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培训,推进课程改革
课改论文摘要:
加强校本培训是新课程健康运行的需要,它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坚持实践性、自主性、本体性原则,使教师在学习中丰富、在行动中反思、在合作中共享、在科研中促进,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组织。
关键词:校本培训 新课程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应发挥学生的建构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进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或简单的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反思、探究、创新为基础。这种理念的建立,关键靠教师。新课程的实施注定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这种改变表现在教师角色的变化上,必然要求教师首先由教学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组织者;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以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开发教育资源,有能力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其次要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开启和激发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创新的强烈动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自我评价,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再次,要由裁定学生成绩的“审判员”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师不再是只管“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学习化社会,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实现教师专业化,一是要确立教学工作的专业地位,二是要建立与专业性相适应的衡量标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健全。
加强校本培训是新课程健康运行的需要,它对于创造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坚持三个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校本研究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体、实际、个性化的问题,问题来自实践,只有深入实践,我们才能发现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实践是检验理念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才能了解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和把握是否正确、透彻。只有通过反复实践,经历和见识过许多具体的案例,并进行过深刻的剖析和充分的交流,教师也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新课程理念的内涵,教师在课堂上娴熟的驾驭能力、敏捷的应变能力、临场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锤炼,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处理才能更准确更独到。
(二)自主性原则。
校本研究尽可能针对教师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开展,努力为教师自主探索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给教师教学的自主决策、反思、改进的权利,学校的责任更多的是激发教师学习探究的愿望、内驱力。由于问题自己提出自己设计,研究的成果能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调动和保护,才会产生“我要学,我要做,我要改”的强烈愿望。有了这种心理需要,教师就会把课改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甘于吃苦,乐于探究,就不会把参与校本研究作为负担。
(三)本体性原则。
新课程实施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学校的每个领域,每位教师,每位学生。我们认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是由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的,不是由学校部分骨干教师决定的。只有让校本研究根植于学校这块土壤,才能为全体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潜力,解决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真实、具体的问题,从而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三、探索策略提高实效
(一)着眼全局,立足校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学校确立“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为教师提供提升理论水平、促进专业发展的平台”的工作目标,保证了教师学习、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学习,提高水平,提升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要引导教师学习理论,提升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最好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只有不断读书,我们才能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了解课改最前沿的信息。只有不断读书,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校园”“争做学习型学术型教师”的口号,在青年教师中积极倡导“学习着便是美丽的”“让读书成为我们的时尚运动”,并倡导教师们养成“每天精读一篇文章,每学期精读一本书”的良好习惯。学校为教师们订阅了一百多种教育杂志、理论书籍,图书室根据老师们的需求及时添置各类书籍,校园网更为教师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学校教科室每周把与研究专题相关的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相关网址的目录索引印发给每个教师,引导教师阅读,汲取营养。网上的“今日导读”“精彩推荐”成为了很多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为了引导教师们快速掌握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学校组织教师们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等书籍,并多次组织读书答辩活动,在畅谈中提升认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并制定了每学期自我提升“八个一”(即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记好一本学习笔记、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代表自己水平的科研论文、发表一篇作品、撰写一个教学案例、撰写一个优秀教案、上一堂精品课)。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自学或函授考试,重视英语、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并通过经常组织教师知识问答,积极开展教师古诗词背诵,文学影视赏析等活动扎实教师的文化底蕴。
2、自我反思,加速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教师要在实践中成长就必须学会反思,学会自觉主动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会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必要的理性辨析,从而引发他们自身的一种观念冲突,激发他们改进的欲望。
教学中的反思依赖于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与方法,是教学主体自我解剖的过程,也是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杜威也认为,为使教师更充分地发展教学科研能力,更合理地展示自己的能动性,教学要加强反思性。那么如何在新课程实施中,让教师们跳出无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引导教师进行反思呢?我校采取了:写反思日记;行动研究;观摩与分析等方法。
写反思日记。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在具体执教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体现教案中的设计构想,这其中原因是需要及时反思和探究的。一个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持一种“健康”的怀疑即有主动的“问题意识”,这里的问题是中性的。他们倾向于提出“为什么”、“我该怎么办”的问题,例如:我的讲课能吸引学生吗?我的教学能否启迪学生思维,应选用怎样的方法?课堂上同学们的情绪似乎较低落,是什么原因?我设计的评价措施能否反映学生实际能力,能否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等等,使教师自觉寻找现有教学观念、行为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间的差距,明确存在的问题。
参与行动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敏锐地提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展开调查研究。教师可充分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文献等多种方法,并通过课内、课外活动、作业批改、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逐步地减少对教学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学校还坚持每周举行一次“教师论坛”,让老师们尽情讲述课改中发生的故事,倾诉课改中的酸甜苦辣,表达课改中的种种感触。
观摩与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们抓住教学活动的学习良机,或自己创造机会多观摩名师名家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弄清他们怎样组织教学和为什么这样做。教师们互相观摩彼此的课并评述观察到的教学实景,注意搜集素材,撰写典型案例。学校定期进行课改实施调查,鼓励老师们积极反思大胆提出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还坚持组织课改专题研讨会,围绕《我们该怎样上课》《这样上课行吗》引导老师们用新课程理念对照我们的教学,在深入剖析一个个教学案例中积极寻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另外,我们还通过举行优秀课评比,撰写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作为推动老师们深究、反思课堂教学的良好契机,活动重结果更重过程。有了这种反思精神,教学中便处处需研究,时时要推敲,校本研究也就在课改实施中自然生发出来成为了老师们的需要,老师们也在反思中不断走向成长、成熟。
3、合作互补,共享成功。
在一所学校里,教师身处相近的教育环境,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谋求相同的教育目标,这种共通性的教育实践成了老师们沟通的桥梁,孕育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我校的校本教育研究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更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尽可能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课程的概念重建和教师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拒绝“洗脑”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