诵古诗的录音带,使学生深刻感受古诗的这种与音乐暗合的美。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在音律、节奏、音韵上敏锐的感觉,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打下基础。
二是对称美。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对仗,对词、句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每首诗像一个严整的方阵,句数一定,字数相等,上下句之间,对应的字词之间,都有一种形式和内容上的对应关系,每首诗都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对称之美。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工整的板书,把古诗的这种美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词句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出来。如:
两个 黄鹂 鸣 翠 柳,
一行 白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岭 千秋 雪,
门 泊 东吴 万里 船。
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领略我国古代诗歌的形式之美、结构之美,培养学生的美感。
三是绘画美。我国古代诗歌讲究诗中有画,具有极强的绘画感。如: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短短十八个字,却活生生地勾画出了一幅生趣盎然的白鹅浮水图。十八个字中,“白”“绿”“红”“清”四个字描述颜色,“浮”“拨”“歌”三个字表示动作,“曲项”“向天”两个词形容神态。正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这些表示色彩和动态的词,才使得这首诗具有一种多彩生动的绘画美感。再如,《所见》和《小儿垂钓》中描写小儿神态的诗句,极生动地描画出儿童那种天真烂漫的神态,使读者好像看到了“牧童捕蝉图”“小儿垂钓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浮现画面,还可以借助图画帮助学生领略古诗的这种绘画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四是意境美。我国古代诗歌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讲究意境。一首好诗,往往能把人带进一个美妙的境界,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享受。如李白的《静夜思》,全诗只有二十个字,却写了天上的明月,游子的思绪,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游子月夜思念故乡的优美意境。讲解古诗的意境,是难度较高的要求。因为意境不仅是形象,而且包含有联想和想象,包含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在教学时,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吟诵,可以自然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二是教师要讲清诗歌的字面意义及其蕴含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古诗,大都比较浅近,其字面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也有一些字、词的用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字不是现代汉语中“坐着”的意思,而是“因为”的意思,再如“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不是现代汉语中“值得同情”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类似这些字、词都应让学生准确理解。教师还应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古诗的主旨所在;三是要求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在自己的脑海里再现诗歌的意境。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认识水平有限,不可能要求他们对每首诗的意境都有清晰的理解和想象。诗的意境不仅是诗人创造出来的,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体验,对诗的理解和认识再创造的。尽管如此,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领略诗的意境之美,并为他们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和知识的日渐丰富,对古诗进行反刍式的理解打下基础。
如上所述,古诗教学应该充分挖掘诗歌的美学价值,教会学生认识美,领悟美,欣赏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充分运用古诗的写作特点和优美语言,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我国古代诗歌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创作手法丰富多彩,搞好古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古诗的显著特点。如《鹅》《早发白帝城》《小池》《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江雪》等,都是不假雕饰,直陈其事,任意铺排,运用了“赋”的手法,或刻画出生动的形象,或将人带入一种悠远的意境。《望庐山瀑布》《山行》《暮江吟》等,有着精彩、生动的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霜叶红于二月花”“露似真珠月似弓”,都以“比”的手法创造了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兴”的手法的运用,更是俯拾即是。如《锄禾》以锄禾起兴,从而引出节约粮食的道理;《古风》以春种、秋收起兴,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农民辛勤耕作却备受剥削的残酷现实;《草》则以“离离原上草”起兴,从草的枯荣揭示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自然规律。所有这些手法,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传统手法,至今仍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了解这些写作手法,无疑会对提高作文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描写,如何叙述,如何以比喻来描写事物,如何从浅近的事物引申出深刻的道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谈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点睛作用
下一篇:小学古诗的审美教育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