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综合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6-03-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两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1、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需要们人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去激励和推动。因为激励可以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人有了自信,就会产生巨大的勇乞和动力。古往今来,那些有所成就的发明家,他们的创新行为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激发。李时珍因为从小就立下志愿要为穷人看病解除痛苦,所以不怕山高路远,不怕来寒酷暑,到各地去采药、尝药,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童第周正是凭着“一定要争气”的决心和毅力,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终于为自己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快速计算法的发明家史丰收。在上小学时就发现了算术教学中的一个怪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演算习题,习题的数字读、写、看都是从左到右,从高位开始的,而运算正好相反。史丰收问老师:算术能不能从左向右,从高位算起?老师沉思后说:几千年来都是这么算的,课本上也是这么写的,你也就跟着这么学吧!不过你要有兴趣,也可以发明创造嘛!在老师的激励下,他的创造愿望终于如愿以偿。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造欲望就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性的规律。”青少年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也是喜欢创造。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教育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思维敏捷而不深刻,因此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二、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凭借课文,紧扣语言,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大量存在,且分布广泛,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去挖掘。
  1、创新因素蕴含在语言、思维、德育、美育之中。如(司马光砸缸)一课,教学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进而从这一故事引申到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按定势思维方式救人,得想办法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如果教师挖掘出了这一创新因素,通过训练,就能使学生既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又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又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位学生发问:课文中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我觉得不正确,咱们国家那么多名胜古迹,比北大荒好的不是有的是吗?教师没有正面道出答案,而是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一位学生说:“小丽是比大荒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感情特深,当然会认为那儿最好的。俗话说,月是家乡的圆,水是家乡的甜。我认为美除了自然美外,还有情感美。”可见,学生已从课文的美育因素和审美中获得了新的审美感受。
  2、创新因素广泛分布在词、句、段、篇之中。词、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词、句理解和词、句运用上的创新。如《我要的是葫芦》,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句中“谢”这个词的词义,一般都理解为“脱落”(词典上也是这样注释的),如果我们不是照搬词典,而是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实地观察,就会发现,刚长出不久的小葫芦下面的花并未“脱落”,只是“枯萎”而已。不仅葫芦如此,南瓜、东瓜、丝瓜、西红柿也大都如此。又比如课文中的句子有的看似平常,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实际上潜藏着创新的诱因。《月光曲》中,当贝多芬弹完一典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一位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个句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原因,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1)贝多芬默认了。(2)贝多芬廉虚。(3)贝多芬怕被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4)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进入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5) 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回答。(6) 贝多芬认为遇上了知音,非常激动,说不出话来。(7)是课文省略,下文“让我再给您弹一曲吧”就是回答。学生的这些设想都有了可能性和合理性,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改革创新教育的方法
  1、在积极启发中创新,启发式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通过启发知识来创新。其基本形式有:启发问题、启发猜想、启发概括。启发问题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猜想就是对提出的问题要敢于大胆地猜测、想象和联想;启改概括就是使知识在积累中不断选择、提炼,从而获得更新。笔者特别欣赏张平南老师教学《我们家的猫》一课时,对启发式的成功运用。如,引导学生理解猫“尽职”的神态,抓住关键词“屏息凝视”启发猜想:学生驰骋想象,用不同语言说出了猫一连串的动作;好几个钟头守在老鼠洞口,连大气也不敢出,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住老鼠洞(有的学生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等词语转换)。又如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时,抓住关联词“既……又……却……”启发学生对猫的古怪性格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同时又教学生掌握了一种新的关联句式。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举多得。当前,启发式教学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不少教师误认为一问一答就是启发式,把启发等同或局限于提问。事实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有感情的讲解,形象的动作手势,以及演示、参观、实验等,都会引起学生的联想活动,打开他们的思路,从而获得启示,诱发创造。可见,启发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着非常广阔的天地。二是操作问题。常听有的教师抱怨说:我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可学生还是启而不发,真拿他们没办法。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可能与教师未能把握住契机有关,该启发时就启发。既开启在学生学习的疑点和难点之处,开启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开启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之时。再者,启发需要一个过程,不能都期望短时间内一次性完成。有些学生一时“启而不发”是可以理解的,应该相信他们,给予时间和机会。如果启发后学生实在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就应通过生动、具体、细致的讲解去完成。并非启发式就是一切问题都要启发学生自己完成。
  2、在深度讨论中创新。讨论法教学具有信息源多、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即时反馈能力等优点,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计论、教师讲评的步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汇报、自学提问、与他人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从全国第五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重庆市黄兰老师教学《灰雀》一课中深有感触。学生的提问既新疑又深刻,讨论的水平也令人耳目一新。如学生问:“列宁为什么跟不会讲话的灰誉讲话,而不跟会说话的男孩讲话呢?”教师不急于回答,而是因势利导,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啊!我也弄不明白。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一个学生说:“列宁怕小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孩。”另一个学生说:“列宁表面是对灰誉讲话,实际是跟小孩子说话。”一位历史巨人像一个普通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跟灰誉交朋友,列宁爱小孩、爱灰誉之情尽在不言中,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都充分体现出来了。可见,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新力。当前,开展讨论式教学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有的教师并未真正认识讨论的优势和作用,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教学的时髦包装。这些讨论的问题往往缺乏价值,三两分钟就草草收场,显然是搞形式而忆。另一个问题就是讨论的气氛还不够热烈,效果还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教师还没有真正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或多或少还有顾虑;再者平时教学中类似的训练太少,学生还没有形成自由、自在、自觉的讨论习惯,所以讨论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始终要牢记三点:第一是爱护和保护;第二是帮助和培养;第三是开发和扶持。

  四、积极开展创新性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课外活动要为学生施展创造才能提供舞台,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洗能资料、有设施、有场地。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开展导读服务活动,包括设立素质教育读物专架、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举办导读讲座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内学得的知识得到印证和拓宽,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2、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电视台、广播站、少儿剧团。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和实践来挖掘。放手让学生创办自己的报刊、电视台、广播站、少儿剧团(课本剧),主动充当小编辑、小记者、节目主持人、小演员的角色,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为不断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