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研读
课改论文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中小学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教育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912年,当时的南京政府教育部颁发过《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这个概念一直沿用了将近40年,直到1952年我国教育参照苏联模式时,才改用“教学大纲”这个称谓。从性质来看,课程标准可以说是国家教育基本的共同的标准,它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因此,它的标准应当是所有学生无须经过特殊的帮助、通过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就能达到的。课程标准不仅仅是指课程内容的标准,它还涉及学生的层面、教师层面以及与教育系统政策制定层面相关的内容。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
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个定义就比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观念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它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什么,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它实际上是实施语文教育的“总纲领”。由此可见,我们平常所说的“升华教育理念”,就不单单包括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还应包括我们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包括我们对于教育的基本信念。
三、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
2000年初,教育部相续公布了高中、初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两项重要举措,是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国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成为新世纪初叶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改革的精神,洋溢着时代的气息,指明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标志着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准确理解和握语文标准,必将推进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四、《语文课程标准》概况
它科学地阐明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现念,构建了全新的立体化目标体系,提出了教材建设,听说读写,教学评估的新思路。
它具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倾向;
2、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3、立体化。
五、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的新表述:
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标》。
(二)语文课程与人的发展
语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认识语文课程,更进一步了解语文是工具性和文性的统一。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课标》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四)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
1、人文性
①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
②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实践性
①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②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③义务教育阶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生活化
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习得,强调日积月累。
4、民族化
六、语文课程的目标
识字与写字
总目标四个方面阅读
1、目标体系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阶段目标
2、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特点:
(1)纵向的整体性
a、总体目标恰当简明
①1—5条,大体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方法几个方面提出目标,其中也涉及知识和能力的问题。
②6—10条,大体围绕语文知识和能力几方面,提出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方法。
b、阶段目标分明,大体有序。
阶段目标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安排,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
(2)横向的协调性
a、追求综合化
如:汉语拼音放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听”与“说”整合为“口语交际”;专门设综合性学习。
b、增强时代感
c、整体提高,协调发展。
(3)三维的交融性。
七、内容及教学实施
识字教学
(一)汉语拼音教学
1、地位: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
2、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课标》
与以往大纲相比,有这样一些调整
①不再要求直呼音节。
②声母、韵母、音节只要求熟记,不要背诵。
③不要求辅助阅读和辅助写作。
3、数学策略
①应在低年学段完成汉语拼音教学任务,但不强调先集中时间学习汉语拼音,再学汉字。
②充分考虑低年级与幼儿园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衔接、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使教学有趣味,教学方式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努力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景和语境,大力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手段。
③应与学说普通话相结合。
④应与识字教学相结合。
⑤应逐步培养学生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汉字、独立认字、查阅字典。
⑥应考虑本地区方言的特点,明确不同的教学难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二)识字教学
1、地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2、目标:“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课标》
注意要点:
①集中在低,中年级多认识一些字。
②重视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识字的习惯。
③重视逐步培养学生凭借汉语拼音和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能力。
3、思路和策略
①“识”与“写”要求分开。
②低年级应“多认少写”。
③识字教学要讲究字理和心理。
④识字教学要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⑤多媒体手段辅助识字,为识字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新的天地。
⑥在运用中识字。
⑦独立识字,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等独立识字。
(三)写字教学
1、地位:正确流利地书写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交流的基础。
2、思路与策略
①重视培养学生书写的
阅读教学
(一)性质和地位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
(二)教学目标
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阶段目标:
1、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默读:学会默读,养成习惯,具有一定的速度。
诵读:强调诵读的过程,诵读中的体验、领悟和积累。
(这是对技能性的,过程性的要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