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网友投稿文章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4-10-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创作“丛林探宝”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探险过程中的各种考验,树立自信,认识到世上比财富更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在确定这个心理游戏之前,我曾推翻过三、四个游戏,都感到游戏内容老套,跟不上时代,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于是,我走进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丛林探宝”构思的产生,正好满足了现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和对猎奇的向往。在设计过程中,我感到自己也仿佛回到了游戏的童年,或许是为了弥补自己无法经历丛林探宝的遗憾,又想帮助同学们实现到丛林探宝的愿望,我力求游戏环节的创设,必须环环相扣,紧张刺激,才能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游戏的引入部分,我通过收到到一封奇怪的信来掉足学生的胃口,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信的内容,并对信中的狮子王,传说中的金苹果,产生浓厚的兴趣。原本打算让学生通过“超级变变变”的形式,让学生自由挑选喜欢的小动物头饰来扮演,但考虑到游戏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从年龄特点来看,似乎不太适宜,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效果,于是,我把这一环节重新设计,让学生闭上眼睛,乘坐时光隧道,当老师以狮子王身份出现时,学生自然而然会认出眼前就是写信的狮子王,感到自己真的来到茂密的丛林。

  游戏规则的设置是有一定难度的,步骤也较为复杂,仅仅依靠老师语言表述,学生可能会似懂非懂,我出示行动方案(多媒体),提醒学生这不是游戏,要当作一项艰巨的任务来完成。行动方案的措辞我也费了不少心思,如:营地、行囊、藏宝图、丛林指示牌等词汇,都是模仿真实的探险行动来设计,目的是为了使游戏产生更逼真的效果。

  探险过程中学生必须密切配合,具备一定的胆量和心理素质,队员之间学会互相激励,取藏宝图时,是考验学生是否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并愿意与同伴共同分享胜利成果。

  游戏的高潮出现在结束部分,当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内心受到冲击,犹豫矛盾终战胜自我,并决定把三个愿望留给需要帮助、需要关心的人时,学生回答是令人欣慰的,相信此时这些美好的愿望,不仅打动了在场的人,也打动了他们自己。

  综观整个游戏过程,学生始终处于游戏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情绪高涨,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表现出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学会多角度、换位思考,认识到真情无价的含义。但游戏实施过程中,仍不足存在,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通过这次心理游戏的创作,我对心理辅导有了新的认识,我想:如果学校、社区应鼓励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定期为学生提供游戏场所,并组织开展一系列心理游戏活动,相信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