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提问

教育叙事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8-08-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教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中有关伐木工人的材料时,我说:“当遇到如此艰难的抉择时,你能果断地选择求生吗?”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要求去答。突然,学生A站起来说:“老师,我能提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吗?”“可以。”“老师,伐木工人采取截肢方法,真的能最终活着回去吗?截肢真的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A继续说:“自行截肢,简单包扎,再艰难地爬回去,要流多少血。况且又是在森林里伐木,行人稀少,离家较远,伐木工人非常有可能在路上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再假如,在昏迷的过程中,遇到凶猛野兽怎么办?”我听了不禁为之一震,说:“同学们,你们还有其他看法吗?”学生B说:“我想了一下,截肢不应是当时唯一的方法。如果先用电锯锯压在腿上的树干,然后抽出电锯,再斜着锯,如此反复,不是可以脱身了吗?”

  突如其来的提问,使精心设计的教案搁浅了,尽管没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令我高兴的是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思考,思维被激活了。

  不过,我却有了新的思考:课堂究竟是什么?课堂教学的意义何在?

  我们常说,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但是,在事实上,教育工作者常常把人“物化”,忽视了教育场所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教育家张伯苓说过,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必须从课堂入手,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最重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意义也就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应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结合体。实现“预设”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出现“生成”才是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也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

  打破“预设”,教师与课堂一起成长!

  摘自《中国教师报》2005年9月14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作弊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