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浅议

预习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11-1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为了提高预习的有效性,经过不断的尝试,我有了一些体会:

  一、精心设计预习提纲
  设计出高质量的预习提纲是提高预习有效性的关键。我认为好的预习提纲要做到“三贴”:贴近课程标准,依标设练;贴近教学目标,体现重难点;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可望而可及。
  比如,教学低年级《黄山奇石》一文,可这样布置预习题:(1)借助拼音认读课后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你是怎么记住的?(2)在书中找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并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3)你觉得黄山的石头怎么样?教学高年级《钓鱼的启示》一文,可布置这样的预习:(1)联系上下文,说说“启示”“不容争辩”“依依不舍”“抉择”等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2)“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是怎么变换的,你能找到我心情变换的词吗?”(3)读读课文倒数第2段,思考父亲告诫“我”的话的意。

  二、及时进行预习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想让学生在预习时成为孜孜不倦的探究者,我觉得必须善于捕捉孩子预习体验的点滴,一定要及时表扬鼓励,这样会让他们感受到预习的快乐。课堂上我们可采用小组竞赛、组员竞赛、随意抽查等多种方式来检测,课下我们也可通过批改预习作业来评价预习效果。对于预习作业,我们老师往往有这样的思想:反正课堂上还会教,有时间看看,没时间就不看了。这样的做法会带来许多不利。每个人其实都有惰性,小学生年纪小,更是如此,如果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看不批,学生预习的成果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这样的话,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话。老师认真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才会有认真预习的动力。

  三、合理安排预习时间
  合理安排预习时间,也是提高预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平时,我安排了短、频的预习时间,即从每天的晨读课时间里挤出十分钟,让学生初读、深读,整体感知将要学习的新课文;下午的自主阅读课再让出十分钟,让学生整理他们对新课文的疑问、困惑和收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晚上再利用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借用工具书等来自行解决问题。这样的时间安排,看似支离破碎,但却较好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厌学的情绪,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主动的愉悦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预习,提高了预习的有效性。而且我根据预习任务的难易运用学生个体预习与小组合作预习的方式组织预习,也提高了学生的预习兴趣。
  总之,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孩子们交流学习的场所。“好的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充分的预习,能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令人激动的精彩。我们还将不断探索研究,努力提高预习有效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