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模式初探

诗词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5-1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概括、精练含蓄的额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多年来,我一直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辅读方法,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模式,并运用于教学实中,使学生受益匪浅。现简介如下:

  模式一:
  故事引入——熟读理解——品读背诵
  教学先将故事的内容,结合写作背景,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有时可配挂图或简笔画),以次激发学生诵读故事的兴趣,理解古诗的内容。接着,出示古诗,经范读或听录音,扫除阅读障碍。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所讲的故事,琢磨词和句的意思,教师及时点拨,学生主动理解。最后,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朗读品味。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思维处于活动、兴奋状态,诵读抑扬顿挫,回环流畅,直至背诵。

  模式二:
  背诵相关故事引入——速读理解——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根据所学古诗的内容,先让学生背诵学国的同类古诗。这样既可复习旧知、加强记忆,又易找到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古诗作平稳的饿铺垫。接着,要求学生快速读通读顺,约略理解古诗大意。然后,学生闭目想象,教师以诗化的语言描述意境,并配上音乐,创构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深藏在跳动的字里行间的深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最后,配乐诵读,学生置身于诗的煤精,体察、感悟、陶醉,直至背诵。

  模式三:
  自学检查——质疑讨论——尝试辅导——欣赏练习
  初读时,学生划出读不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句。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学生初步读通、读懂,教师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这一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及时找到自己在内容理解上的空白点,进而带着强烈求知欲积极参与,更好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自己解决问题,使整堂课都活起来。然后,教师重点辅导,让学生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引导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学生文字的欣赏感受能力就会受到美的熏陶。最后可作尝试练习,如让学生根据诗意即兴表演,或乘兴作画,再现诗境,加深理解,也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诗比赛,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口答题,开展古诗知识抢大活动等。

  模式四:
  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迁移运用
  首先,教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意思。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古诗,要求读准,不添字,不漏字。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讨论、品味,领悟诗意。这时本模式中较关键的一步,因为字词是古诗肌体的“建筑材料”,深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均由此表现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创设想象的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内在韵味,在头脑中再现古诗的艺术境界,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享受中。最后,出示相似的古诗,让学生按上述的精髓,领略其深刻的底蕴。

  以上四种古诗教学模式,均为开放式,目标明确,能促使学生形成主动阅读的心态,总体上又形成一个“目标链”,即“整体感知——分步理解——整体升华”。同时,读的训练贯穿始终,“以读为主”落到实处。

  上述古诗教学模式还把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交织起来,组成网络结构,使信息交流呈立体交叉传递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古诗的阅读、赏析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的文风,其作用使不可低估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美育在古诗教学中     下一篇:古诗教学五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