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在诗意地栖息着吗?
教育叙事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栖息”是一种优雅的状态,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这种境界的终点是完美,起点就是教育,而中间的过程则是在教育和个体努力下的不断完善。可见,要达到社会中人们普遍诗意地栖息状态,教师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作为坚持在一线的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总感觉工作的繁琐、单调、劳累,而渐失了工作的热情,渐失了工作的艺术,渐失了教育中的诗意,最终使自己的工作沦为平庸。“诗意地栖息”可以让我们的教育走出平庸,找回诗意,回归艺术。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经常扪心自问:我是否在诗意地栖息着?
诗意地栖息首先要有诗意的工作状态。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担当的是开启人们的心智、传承人类文化成果的重任。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对物质的追求使得人们把自己的工作更多地看作是饭碗和职业,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认同感,更无神圣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中甚至有人产生了职业的倦怠。诗意地工作的前提就是对教育工作的忠诚和热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赤诚。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投入真情,收获希望;把教育作为一种理想,付出爱心,播撒阳光。
诗意地工作要在工作中充满诗意。要做教材的主人:既深入钻研教材,做教材的解读者,又认真整合教育资源,做教材的建设者,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在预设中将新知巧妙生成;要做思想的主人:尊重自己的思想,保持自己的个性,不人云亦云,不拾人牙慧。尊重学生的思想,保护学生的智慧闪光,使他们不盲从,能分析,有自我,有个性;要做诗意教学的主人:教学中全心投入,精心营造,耐心引导,使自己的教学不断有诗情闪现,使自己的课堂常常生机勃勃。
诗意地工作还要富有诗意地育人。课堂中,根据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将对真善美的追求注入学生内心;课下与学生谈心,真诚体贴,使学生如坐春风,似阳光充满心田。用敏锐的眼睛捕捉学生思想行为的闪光,怀着爱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既尊重理解又严格要求,既平等相处又促其进步,既约束引导又解放放飞,既注重言传身教、榜样示范,又创设情境于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熏陶。
诗意地栖息还要诗意地生活。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崇高就在于它的不求索取、无私奉献,就在于它的春蚕吐丝、蜡炬始干。像黄牛默默耕耘,又似人梯,无怨无悔地永立于学涯书山。学校里,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生活中,以高洁的人格成为左邻右舍的典范。不媚庸俗的习俗,不迎合恶劣的风气,不察言观色看别人的嘴脸。面对喧嚣的尘世,怀着心灵的宁静和充实,保持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去构建远离粗俗、鄙陋、愚钝而走向精致、聪慧、高雅的精神家园。
要诗意地生活就要读书,让书籍成为陪伴自己终生的亲密伙伴。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一茗茶,一本书,与大师对话,与先哲交谈。在历史连着未来的时空中穿行,在已知挨着未知的世界中倾听。静寂中,萦绕着无穷的思考,动情处,时时让人得意忘形。除去一身俗气,留下一身秀气;除去一身匠气,增添满身灵气。说话时,虽未必满口珠玑锦绣却也是温文尔雅;待人接物中,自然是得体大方而又彬彬有礼。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只有诗意地栖息着的老师才能感染、引导、培养出追求诗意和富有诗意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要经常扪心自问:我是否在诗意地栖息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在冉·阿让的感召下
下一篇: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